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与小女孩聊天时被抓拍,聊天内容50年后被披露

这是一张拍摄于1953年2月18日的照片。

1953年,毛主席与小女孩聊天时被抓拍,聊天内容50年后被披露

图 | 1953年2月18日,毛主席走下黄鹤楼后,在炸臭豆腐摊前

当时,在武汉的毛主席,视察完湖北省委之后,便登上了位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他登楼远望,一派吞吐万象,大气磅礴的气势尽收眼底。

在夕阳时分,毛主席开始下山,走到半山腰处的时候,他看见一个炸臭豆腐的老人,这一下子激起了他当年在武汉生活时的回忆,那个时候,他的妻子杨开慧是最喜欢吃炸臭豆腐的。

于是,毛主席便走到炸臭豆腐摊前与老人交谈,而就在这时,在小摊儿前有两个小姑娘, 在毛主席与老人交谈的过程中,好像认出了毛主席。

于是,其中有一个叫赵守华的小女孩便开始和毛主席聊起了天,而这一幕,也正好被随行的摄影师吕厚民抓拍了下来,从此便留下了一张极其珍贵的照片。

而当时小女孩和毛主席聊了些什么呢?

直到50年后的2003年,在赵守华参加毛主席诞辰110周年活动时,当年她和毛主席之间的聊天内容才被她披露出来……

195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此时年轻的共和国虽然刚刚走过三年历程,但是,祖国大地一片勃勃生机。

首先,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

其次,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也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要开始了。

而如何把新兴的共和国建设得更好,此时的毛主席正在从全局出发,做着长远的考虑。

毛主席并不愿意长时间住在北京,他渴望在祖国大地上到处走走看看,和百姓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毛主席始终认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

毛主席对于调查研究是非常重视的,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而对于毛主席来说更是日理万机,要务缠身。

但是,他为了了解具体的情况,为制定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和举措获得建议,他决定下去做调查研究,开始频繁的外出了解情况,听听下面的意见。

这一年,毛主席已整整60岁,一个甲子转瞬即逝,而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旅途也在此产生了一个逗号,此时的毛主席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他要续写人生新的篇章。

他开始巡视祖国大地,倾听人民的呼声,描绘新的宏图。

1953年2月16日,刚好是农历的正月初三,迎着大雪,毛主席的专列来到武汉。

1953年,毛主席与小女孩聊天时被抓拍,聊天内容50年后被披露

图 | 1953年2月16日,毛主席在武汉下车

武汉,对于毛主席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当车队在武汉市区穿过,毛主席透过车窗,看着那熟悉的街道和两边的建筑,26年前的一幕幕往事在脑海中浮想联翩。

26年前,毛主席在汉口参加了“八七会议”后不久,便离开了武汉,回到湖南组织了秋收起义,从此开始了他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生涯。

如今,26年过去了,在经过乾坤翻转的巨变之后,毛主席再次回到武汉,此时的心情,正像他五年前写过的一首诗中所说:“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主席在抵达武汉的第二天,便听取了来自中南局、湖北省委、武汉市委的汇报。

汇报结束后,中南局交通部党组书记刘惠农去见毛主席,一见面,毛主席就握住他的手说:“刘惠农同志,解放前,我到过武昌,到过汉口,就是没到汉阳,我想去看一下。”

但是,毛主席的这个想法被刘惠农阻止了,因为去汉阳必须要过长江,而长江水的漩涡又非常大,水流很急,又没有什么码头,当时过长江去汉阳并没有大船,都只是些简单的筏子,条件非常简陋,因此非常危险。

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不让他去汉阳,当时负责保卫毛主席安全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还专门跟地方上的同志打了招呼,让他们劝阻毛主席。

但是,毛主席却不管这些,他就反问当地干部:“你们去过汉阳没有?”

当地干部们向毛主席回答说,他们去过。

毛主席又问他们:“那你们是怎样过去的?”

当地干部回答说:“我们坐筏子。”

毛主席又说:“你们做筏子,我毛泽东也可以坐筏子嘛!”

