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九王夺嫡”的激烈程度,清宫剧也拍不出来,真值得了解

康熙和他的父亲顺治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匆匆称帝,没有事先学习的机会,早年不能实际处理政务,以致于起初都是大权旁落,辅臣专横,皇帝成了傀儡,为此痛楚颇深;另外,加上因皇嗣制度而引起皇位争夺,曾使清王朝濒于分裂的危险,康熙由此感到宫廷政治斗争的险恶。

但他不像其父皇顺治那样因厌恶而遁入空门,而是积极鉴于以往教训,进一步考虑到最高权力更迭之际授受制度的重建和改造,他认识到:与其将一位不会治理朝政的皇子交给上三旗大臣去辅佐,慢慢成长起来,再冒着危险收回皇权,不如事先自己亲手选择、培养起一个接班人。

康熙时期“九王夺嫡”的激烈程度,清宫剧也拍不出来,真值得了解

影视剧照

出于稳固江山社稷的需要,康熙开始尝试着为自己寻找合适的接班人。康熙朝因而成为清王朝由皇嗣制向储君制过渡的关键时期。

康熙十四年(1675)十二月十三日,仅有二十二岁的青年皇帝亲御大和殿,按照汉族立嫡立长的原则,册立方满周岁的皇二子、嫡长子允扔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同时开始设立专门培养太子的行政机构一一詹事府衙门。

自此,康熙玄烨为皇太子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常亲自施教。太子初立,因为年纪幼小,康熙本人的生命和事业也如同朝日,蒸蒸日上,自然一切都很美满。

但随着皇太子日渐年长,到他十七岁时,康熙就对太子有不孝的印象了,但觉得他还年幼,尚可体谅,因此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仍然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皇太子能够抛弃不仁不孝的禀性,成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接班人。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在巡视塞外返京途中,康熙玄烨终于在诸多人的担心,诸多人的意料和不料之中,宣布了废太子的圣谕,使自己建立的储君制名存实亡。

表面上看来,康熙废太子的原因是不孝不仁。

早在二十九年间,三十七岁的康熙远征噶尔丹,中途染病,不得不班师回朝,途中他十分想念太子。

康熙时期“九王夺嫡”的激烈程度,清宫剧也拍不出来,真值得了解

三十七岁是个不大不小的岁数,作为年近不惑的玄烨在病中首先想起自己的皇位继承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就传谕让皇太子疾驰来见。

太子熟读诗书,可以说是在儒家伦理纲常中泡大的,他已年及十六,本该什么都懂了,但他赶到父皇住处,看到卧病在床的父亲时,竟然没有一点忧戚之色。

这一细微的表现使明察秋毫的皇上大为伤心,他由此推断太子并无忠爱君父之心。

这一结论对康熙来说,感情上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

他之所以借生病的机会让太子前来,也正是在考察未来皇位的继承人,看他能否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卷。

皇上儿子众多,但未来继承帝位的只有一个,这必然会使皇太子自小就打上了高出众皇子一等的标签,由于自身地位的优越性而逐渐产生自满情绪也属难免,也许正缘于此,见到父皇生病在床首先召见的就是自己,他不免由此而生出自得——也许在他看来,父皇尚在壮年,生出病来并不足为忧,因而他并不悲戚,倒是显得平淡,这样看来皇太子在仁孝方面的失当是比较自然的流露,因而并无大碍。

康熙废除太子的举动实际上有深层次的原因。早年诚孝仁皇后赫舍里崩漏而亡,康熙感念允仍为其所出,将允扔立为太子以后,朝中就出现了拥护太子和反对太子的两股势力。

这也是诸大臣在为未来权力的延伸作打算的一种表现。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是太子生母诚孝仁皇后之叔父,跟太子允礽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允礽出生那天,诚孝仁皇后就去世了,索额图作为外祖,对外孙格外疼爱和关怀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允礽被立为太子,索额图当然支持,因而成为太子党的党魁。而朝中反对立太子的势力,此时也各拥戴一个皇子和太子党对着干。

康熙时期“九王夺嫡”的激烈程度,清宫剧也拍不出来,真值得了解

影视剧照

皇帝与太子之间比照着索额图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情理之中要近得多,因而虽然可说为太子党的首脑,索额图对太子的所作所为还谈不上出格不出格,事实上也只是个支持者而已,这种支持在不发生挑战的情况下还不会结为死党。

但是朝中各个皇子党派及皇子们诚心在皇上面前诋毁太子及支持他的人,也难保索额图不会因为围攻汗陷害而受诬枉。

四十年九月康熙玄烨南巡,由太子等人伴驾。十月间太子病倒在山东德州,皇帝急命索额图前往侍奉。及至十一月,太子病好便回京了,此间并无大事。

但是到四十二年的时候,皇上突然发难,索额图却因此得了“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判定索额图结党妄行未免有点牵强,另有隐情却是必然的。

康熙在指责索额图时公开承认自己对他是先发制人,以免让他抢占先机,并声称别人对索额图怨言甚大,无法宣说。为此指出:朕已经反复考虑过了,将你(指索额图)行为处事随便指出一端,就可以对你正法。

康熙给索额图的责难,是说他在德州骑马到太子中门才下马,此为犯上的举动。后来到废太子的时候,康熙又把话说得更明白,他对太子允扔说:从前索额图助你谋逆,朕知道情况后立即将他处死。

康熙玄烨废除太子的直接导火线出现在四十七年巡幸塞外,当时太子、皇长子等人巡驾。

本来皇上已经下定决心要废太子,打算回到北京告祭奉先殿以后再行罢斥,但在巡视途中,康熙最疼爱的年仅七岁的皇十八子,不幸病倒了,虽然经过随行太医百般诊治,仍不见好转,康熙十分焦急。

