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他送毛泽东一块手表,毛泽东一戴就是31年,直到去世

(说历史的女人——第1724期)

1945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日本战败,于该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二件大事是,重庆谈判。

我们今天所说之事,就是发生在第二件大事——重庆谈判期间。

当时,蒋介石给毛泽东发送了三封电报,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中共在延安枣园开会研究,大多数意见认为不宜前去。但是毛泽东经过全面分析之后,坚决要去,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

“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

就这样,毛泽东在这年,也就是1945年8月28日这天,乘坐飞机来到了重庆。

毛泽东来重庆的消息传出去后,立即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注意和关注。尤其是山城重庆,更是一片沸腾——尤其是各界渴望和平的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到来充满了渴望和热情。所以,这些民主人士纷纷来到了机场,迎接毛泽东。

1945年,他送毛泽东一块手表,毛泽东一戴就是31年,直到去世

毛泽东来重庆参加谈判

这些民主人士,多为各界名流,比如邵力子、沈钧儒、黄炎培等。

在这其中,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郭沫若。

他们一起站在机场,看着毛泽东从飞机上走下来。

当时毛泽东来重庆时,头上戴着帽子,是一顶盔式圆顶帽子,身上穿的衣服是一身中山装,脚上穿的是黑色皮鞋。

除了这些日常的衣服之外,毛泽东却再也没有别的佩戴之物。尤其是手腕,当然这空落落的手腕,也是在他下飞机向前来迎接他的民主人士们挥手致意的时候,露出来的。

不过露出来归露出来,真正发现这个情况的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郭沫若。可能作为诗人的郭沫若比较细心!

在当时,手表已经比较流行,不光是因为其实用,而且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是,毛泽东却连一块手表都没有。看到此处,郭沫若心里非常感触:

首先是感触共产党人的艰苦朴素,身为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竟然连一块手表都没有。

其次是感触如果毛泽东在重庆开会、谈判,连一块手表都没有的话,定会有诸多不便。

因此,当毛泽东走过来和前来迎接的人士一一握手,握到郭沫若的时候,两人四目相对,郭沫若激动之余来不及说话,直接把自己手腕上的手表取下来,双手递给毛泽东。

1945年,他送毛泽东一块手表,毛泽东一戴就是31年,直到去世

郭沫若送毛泽东的那块手表

不过说来也奇怪,或者说毛泽东和郭沫若虽然此前只在武昌见过一次面,但两人却一见如故,如同多年故交老友,毛泽东并没有觉得意外,而是很自然地接过手表,直接戴在了手腕上。

从此,这块手表也成了毛泽东和郭沫若之间友谊的见证!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交代一下这块手表的来历,以及毛泽东和郭沫若在赠表前后的交往细节。

毛泽东和郭沫若相交,大致说来主要是两类事:

一类是因为郭沫若在1937年从日本回国后积极参加周恩来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

另一类是郭沫若写过许多讴歌革命的许多历史剧、诗文。比如《屈原》、《虎符》等。毛泽东对郭沫若的历史剧和文章给予了极大的称赞,有三个例子,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比如他在1944年1月9日,写给齐燕铭和杨绍萱的信中写道:

“郭沫若在历史话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比如郭沫若的《虎符》上演一次被国民党禁演之后,毛泽东专门写了一封电报,请董必武转交给郭沫若,电报写道:

“收到《虎符》,全篇读过,深为感动。你做了许多十分有益的革命的文化工作,我向你表示庆贺。”

再比如1944年3月,郭沫若写了一篇叫《甲申三百年祭》的文章,主要是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失败的。该文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影响,毛泽东对该文也颇为欣赏。为此,在这一年的11月21日,毛泽东还亲自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而且不是一般的信,是一封长信(毛泽东很少写长信,其个人信件集子中多是短信)。因为信过长,在此只摘录数句:

“……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但不敢作正式提议,恐怕太累你……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我们都想和你见面,不知有机会否……”

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之下,毛泽东和郭沫若在第二次见面之后,能够那么自然、亲切、互信,便是可以理解的了。也正是因为有了深厚的友谊,郭沫若才会关心到毛泽东连手表都没戴这样的细节。