最终,刘惠农紧急调来一艘小型客船,载着毛主席朝汉阳方向开去。

到了汉阳后,毛主席来到了龟山上,看着汉水与长江交汇处的浩荡景象,毛主席兴致勃勃的大手一挥说:“这里正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地方啊。”

1953年2月18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五,毛主席起床后,便对他的警卫员李银桥说:“今天是初五了吧,嗯,俗话说,初三初四,吃足喝饱,初五初六,灯笼庙会,现在正是外面热闹的日子,我们也出去走走。”

于是,毛主席在这天上午,便忙里偷闲乘船渡江前往东湖。

东湖有很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景色非常漂亮,早在1950年,东湖及其周围的水域,就被中南军政委员会开辟为风景区。

毛主席游完东湖,对东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东湖不错嘛,湖的北面地势平坦开阔,南面层峦叠嶂,东西两面丘陵起伏有致,整个湖区山水相依,自然条件绝好,是游览休息的好去处,特别是如此浩瀚的湖面,如此清澈的湖水,真是少见那!”

这天午后,游完东湖的毛主席,在地方干部的陪同下,登上位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在黄鹤楼上,毛主席瞩目远望,一派气吞万象的景象尽收眼底。

这是毛主席第二次登上黄鹤楼,此时距离他第一次登上黄鹤楼的时间已过去了26年。

那一年,正处于大革命失败的前夕,此时的蒋介石正加紧勾结中外反动势力,积极筹划反革命政变。

而此时正在武汉的毛主席,已经对这一潜在的危险有所觉察,于是便在党内提出建议,但却被拒绝了。

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毛主席登上了黄鹤楼,在这座充满历史情怀的鼓楼上,崔颢、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等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赋诗吟唱,留下了一首又一首千古名篇。

此时站在黄鹤楼上的毛主席,心中郁闷,极目远望,此时的中国革命已经到了一个历史的关口,山雨欲来的革命环境,让他有一种回天无力的苍凉感,于是,他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主席后来在批注此词时,曾在“心潮”二字旁写下批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境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由此可见,毛主席当时对中国革命的前景是非常忧虑的,也可看出他的心情也是非常沉重的,而黄鹤楼则见证了毛主席的这一切。

最终,毛主席的忧虑得到了验证,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屠刀。

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至此,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一时间神州大地血雨腥风。

在一派白色恐怖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决定绝地反击。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秘密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毛主席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

这次会议后,中央想让毛主席留在上海中央机关工作,而毛主席却说:“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1927年8月,毛主席离开武汉,回到湖南,9月9日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之后便率部上了井冈山。

毛主席提出的“结交绿林朋友”,并不是趁乱上山当山大王,而是要实践自己“武装革命”的军事思想。

但是,毛主席离开武汉,也让他从此骨肉分散……

1953年,毛主席与小女孩聊天时被抓拍,聊天内容50年后被披露

图 | 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

早在1927年的2月,毛主席用了32天的时间,行程700多公里,在湖南五县的农村考察完之后再次回到武汉,这一次,他的妻子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也随他一同到此。

他们住在武昌的都府堤41号,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

当时怀着身孕的杨开慧,一遍一遍的帮毛主席誊抄文稿,那一段时间,毛主席的工作虽然很忙碌,但那却是他们一家团聚最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他难得享受天伦之乐的一段时光。

当时,毛岸英5岁,毛岸青4岁,每当黄昏时分,怀着孕的杨开慧都会领着两个儿子在武昌江边散步,一切显得那么温馨和美好。

当年4月4日,毛主席的第3个儿子毛岸龙出生,但是,当时为了革命大业到处奔忙的毛主席,直到第4天才看到自己的这个儿子。

1927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工作繁忙的毛主席抽出时间,带着来到武汉和他团聚的两个弟弟以及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二人,由武昌乘坐轮渡到长江北岸的汉口喝豆浆,吃豆皮。

当时毛主席对于革命的前景忧心忡忡,他对自己的两个弟弟说:“和平的日子不多了,我们三兄弟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多了。”

这一切,都被毛主席不幸言中,在武汉的日子,成为了毛主席和他的亲人们最后团聚的时光。

武汉分别后,杨开慧于1930年11月1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三个儿子流落街头。

