古人如何照明?

油灯是通过燃烧油脂和灯芯来照明的灯具,早在商朝就出现了。1975年出土的商代盂形陶灯,是目前可见的最早油灯。

古人如何照明?

古代最著名的油灯是汉代的长信宫灯,其照片被选入中学历史教科书。这盏油灯为铜制,造型是一名手持宫灯的宫女。


灯罩可以左右开闭,用来调节灯光的亮度。宫女的右手上举,右臂中空为烟道,油脂燃烧后的黑烟可通过烟道进入油灯腹内,干净卫生。

古人如何照明?

唐宋时期,价格低廉的陶瓷油灯开始普及,样式众多。比如可调节亮度的“多管灯”,灯口有五个小细管,每个细管中都有一个灯芯,都通到油灯中央的储油区。


使用者根据照明的需要,可以任意点燃一个或多个灯芯以调节亮度。还有“计时灯”,油灯的内部器壁上刻有均匀的水平线,使用者可以通过查看灯油的燃烧量来估算可燃烧的时间。


古代的灯油有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两种,前者使用较多。

古人如何照明?

最上等的灯油是芝麻油,燃烧时无味且少烟,非常洁净。可芝麻灯油的价格较高,一般老百姓用不起。民间最常用的是桐油,即油桐树果榨的油。但桐油燃烧时产生的黑烟较多,容易把室内物品熏黑。


古代的动物灯油多用鱼油。在宋代海外地理著作《诸蕃志》中,提到了用“大鱼”油脂做灯油的事例。这大鱼有多大呢?记载说“身长十余丈”,换算到今天有二三十米长,推测应该是鲸鱼。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灯油,那就是人油。史书记载,董卓死后,人们在他肚脐眼上插上灯芯点起了油灯。因为董卓肥胖,油灯点了三天三夜。这就是古代的酷刑“点天灯”的原型。

古人如何照明?

说完了油灯,咱们再来说说蜡烛。古代的蜡烛分为黄蜡和白蜡两大类。黄蜡用蜜蜂的分泌物制作,颜色发黄;白蜡用白蜡虫的分泌物制作,颜色发白。


白蜡的熔点较高,燃烧后的烛液不易下淋,品质胜于黄蜡,价格自然也更高。所以,古代用白蜡的多是有钱人家。那具体的价格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算一算。


元代的《庶斋老学丛谈》记载:“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于青布褙袖中归,燃灯读书。”可以得知,元代人每晚的灯油费用需四五文钱,大约合今天的五块钱。

古人如何照明?

相比之下,蜡烛就要昂贵得多了。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官用蜡烛的价格是每条四百文,差不多今天三四百元钱!民用蜡烛的价格稍微便宜一些,一支至少也要二十文。


按照一晚上点两支算,古人每天点蜡烛的费用超过今天的五十元!西晋的巨富石崇,用烧蜡烛做饭的方式来炫耀自己的富有。的确,那烧的不是蜡烛,而是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黄蜡   灯油   桐油   灯芯   白蜡   油灯   亮度   油脂   古人   蜡烛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