此时,大臣们也替皇上着急,恐怕年事已高的康熙也无法承受这种精神折磨。但也就在此时,也许知道自己将被废除,太子允礽面对年幼生病的弟弟和年事已高悲伤不已的父皇不仅没有丝毫忧伤,反而喜形于色。

康熙时期“九王夺嫡”的激烈程度,清宫剧也拍不出来,真值得了解

康熙怒不可遏,斥责太子对兄弟完全没有亲爱的感情。更为糟糕的是,面对父皇的斥责,太子允礽不但未惭愧自责,反而也忿然发怒。

见到此情此景,又想起了平时诸皇子所说太子脾气暴躁,经常寻找事端责打大臣侍卫的情节,促使皇上不等回到北京就马上宣布废掉太子。

康熙此时废掉太子的本意已更多地体现在这一举动本身能起的作用上,而不在于要不要太子的事实上了。这是因为他很明白,只要立了储君,即太子,太子党就会随之而存在,太子与皇子,太子与皇帝之间就会有功利上的矛盾产生。

事实上过错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太子身上,而在于储君制度的不完善,从雍正皇帝以后,清王朝采取秘密建储的制度就有效地避免了康熙立明储所带来的弊病。

就太子和众皇子而言,都是康熙的儿子,皇上只需一句话,其中一个人就成为仅次于皇帝的权力的拥有人,这是众皇子难以接受的,至少心里有半瓶子醋的感觉。太子因此而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加上太子毕竟作为储君又不能迅速即位,在长期的等待中,自己胜算的把握程度仍是值得怀疑的。

由此不难想见,康熙废除太子的根本目的,在于告诉那些以诸皇子为中心的党派,其中当然包括太子党,要立刻停下党派之争,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把国家事务做好,让他们仰体帝心,而不要另生事端。

众皇子借康熙之手推倒了太子,初步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但是角逐皇储位子的斗争因此而更加剧烈,不久便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这是康熙玄烨所始料不及的,其中最活跃的是皇长子,他认为父皇立嫡不成,肯定会把他立为皇储。

康熙时期“九王夺嫡”的激烈程度,清宫剧也拍不出来,真值得了解

影视剧照

但事实上康熙并没有立其他皇子为皇储的意思,即使是在把皇太子拘留起来的时候,也明确表明皇长子秉性急躁、愚顽,不适合立为皇储。皇长子见自己没有希望被立为皇储,转而支持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皇八子允祀争取皇储的位子。

利令智昏的皇长子为了扫除障碍,竟向父皇奏请杀掉允礽,得知皇长子的意图后,康熙大吃一惊,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有鉴于皇长子的凶险之心,为了防止他借看守之机谋害允礽,在返京途中,康熙委任亲信侍卫对允礽特别加意防护。九月十七日,康熙又专门叮嘱诸皇子和侍卫大臣们说:“今允礽事已完结,诸阿哥中倘有借此邀结人心,树党相倾者,朕断不姑容。”

在告天祭文中,康熙申明,他的这些儿子都不如自己,表示不再立皇储,让诸皇子断掉争夺的念头。但是他并未因此如愿。

由于太子空缺,不久精明能干的皇八子允祀又成为反皇太子势力集聚的中心。

康熙发现允祀野心勃勃,到处拉拢党羽,吹捧抬高自己,甚至将皇帝所赐恩泽归功于自己,侵犯了皇帝的权威。于是康熙以“柔奸性成,妄蓄大志”、要结党羽、“谋害允扔”等罪名,决定把皇八子允祀锁拿起来,交给议政处审理,不久又革去他的贝勒爵位。

由于康熙对结党营私深恶痛绝,以致于在允祀被拘禁以后,谁替允祀说情,谁就成了罪人。锁拿允祀当时,皇十四子保奏允祀并没有谋害太子的意图,这又犯了皇上的结党之忌,他不禁大怒,拔出宝刀要杀皇十四子,善良淳厚的皇五子马上跪在父皇面前,紧紧抱着皇上苦苦劝止,诸皇子也都跪下恳求,才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

废太子五个月以后,康熙又复立太子允礽。但到五十一年十一月,由于已经意识到明立太子弊多利少,他又再次废黜允礽。在康熙朝,皇帝与太子矛盾特别尖锐的原因,在于以封建领主制为特点的八旗制度。

康熙时期“九王夺嫡”的激烈程度,清宫剧也拍不出来,真值得了解

诸皇子成人以后,按照下五旗诸王的规格,分封世爵,拨给人口,建立府第,设置官署,各自下属人员又必然庇护自己的主子,这样就与至高无上的皇权相抵触。

如果设立太子,他的地位、待遇又必然高于诸王,仅在皇帝一人之下,更容易侵犯皇权,综合作用起来便使矛盾趋于复杂化,因此当诸王依然存在很大自主权的时候,就不适合再树一个权势高于诸王的皇太子,起码是不能明立皇太子。

康熙尝试着立储君,也是对皇位继承制度的一种改革,虽然没有获得成功,却由此给他的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前已提到,正因为有鉴于此,雍正帝即位后,对父皇康熙晚年立废太子的教训进行了总结,深深知道明立太子必然会造成皇帝和储君之间的矛盾,而不立太子又容易导致诸皇子间为觊觎皇位而纷争,并且对于汉族传统封建统治习惯来讲,总难免有“国本”不固的感觉,于是另辟蹊径,一开始便采取了暗立皇储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康熙   皇储   皇位   皇太子   清宫   皇子   长子   皇上   大臣   太子   皇帝   激烈   时期   程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