1935年4月26日,毛主席的三弟毛泽覃在江西瑞金壮烈牺牲。

1943年9月27日,毛主席的二弟毛泽民在新疆乌鲁木齐牺牲。

与亲人匆匆分手26年后,毛主席再次来到武汉,重新登上了黄鹤楼,而一切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1953年,毛主席与小女孩聊天时被抓拍,聊天内容50年后被披露

毛泽民与毛泽覃

1953年2月18日黄昏时分,毛主席走下黄鹤楼,当他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一个炸臭豆腐摊瞬间勾起了毛主席对当年在武汉生活时的回忆,当时他的妻子杨开慧是最喜欢吃炸臭豆腐的。

于是,毛主席停下脚步,和炸臭豆腐的老人开始交谈起来。

毛主席问老人:“做这个生意能挣多少钱?”

由于毛主席戴着口罩,老人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听毛主席这样问,老人没有抬头,而是边炸臭豆腐边说道:“那不一定,有的时候有的时候多些,有的时候少些。”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群小孩看着一下子来了好多人,就感到好奇,于是有两个小女孩就跟着一起走。

这也就有了后来毛主席与小女孩之间的一段对话。

但是他们之间到底说了什么,后人一直不得所知,直到2003年,当年与毛主席聊天的那个小女孩赵守华,在参加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时,才将此事披露出来,而此时,离当时已经过去了50年的时间。

原来,就在毛主席与老人交谈的时候,那时才13岁的赵守华,看到一群人跟在一个戴口罩的人后面,就感到好奇,于是就和另外一个小姑娘跟了过来。

这时,赵守华就问当时的摄影师吕厚民:“叔叔,戴口罩的这个人当得个什么官?”

吕厚民不敢说,但这话被毛主席听见了,他本来就不想戴口罩,于是趁这个机会,就把口罩摘了下来。

当毛主席把口罩摘下来之后,赵守华一下子就认出了他是毛主席,原来,赵守华看到了毛主席下巴上的那颗痣。

于是,赵守华就笑着问毛主席:“你是不是毛主席呀?”

毛主席看着天真烂漫的赵守华,就摸了一下她的头,微笑着对她说:“我长得有点像毛主席。”

而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摄影师吕厚民,迅速按下相机的快门,留下了这一特别珍贵的瞬间。

1953年,毛主席与小女孩聊天时被抓拍,聊天内容50年后被披露

图 | 当时的摄影师吕厚民展示当年的照片

而这个时候,虽然毛主席不承认自己的身份,赵守华却已经坚定地认为他就是毛主席了,于是,她很快跑了出去,边跑边喊:“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就在我们身边了!”

这一喊不得了,听到毛主席来了,群众哄然大乱,他们如潮水一般地向毛主席涌了过来。短短的十几分钟,围在毛主席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想见一见毛主席,目睹一下他的面容。

但是,这却让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人员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他们很快将毛主席围住,一点一点的朝山下挪动。

而随着群众越围越多,现场的场面也有些失控了,由于群众太多,当时连随行人员随身携带的两个铁壳暖水瓶都被挤扁了。当时警卫处的一个干部,穿了一双布鞋,最后在拥挤的群众中间竟然被踩掉了一只,最后连回去捡的机会都没有了。

最终,在警卫人员的保护下,毛主席一点一点的到达了江边,此时,卫士们才将围着的圈分开一个缝,让毛主席上了船。

毛主席登上船之后,开始向岸上的群众挥手致意,而岸上的群众看见真的是毛主席,激动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瞬间,岸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而“毛主席万岁”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直冲九霄。

1953年,毛主席与小女孩聊天时被抓拍,聊天内容50年后被披露

图 | 1953年2月18日,毛主席在蛇山

这件事情后,负责保卫的领导很快向毛主席做了检讨,表示保卫工作没有做好。

而毛主席听到他们要检讨后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笑着说了一句:“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毛主席喜欢和人民在一起,在与人民在一起的时候,他是非常快乐和高兴的。

外出视察时,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保卫部门都会派出车开道,把毛主席和群众隔离开,但是毛主席看到后,都会非常生气。

因为,在毛主席看来,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是衣食父母,不能忘了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汉口   武昌   东湖   筏子   黄鹤楼   长江   臭豆腐   武汉   小女孩   年后   群众   老人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