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地球生命不太可能来自地球

诺奖得主:地球生命不太可能来自地球


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超级大陆冈瓦纳还横亘在南半球,劳亚大陆和现在中国所在两块零碎大陆,则飘荡在北半球的海洋中,无所事事——那时没有动物,也没有植物,陆地一遍荒凉,没有任何生命,你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子。

海洋里虽然藻类繁荣,到处开花,但也没有什么动物,只有三叶虫、水母之类的简单生物,诺大的地球生命凄凉,毫无生机。

然而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颗不大的彗星却突然呼啸着冲入大气层,燃烧着熊熊烈焰,很快就在空中爆炸,无数碎片纷纷溅落在海洋中。事情再平常不过了,地球那时候更容易遭遇陨石袭击,也不怕砸着花花草草,反正也没有花花草草。


诺奖得主:地球生命不太可能来自地球


然而奇怪的是,在这个不怎么起眼的事件过后,地球在短时期内就神秘地出现了大量生物,几乎所有动物门类,包括人类所在的脊索动物门,都在这个时期诞生了,科学家们因而称之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当然这次彗星撞击事件只是猜测,我们并不知道那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8年,一项发表在《生物物理与分子生物学进展 》杂志上的研究推测,这颗彗星很可能携带着一小片外星有机物质——逆转录病毒,溅落在我们的海洋中,开始对地球上的生命重新进行编程,从而导致短时间内生命大爆发,海洋里突然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的动物门类。


诺奖得主:地球生命不太可能来自地球


携带这些外星病毒的很可能是章鱼之类的头足类软体动物的卵子,被封冻在彗星的寒冷的冰砾里,在太空里飞行了数百万年。

所以我们都有可能是外星生物的后代,而这些外星生物很可能是章鱼之类的软体动物,因为它们可以对自己定期进行大量地高水平RNA编辑,以改变自己,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诺奖得主:地球生命不太可能来自地球


当然这些更多的是猜测,一切都只是有可能,包括那颗彗星。

科学家们确实在一些陨石里发现了疑似微生物的化石证据,确实在高层大气中检测到了疑似来自外太空的生命承载颗粒,也确实发现章鱼可以进行大量的RNA编辑,但这并不足以证明我们的远祖来自某颗地外行星的海洋里,我们就是自己星球上的外星人。

实际这就是地球生命起源的另一种假说——泛种论,也称胚种论,这种假说猜想各种形态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整个宇宙中,并借着流星、小行星与彗星散播,寻找合适的星球繁衍生息。

1962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与另一位科学家莱斯里·欧戈更,将这个假说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意导泛种论,认为生命在宇宙中散播并不是自然随机发生,而是由先进的外星文明刻意为之。

克里克更是声称,地球生命不太可能源自地球。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当然就不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只要有水的星球,就有可能演化出生命——如果我们真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存在痕迹的话,这个假说可能就会转正了。

所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依然很神秘,我们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那么多生命,一切皆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克里克   地球   生命   寒武纪   假说   彗星   外星   章鱼   海洋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