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污染成倍增加,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看不到银河系

全球光污染成倍增加,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看不到银河系

(新华社/图)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夜晚变得更加明亮。无论我们的目光到达哪里,都能看到不同类型的灯在贡献光亮。不过科学家已经发现,出现在错误时间的光,或光的数量超过了人类所需就会引发光污染。近年来,这种现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且由于LED(发光二极管)照明的普及,情况变得更糟。

2021年9月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过去25年里,全球光污染至少增加了49%,这一数字仅包括通过卫星的可见光线,科学家估计,真正的增长可能要高得多——在全球范围内增长率高达270%,某些严重的地区高达400%。

在人造光的时代之前,云层掩盖了来自星星的光。但现在,当云层滚滚而来时,天空会变得更加明亮,可能会对动物和植物产生不利影响。


越来越亮的地球

光污染的危害可能不像化学物质泄漏那样直接,但它现在却是地球上最慢性的环境干扰问题之一。

2016年,《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展示的人工天空亮度的世界地图集显示,全球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天空下,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看不到银河系。2017年,同一本期刊上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全球光污染每年增加约2%。2021年9月,《遥感》(Remote Sensing)上发表的新研究再次刷新了光污染的增长速度。报告显示,从1992年到2017年,全球卫星可观测到的光发射的功率至少增加了49%,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光污染在持续增加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恶化。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次研究发现,在欧洲,卫星探测到的光线增加到2010年左右后趋于平稳,而在北美,它似乎在减少。这并非表明光污染的问题在减少,而主要是由于人类用光向富含蓝色的LED的转变掩盖了大多数地区的光污染逐渐增加的事实。随着技术的进步,LED推动了照明革命的发生,使个人消费者和整个城市的能源消耗大幅下降。而与之前的照明技术相比,LED会发出更多的蓝光,但卫星传感器“看不到”这种蓝光,因此此前的多项研究低估了人类光污染的“排放水平”。这一次的研究考虑了LED的贡献,结果发现,室外照明所释放的能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光污染的实际增幅可能高达270%。

在过去的25年里,向LED照明的过渡伴随着全球光污染的快速增加,如果不采取一致行动扭转这一趋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会加速。当在过度照明区域,如果没有适当的屏蔽,这些更亮的灯泡会向各个方向投下大量浪费的光。更重要的是,路灯中常见的白色LED发出的蓝光波长会在大气中来回反射,可能会增加天空的亮度,而这些波长对动物(包括人类)的影响比光谱中其他部分发出的光更显著。


难以忽视的影响

昼夜节律的转换影响着生物体的生理过程,电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光污染对环境中植物和动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为人所知。

光污染会直接影响动物的迁徙、繁殖、狩猎和喂养等行为。其中研究最充分的例子是海龟。在人类发明电灯之前,反射在海洋上的星光是海滩上最亮的东西,所以海龟幼崽会本能地朝最亮的光源前进。但随着夜晚沿海城市明亮灯光的照射,刚孵化出来的小海龟变得困惑和迷失方向,朝着城市而不是大海前进,最后因脱水或者成为其他捕食者的猎物而丧命,仅在佛罗里达州每年的孵化损失就有数十万只。候鸟和夜行鸟利用月亮、星星和落日的光线为它们一年两次的迁徙导航。光污染隐藏了它们所有的导航工具。每年都有数百万只鸟撞上发光的建筑物丧命。大量昆虫是鸟类和其他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们也会被人造光源吸引,飞蛾扑火般冲上去,这会让许多鸟类面临断粮的危机,因此现在许多城市都采取了“熄灯”计划,即在鸟类迁徙期间关闭建筑灯。

夜晚的灯光可能还会影响整个植物和传粉者的活动网络。2017年研究人员在远离城市街道的瑞士偏远草地上安装了路灯,以模拟人工光污染的影响。他们在《自然》(Nature)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夜间有灯光的田野里,花的夜间访客比在黑暗草地上的花少62%。在试验田里,夜间授粉不仅仅是几种特殊的爱蛾植物的活动。花朵为各种各样的夜间访客提供了食物,同时也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日间传粉者。如果白天的昆虫不能弥补夜间的损失,那么夜间照明的植物比在自然黑暗的地方的同类植物产生的种子将会少13%。

对于人类而言,夜间的光线会干扰睡眠,扰乱昼夜节律。昼夜节律是人体内部24小时的生物钟,指导人类的昼夜活动,影响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其中褪黑激素的产生尤为重要。褪黑激素通常在日落时开始上升,在午夜左右达到顶峰,释放一系列反应,调节睡眠-觉醒周期,降低体温,减缓新陈代谢,增加瘦素。无论是电脑屏幕,明亮的浴室灯光,还是刺眼的街灯,室内外的电灯都会阻碍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从而干扰昼夜节律。肥胖是光线干扰我们夜间生理机能的后果之一,因为它可能与瘦素水平持续偏低有关。根据2013年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低褪黑激素水平和昼夜节律紊乱也被认为是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和癌症——尤其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2016年,美国医学协会对科学家们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光污染损害人类健康的证据做出了回应,表明强烈的LED对人类健康有害,建议社区更换路灯,以“最小化和控制富含蓝光的环境照明”。

如果说灯泡也有黑暗的一面,那就是它们偷走了夜晚。人类倾倒在环境中的多余光线伤害了生命周期依赖于黑暗的动物,正在危害整个生态系统,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祝叶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光污染   节律   银河系   昼夜   激素   夜间   光线   干扰   植物   人类   动物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