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酒(散文)


浅说酒(散文)



  
每逢过年过节,人们总喜欢用不同的方式喧哗浓浓的氛围,此时都市里平日的寂寥被浓浓的节日覆盖得荡然无存。尤其在夜晚,华灯初上,霓虹光彩流溢,万家灯火辉映在天光黛青的夜幕下,喧哗的商场传出“蹦嚓嚓”的音乐,拥挤的人群中不断发出嬉戏打闹声,街道两旁三五成群伴歌起舞的人们,构成了一派浓浓的街市情致。


  闹区终归有散的时候,而人们最喜欢的方式就是在浓重的节气中,买上一瓶好酒就着夜摊或茶楼通宵达旦到黎明,或拿出自家早已酿造封存已久的家酒,做上一桌好菜,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和和美美团聚在一起。一瓶葡萄酒、一瓶茅台、或一瓶米酒行起辞酒令,这份怡然恬淡的心情,就着这酒香,将情绪扬到了极致。


  酒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仅仅属于食品类美味佳品,而是对人们心情飞扬跋扈地渲泄。


  但凡女子一般是不胜酒力的,常听人说“女子一般不沾酒,一沾酒十个男子都抵不住”。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能喝也只是女子性情豪爽,率真坦然所使,有侠客之风韵,因而在于酒上就显而易见张扬其个性。所以,大可不必将其贬之为风花烟雨之类,须之与这样的女子商榷某事可见其干脆果断之秉性,不会耽搁误事的。而对那真不胜酒力之女子,什么忸怩作态,故作风雅,那也是不尽然说道的。


  这酒文化的底蕴自古说道者甚多。古有唐宋诗人就着这酒留下了许多诗词名篇。酒能冲出一份豪气,李白的诗句里可窥见一二,那气势磅礴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还有传世名篇《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皆做足了酒的文章,李白的豪放浪漫,恢宏义志、超世之心皆由酌饮而赋之于诗行,而李白也是因了这酒缘最终落于水中与酒驾鹤于仙去了。不仅如此,陆游、李清照、柳永等等爱国诗人皆因吟诗酌杯而远名于史册。

浅说酒(散文)


  毋庸置疑,那经久不息的电视演绎征战杀场临别饯行的英雄场面也与酒是分不开的,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举杯豪迈不羁;陈胜、吴广农民英雄起义的挥刀滴血共饮同结一心推翻秦王朝等诸多酒的誓言,那冲天的豪情,至今历历在目。


  俗语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行”,表达的不就是与相知相己的朋友交杯把盏这份浓浓的情谊吗?那传承千古的苏轼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牵起人们多少思念,多少情怀。朋友来了,少不了拿出酒来訇筹盏酌一番的,举办婚宴等因有酒也能起到热闹助兴之喜庆。但酒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给人脱离世俗清心寡欲之欤,“人生能有几回醉,长使英雄落满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唐代诗圣杜甫生活贫困不堪,饥不择食,但倘若有几个钱,他会毫不吝惜地拿去打点酒来与朋友同酌共饮,他痛恨社会的黑暗无道而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强烈呼声,直至晚年那一腔抱国之志皆弃之于漂泊之中而逝去。


  李白的飘逸、杜甫的嫉贫于世无不在诗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不愧于后人称道的酒品就是人品。


  不管酒文化为古人墨客留下多少名篇诗句,还是多少人为之倾诉衷肠,爱在酒里,也痛在杯中,醉也好,梦也好,对月当醉歌,诉说儿女情长;倾诉离愁别绪,情谊绵长,都权当有一个倾吐的对象,全权当这酒是知已捧在怀里,不尽而已,全然不要醒来,怅然若失只有酒能肚明了。


  那份豪情,那份离愁,那份浓情氛围,与那份溶入于酒的名篇诗词,都镌刻在史籍,映衬在人们的脸上,轻吐在人们的吟咏中,揉碎在杯盏风月秋吟中,一份浓浓的情深意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浅说   不胜酒力   名篇   君不见   离愁   杜甫   李白   诗句   散文   女子   英雄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