1945年,他送毛泽东一块手表,毛泽东一戴就是31年,直到去世

毛泽东和郭沫若在亲切交谈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郭沫若送毛泽东的这块代表友谊见证的表。

这块表的大致特点如下:表为机械手表,外壳为圆形,表的直径为4厘米。表面数字“12”下面有一个符号为“Ω”,还有一行字为OMEGA。再说这块表的表带,颜色为棕色,材质为牛皮。

有关这块表的来历,也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郭沫若在欧洲的时候,购买的;

另一种说法是郭沫若在访问苏联的时候,苏联的友人相赠的。

不管怎样,郭沫若送给了毛泽东。但是,毛泽东一向是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即便是接受的,也一般都是交公,自己一直戴在身边的礼物,仔细算来可能也就是郭沫若送的这块手表了。

但也正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这块表经过十余年的使用,到1961年的时候,这块已经显得很久了。包括中间,维修的次数也是极多。所以,在1961年庐山一次舞会上,江西农垦文工团的邢韵声在与毛泽东主席谈话的时候,看到主席手腕上的那块表又旧又老,不仅表壳镀铬极近脱落,而且连表盘刻度都不清晰了。于是,她心里想:主席工作如此繁忙,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眼神也不太好,这样的表使用起来自然是多有不便。所以,她就把自己戴的那块英格纳表送给毛主席。说起来,她这块表还是她刚参加工作,其母亲辛辛苦苦攒了很多年才攒了二百块钱,给她买的。她平时几乎都不舍得戴,只有在参加重要场合的时候才拿出来戴。

当时邢韵声送给毛主席的目的,一方面是毛主席的表已经老旧,有点影响使用。另一方面是,她难得见到主席一次,希望送给主席一个礼物作为纪念。

1945年,他送毛泽东一块手表,毛泽东一戴就是31年,直到去世

毛泽东主席

但是,毛泽东主席可不愿白接受礼物,他对邢韵声说:

“你如此大方,我也不能小气!”

就走到桌子前,拿出一首刚写的书法作品——《红军不怕远征难》,然后用手帕包好,送给了邢韵声。

1945年,他送毛泽东一块手表,毛泽东一戴就是31年,直到去世

毛泽东书法

第二年(1962年3月),毛泽东主席因工作至南昌再次见到邢韵声时,发现她的手腕上没有表,遂想起了那块表,心里恐邢韵声没有表也多有不便,甚至影响工作。便在这年5月让人在北京瑞士大使馆订购了一块表,托吴旭君给邢韵声送去。

我们接着说表——实际上毛泽东主席虽然接受了邢韵声送的手表,但是他后来并没有使用,而是一直作为一种友谊珍藏。他继续使用的手表,依然是郭沫若送的那一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表越发老旧,表底开始发黄,而且字母模糊、表带也坏了。

身边的工作人员,见此情况,认为这块已经没法戴了,便建议毛泽东主席换一块新表。但是,毛泽东主席却拒绝了工作人员的建议。他说:

“放到表店里修一修,换根表带还是可以戴的嘛。”

就这样,毛泽东主席继续戴着郭沫若送的那块手表!直到后来,这块表的机件出现了问题,刚好瑞士友人送来一块金表。工作人员就借此机会,建议毛泽东主席换一块表。主席见旧表坏了,只好换了金表戴着。但是,这块金表在毛泽东主席的手腕上仅仅停留了几天时间,就被主席宣布退休上交国库了,原因是这块金表太重,他不喜欢。

毛泽东主席再次要求把那块旧表送到北京亨得利钟表店进行维修,等修好后,他就继续戴着,一直戴到1976年9月去世。

1945年,他送毛泽东一块手表,毛泽东一戴就是31年,直到去世

毛泽东和郭沫若

屈指而数——从1945年他(郭沫若)送毛泽东一块手表算起,毛泽东主席一戴就是31年,直到去世!这个时间之长,实际上再次体现了毛泽东主席和郭沫若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毛泽东主席的持续了一生都不曾改变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文/说历史的女人·绿火)

参考资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相关资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郭沫若   手表   虎符   民主人士   金表   友谊   重庆   手腕   主席   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