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省精力,大脑在导航时不会选择最短路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步行时,人类大脑并没有采用理论计算的“最短路径”。行人似乎更倾向于选择直接指向目的地的路线,即使这条路线的距离更长。

为了节省精力,大脑在导航时不会选择最短路径

红色线条为行人路径,蓝色线条为最短路径。

众所周知,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然而,当你在城市街道中行走时,大概率是无法走直线的。当地时间10月18日,一项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发表在《自然·计算科学》杂志的新研究表明,在步行时,人类大脑并没有采用理论计算的“最短路径”。行人似乎更倾向于选择直接指向目的地的路线,即使这条路线的距离更长。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基于矢量的导航策略在动物中广泛存在。采用矢量导航比计算最短路径消耗的精力更少,这使人类能将更多脑力投入其他任务中。MIT研究人员Carlo Ratti教授说:“这是一个权衡问题,大脑更希望将计算能力用于其他任务。在三万年前,可能是躲避凶猛的狮子,在现在是为了避开危险驾驶的汽车。矢量导航策略虽然不会生成最短路径,但与最短路径非常接近,并且计算过程更加简单。”

20年前,当Ratti还在剑桥大学就读时,他每天都会在学院和办公室之间往返。某一天,他意识到自己实际上以两条不同的路线往返,其中一条路线显然短于另一条路线。这引起了Ratti的注意,他带领团队分析了1.4万人在波士顿和剑桥之间行走的55万条路径,终于找到了解释路线选择问题的线索:行人没有选择最短路线,而是选择了与目的地角度偏差较小、但距离稍远的路线。也就是说,他们更希望在启程时直面终点。研究人员Paolo Santi解释道:“大多数预测模型显示,行人希望最小化他们与目的地之间的角度,即采取‘最尖锐路径’。”

波士顿和剑桥的街道错综复杂、条条缠绕,旧金山则有着网格式的街道布局。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城市中的行人都倾向于在往返两地时选择不同的路线。Ratti说:“当我们根据与目的地的角度做决定时,街道网格会将你引向一条不对称的路线。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行人,都不是一名优秀的导航员。”

科学家对动物行为和大脑活动(尤其是海马体)的研究也表明,人脑的导航策略是基于矢量计算的。这种导航方式与GPS设备使用的算法截然不同,后者可以根据存储的地图,近乎完美地计算出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研究人员Joshua Tenenbaum表示:“作为人类,你不可能把一张详细的地图下载到大脑中,那么你该怎么做呢?更自然的做法是从经验中获取信息。根据参考点、地标和角度等信息,你可以用在其他地方的找路经验来构建绘图和导航空间的算法。”

Ratti补充:“随着智能手机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了解人脑计算机制与机器计算机制之间的差异,对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编译:德克斯特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自然·计算科学》

期刊编号:2662-8457

原文链接: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1-10-brain-cities-wired-shortest-path.htm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麻省理工学院   波士顿   路径   剑桥   大脑   矢量   研究人员   行人   目的地   节省   精力   路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