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这里是阿涛历史,讲述有趣的历史小知识。他是朱元璋麾下最没眼光的将领,本是从龙之臣却非要选择叛变,最终死在朱元璋的剑下。他就是徐达的岳父谢再兴曾为朱元璋立下过汗马功劳,明朝有十三位帝王都留着他的血,那他为何会选择叛变?明朝又怎么会有十三位帝王留着他的血,今天阿涛就带大家走进谢再兴的一生。

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公元一千三百五十四年,朱元璋带着自己手底下的起义军南下定远,紧接着又一举攻下滁州,队伍不断壮大。朱元璋的队伍军纪严明,不拿百姓一分一毫。故没过多久他便声名远扬,成为了当时江淮地区最得民心的红领巾。而朱元璋手底下的很多名臣,也都是在这一时期投奔他的同时,他还找到了两位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是他大哥的儿子朱文正,二是他二姐的儿子李文忠。因为这两个孩子在找到他之前,一直四下流离吃了不少苦,故朱元璋十分疼爱这两个孩子,将他们视如己出。当时朱文正已年满十九但尚未婚配,于是朱元璋便做主为他说了一门亲事,将自己麾下大将谢再兴的长女许配给。由此可见朱元璋还是十分重视谢再兴的,后谢再兴与胡大海一起攻打浙江绍兴。胡大海的部下讲英邀请其去八咏楼看士兵演练。胡大海并未怀疑便欣然前往。谁曾想蒋英早已叛变,并用铁锤打死了胡大海。胡大海死后谢再兴便接替了他的位置。

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众所周知,胡大海是朱元璋手底下的重要将领,朱元璋登基后才追封他为越国宫而谢再兴既然可以接替他的位置。那就证明谢再兴在各方面都是不输胡大海的。胡大海被杀后不久,耿再成也被叛徒所杀。耿再成是朱元璋创业初期的名将之一。与耿军用被后世合称为二耿,后朱元璋称帝后将其追封为泗国公。耿再成临终前所担任的职位是枢密院判。而据相关史料记载,公元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谢再兴所担任的职位也是枢密院判。谢再兴和朱元璋是亲家。能力和地位都不输胡大海还能够与耿再成平起平坐。虽然明史对此人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凭借上述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应是朱元璋最早的旧部之一,且深得朱元璋信任。胡大海与耿再成被杀以后,张世成趁乱派了十万大军攻打诸暨。他本以为没了胡大海与耿再成这两个重要将领后,自己的十万大军便能轻而易举拿下诸暨,没想到他的大军围攻了诸暨二十九天。仍未取得胜利,而当时守诸暨的不是别人正是谢再兴。

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谢再兴在坚守二十九日以后亦是精疲力竭,士兵也是伤亡诸多,无奈之下他只好派人去向李文忠求助,但李文中一时自身难保没有办法帮助谢再兴,面对如此窘境,谢再兴并没有畏惧,而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问题。因绍荣和徐达正在南下平乱,于是谢再兴便谎称徐达等人的大军马上就要到诸暨。张士诚手底下的人在听闻这一消息以后,因害怕被前后夹击便连夜逃了。谢再兴见状便率部下连夜追杀。这场战争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诸侯之战。谢再兴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有勇有谋,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在他守诸暨期间,张士诚曾为能够有效地打击朱元璋势力给谢再兴添堵,便命其部下诸暨城外仅数十里处,以蓄水为由修了一座水坝,水坝位于西涧上游,每到雨季洪水一发,必定会淹及诸暨城,谢再兴为保城内百姓安全,便时不时前往偷偷掘开水坝将水放出,在诸暨城内也是深得人心。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物应该前途一片光明才对,但他却并未得以善终,原因是他背叛了朱元璋。

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公元一千三百六十三年二月,陈友谅麾下大将张定边带兵攻打饶州,朱元璋大败。张士诚见状趁机攻打安丰,想要抓走小明王寒灵儿,朱元璋不得不带兵增援。另一边,陈友谅见朱元璋脱不开身,便率六十万大军攻打南昌朱元璋不能两头都顾,只好命侄子朱文正和大将邓禹死守南昌城,直到他救出韩林儿以后才带兵赶往南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谢再兴突然叛变了他降于张士诚。可以说写在星叛变的时间是非常巧妙的,因为此时正是朱元璋最艰难的时刻,他的背叛对于当时的朱元璋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他为什么要选择背叛,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没有眼光吗?其实并不是,早在朱元璋占领这席以后,两人之间便有了嫌隙。朱元璋下令阻断张士诚的贸易,谢再兴麾下有两名将领却不听招呼,仗着自己是谢再兴的心腹便违抗命令,悄悄在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内做生意。朱元璋知道此事以后一怒之下便杀了二人,不仅如此,他还将二人的人头挂在了谢再兴亭上,这对于谢再兴而言是一种侮辱,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他好歹是老将。也曾为朱元璋立下过功劳,他的人犯了错朱元璋若是将人交给他,那他怎么也会给朱元璋一个交代?但朱元璋不给他面子,直接将人杀了不说还将人头挂在他的庭上,是谁谁受得了。

