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三种父亲,极易培养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古时候,“相夫教子”是女性的责任,男女地位越来越平等的当下,家庭教育的重担已不再是女性一个人的责任,母亲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亲依旧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的性格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塑造作用,换言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会极大影响着孩子能否拥有健全的人格。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性格完全由后天环境所塑造,因此他也成为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虽然他的结论有着过度夸大环境的倾向,但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确大过了基因与遗传。

而一个孩童的成长环境也会影响着他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合格的母亲很重要,一位合格的父亲也极为重要。

心理学:有三种父亲,极易培养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一、父亲对孩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们总是在过度强调母亲对家庭教育的付出与牺牲,很少强调父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其实父亲的教育意义在某些时候远远胜过了母亲带来的积极影响。

众多心理学研究显示,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积极影响,超过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美国的一项心理学研究邀请了350名被试,这350名被试的母亲都有着相同的教养方式,不同的是父亲的性格,采用纵向研究的方式,跟踪检测4年之久,通过评测孩子的成长与性格状态来评估父亲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这项研究主要是为探讨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控制了额外相关变量后,不同父亲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差异化的影响。

心理学:有三种父亲,极易培养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研究结果显示,性格更加积极的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明显,而一个家庭中即便有着性格积极的母亲也难以抵消消极父亲的影响。

那么什么样的父亲才会教育出拥有消极性格的孩子呢?譬如自卑又敏感?上述研究只是强调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并未具体研究哪几种父亲极易造就孩子的自卑与敏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三种父亲极易培养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1.性格过于强势,控制欲极强

每个有着强烈控制欲的父亲都很难教育出自信,勇敢的孩子,一直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父亲象征着威严与庄重。

心理学:有三种父亲,极易培养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大部分中国式家庭中父亲扮演的角色都比母亲更加严厉,而强势的父亲也比比皆是,对于家长来说,这的确是一种树立威信的绝佳方式,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威信实则是一种阴影,对于他的成长来说也是一种极为压抑的存在。

强势的父亲,不仅会过度管控孩子的成长,也会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剥削孩子为人的主体性与独立性,对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只会起到阻碍作用。

甚至会让孩子形成敏感又自卑的性格,从小成长于父亲的控制之中,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父亲突然火冒三丈,惹得父亲恼怒厌烦。

严父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当严父变成为了一种打压孩子的角色时,很难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心理学:有三种父亲,极易培养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2.不爱,不尊重自己的妻子

一个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对妻子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稳定与和谐远胜于任何一种有声教育,成长于父母恩爱之下的孩子多半是乐观的,也是积极向上的。

当一个丈夫失去了对于妻子的爱,那么他也失去了一个能够健全成长的孩子。

不管是影视剧还现实生活中,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一定有着恩爱的父母以及民主的父亲,一方面来说,父亲对母亲的态度映射了一个家庭的温暖程度,也会对孩子对于两性的认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如果自己的父亲足够尊重自己的母亲,那么对于男孩子来说,就更容易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成年人,同时也会对女性抱有更加尊重态度,在家庭教育中子女所习得的异性父母的相处模式会影响他们成年之后与异性的相处过程。

心理学:有三种父亲,极易培养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原生家庭中父亲对母亲的态度成为了,子女对异性的重要初映像,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甚至会伴随终生,一个好的父亲对于女儿,儿子的成长都意义重大。

3.做事急躁,容易动怒

好的父亲不仅会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事,也会让孩子形成更加积极的性格,一个做事急躁,容易动怒的父亲,绝对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比前文的强权父亲更加可怕,这种父亲的情绪波动性过大,情绪阈限过低,急躁情绪裹挟之下,要么说出伤人话语,要么做出伤人举动。

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都是一种折磨,成长于这种环境之中孩子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这种父亲往往不会与孩子讲过多道理,他们大多偏激而又片面,并且固执很难将别人的话记在心中。

心理学:有三种父亲,极易培养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不管是对子女还是对伴侣来说,无异于一个“定时炸弹”。

而孩子敏感与自卑性格的形成少不了多变的环境与阴晴不定的父亲,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成年人无法肩负起自己身上的重担,也无法扮演好父亲的角色,甚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敏感与自卑之余,往往用极端而又激进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孩子的性格过于消极而又自卑时,此时的父亲就应该思考自己的性格是否有着不够合理的成分,导致孩子不敢表达自己正常的需求。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自卑   敏感   父亲   孩子   家庭教育   消极   心理学   性格   母亲   环境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