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夕夜雨有感(写于11月6日深夜,立冬前夕。11月7日修改)


冬至前夕夜雨有感(写于11月6日深夜,立冬前夕。11月7日修改)

大降温了,此时一场秋雨来袭,而且又处在秋天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立冬了,风和雨打在窗户玻璃上,不断作响,寒气逼人,据天气预报明天石家庄由雨转大雪。

在印象里,似乎还没见过立冬时节雨雪交集,这老天爷确实怪,这个世界也有些怪,好好的日子却闹起了新冠疫情,而且折腾快两年了,国外治不住,国内防治效果明显,但间或从外面传进来,近段时间竟传染了二十来个省市区,连石家庄的远郊县都有了疫情,多亏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住疫情的蔓延。

一晃2021年不到两个月了,我也很快就满65岁了,岁月易逝,时光荏苒,每每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满头白发和一脸沧桑,不禁无比惆怅和无限感慨。此时此刻,聆听着窗外的风雨声,不由想起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

还有白居易的《夜雨》:

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蛐蛐叫叫停停,灯灭了又点亮。隔着窗户也知道夜里在下雨,因为芭蕉叶上早传来雨声。

这两首诗读来颇觉凄凉惆怅,年过六旬的我很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这种意境和心境。

但今天与诗人所处的世代完全不同了,现在的世界尤其是祖国的变化天翻地覆,连我86岁的老母亲都感慨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有养老金,有医疗保险,不愁吃不愁穿,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逃难,没有忧愁,和平祥和,她觉得能活到现在真是太幸福了。

我虽然人生比较坎坷,经历了许多磨难,但风雨过后有彩虹,毕竟都过去了,自己无论是工作学习和研究也小有收获,曾多次获奖,被评为正高职,2016年退休后开始享受退休生活,虽然岁数大了身体有些小毛病,但家庭幸福,生活充实,平时也做些单位工作(我是单位退休党总支宣传委员),业余搞点研究、读读书、玩玩微信、旅游散步、写点随笔,练练书法,打打拳和唱唱歌(我在河北老年大学学了太极拳,并学习声乐),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退休后每年都从单位领回表彰证书。

去年,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到扶贫点涞源县扶贫调研和参观活动,撰写了调研报告并得到表彰,上个月随单位组织的退休同志参观张家口冬奥场地和塞罕坝林场。今年,我撰写的关于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建议还被全国人大代表带到全国两会作为提案建议向大会提出得到有关国家部门的积极反馈。我还整理了老父亲的回忆录,老父亲是四川人,曾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勤勤恳恳一生,2011年病故,享年88岁。时值国家隆重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分外想念老父亲。

2017年,我的《国歌法》立法建议被国家采纳成为正式法律,中央电视台对我进行了专访并在2018年元旦播出。2019年新中国70华诞之际,河北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为我的国歌立法分别拍摄了专题片并播放。2019年新中国70华诞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100华诞以及前不久我的母校河北大学100华诞,自己都参加或参与组织了单位和校友会组织的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回首过去,感到人生没有虚度,比较有意义。

夜已深,但我心潮翻滚,感慨万千,此时的心境恰如毛主席的词里所述: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立冬   涞源县   夜雨   巴山夜雨   华诞   归期   冬至   疫情   深夜   单位   组织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