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紧接着朱元璋又将谢再兴的赐女婿给了徐达填房。当时谢再兴并不在南京,也不知道此事。当他回到南京的时候,自己的女儿已经为人妻了。这事儿看起来是风光无比,甚至可以说是谢再兴占了便宜,但这一切不过是外人的看法罢了。对于谢再兴而言,自己的女儿结婚,他这个做父亲的居然不知道,这也让他感受到十分愤怒,但因为朱元璋是他的上司所以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更令他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朱元璋趁他回南京便派刘孟登到诸暨接管了他的兵马。等谢再兴再次回到诸暨时,就只是一个空头将领,可真是一个大惊喜,先杀他心腹,又私自嫁他女儿,最后还夺了他的兵权,着实惹恼了谢再兴,于是他瞅准时机叛变。

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此后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潘阳湖之战,这是朱元璋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战他大败陈友谅。成为了长江中下游霸主,张士诚见状也改变了对朱元璋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攻转为守,潘阳湖之战结束的第二年。朱元璋终于想起了谢再兴这名叛将,他派李文忠和胡德己在义乌迎战谢再兴,并下了必杀令要求二人务必要除掉他。李文忠一行来势汹汹,再加上谢再兴虽降于张世成,但并不属于张士诚的嫡系,故援军来得不及时最终谢再兴大败。成为朱元璋大军的剑下亡魂。由于谢在兴叛变之时,两个女儿在南京并未参与叛变之事,再加上二女嫁的都是朱元璋亲属。所以后续朱元璋也并未为难谢再兴的女儿,但他的两个弟弟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谢再兴死后他的两个弟弟死守余杭。本想守着余杭过一阵安生日子逃过此劫,李文忠却并不打算放过他们,多次出兵围剿二人,二人走投无路只好向张士诚求助。谁知对方竟见死不救,无奈之下只好与李文忠谈判,表示只要李文忠能保全二人性命,他们便开城门投降。李文忠年轻气盛,急于立功,于是便答应了二人的要求。就这样整个余杭城唾手而得,令李文忠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将谢再兴的两个弟弟押到南京后。朱元璋却坚持要杀他们。他表示,现在兴奋是他的亲戚,但却选择了背叛他,这是他不能接受也不可饶恕的。李文忠无奈只好让朱元璋杀了二人。至此谢氏一族男丁全部被杀。不得不说谢再兴的叛变对朱元璋打击巨大,否则他也不至于宁可让李文忠失信。也要将谢氏一族男丁赶尽杀绝。虽然谢氏一族已无男丁,但他的两个女儿还活着。长女为朱正文之妻,后朱正文起了疑心。

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最终被朱元璋囚禁而死。谢再兴长女也因此不知所踪。虽然朱正文之子朱守谦活了下来,但其生母究记载不详。或许并非谢再兴长女所生。值得一提的是谢再兴的次女,其在嫁给徐达以后,为徐达生下了一子一女,后其女徐氏被朱元璋许配给了燕王朱棣。朱元璋在位时曾把儿孙分到各地做藩王,他去世后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建文帝登基后为削减藩王势力,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甚至还准备削除燕王,朱棣见状便起兵反抗挥师南下。历经四年后终于登上帝位,史称靖难之意。朱棣登基后,徐氏被封为皇后。而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便是徐氏之子。也就是说明仁宗的外婆便是谢再兴的次女。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讲,明仁宗是留着谢再兴血的。以此类推明仁宗之子明宣宗,明宣宗之子明英宗,明英宗之弟明代宗,明英宗之子明宪宗。他们身上多多少少都留着谢再兴的血,算得上是他的后代。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大明中期一招共十六位帝王。而这其中除了他自己,朱允炆和朱棣外,其余十三个都和谢再兴这个叛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明朝而言,谢再兴确实是个罪人,但是他的血脉却被明朝的皇帝延续了下来,不得不感叹世事的奇妙。

徐达的岳父,明朝13位帝王仍流着他的血,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纵观历史有多少人曾选择过背叛,背叛后跟对了人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跟错了人便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有人说写在星是史上最没有眼光的将领,若是当初没有背叛朱元璋那么朱元璋登基后,他怎么也能混个开国元勋当当高官厚禄总是少不了的。不至于一族男丁都被灭了,但谁又曾想过,这位从朱元璋起兵时就跟随他的将领,又是朱元璋亲家的他,究竟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投降的?而在千百年后,人们提及这位悲剧性的将领也不过只剩下一声叹息。本期阿涛历史就到这里,欢迎关注、分享、评论,下期精彩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明朝   诸暨   之子   男丁   手底下   长女   麾下   岳父   南京   将领   大军   帝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