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国庆期间《长津湖》的热映,再一次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而因为当下中美关系的特殊时期必定会使得这部电影成为巨大的话题,我们本着不剧透不妄议的原则,说一说每当抗美援朝题材作品面世时都会被提及最多的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用“人海战术”打赢的这场战争?是不是我们用数十万革命将士的血肉之躯如飞蛾扑火一般填进美军凶猛的火力中,以至于美军受不了了才同意坐下来谈判的?

每次遇到讲朝鲜战争的话题总会人很多跳出来说我们用“人海战术”云云,啥是人海战术却没几个能真说明白的,你以为就是仗着人多吗?那你肤浅了,今天先给你们科普一下——

“人海战术Human wave attack“,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学教授欧道德博士Edward C. O'Dowd定义“人海战术”为“在没有掩护或伪装下,大量步兵以密集队形正面攻击对方战线。它的目的是冲入对方战线,使得对方难以使用火力歼敌,以近战击溃对方或迫使对方撤退。”这种战法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在热兵器时代,这种战法越来越显现出损伤率太高的弊端,最著名的近代人海战术实例之一:日俄战争,日军为了夺取旅顺,发动14万人的冲击,战死战伤高达近6万人!;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实例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在双方都没有能力打破僵局的时候,步炮协同反复拉锯,一天的阵亡人数就高达6万人!整个战役期间双方伤亡人数超过百万!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实例三: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和伊拉克相互低水平的正面攻击,大多时候都使用人海战术,所取得的战绩乏善可陈。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而在近代中国,使用“人海战术”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清末义和团运动,而在后来的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也多次发动各路会战,动用的军队人数最高超过百万,譬如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以及大家最熟悉的淞沪会战。大家可以看一下以上这些例子,使用“人海战术”能够取得胜利的概率其实越来越低,在日俄战争战争时期可能还好使,到了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时不时发动的“万岁冲锋”已经根本没什么用处了。而国民党政府的正面战场各场会战也几乎一边倒的以战败收尾也是应征了“人海战术”已经不好使的这个道理。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大量使用“人海战术”?那就要拜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误导所赐了。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这部2004年上映的电影可以算是亚洲军事题材电影的一个标杆,对后面包括《集结号》等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影片中漫山遍野的“志愿军”高举密密麻麻的红旗冲上山坡的镜头令人叹为观止,电影院里99%不懂行的观众就这样被忽悠了,以至于后来跟多中国电影里也出现这样的镜头,包括这次的《长津湖》。


要知道,我军是一支从弱势武装成长起来的军队,建军初期乃至长征时期一直到延安抗战时代,我们从来都没有形成过对于敌方的压倒性人数优势,也就是为啥我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游击战和农村包围城市这种形式来与对敌方周旋,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才真正具备了人数上的相对优势,要知道只是“相对”,因为国民党军的数量从早期的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大家都知道,有“八百万”!实际上,国民党军队在第二次国共战争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了对解放军在人数上的优势,根据统计,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人数约为430万,而同期解放军人数大约为120万,到了1948年6月,国民党军败了又败,所掌握的军队数量也下降到了365万,而同期解放军的人数则上升到了280万,即使如此,解放军依旧没有取得人数优势。一直到1949年6月,国民党政权大势已去,其军队数量依旧保持为近150万,而同期解放军人数则大幅度增加到了400万,这个时候才具备了人数优势,但三个多月后全国就解放了。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很多人会提到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认为我们发动这种规模的战役肯定也是使用了”人海战术”,其实这是对军事常识的缺乏所造成的。

我军的诞生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快速移动”,规模小的时候叫“游击战”,规模大了叫“运动战”,说白了就是快速机动包围分割从侧翼或者后方对目标发动攻击,这种战法在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朝鲜战场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如果仔细去翻阅一下解放军军史,你基本上找不出哪一场战役或者战斗采用了被西方国家定义的标准的“人海战术”,特别是在朝鲜战场上,我们虽然在兵员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考虑到美军异常强大的火力,其实我们更多时候采取的是避其锋芒攻其薄弱的战法,大规模用人肉正面硬刚美军火力圈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太极旗飘扬》这种画面只是为了从电影画面上来渲染效果,并不存在于现实中。

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锻炼的解放军,对于步兵战术的灵活运用可以说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一定是名列前茅的,而我们的弱点是重火力和运输手段的匮乏,以及后勤保障不力,这才是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我们伤亡那么大的最主要原因。反而是第五次战役中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带领联合国军对志愿军防线发起过多次“人海战术”式的正面冲击,因为他们料定志愿军火力弱,后勤差,坚持不了多久,才放心大胆使用这种原始方式,却没料到这种方式同样不好使,志愿军硬是顶住了进攻守住了防线,这些在电影《上甘岭》中有深刻的描述。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解放军以及志愿军在战场上经常使用的战法在军事上应该解释为“集中优势兵力围而歼之”,是一个在单位时间内集中火力从多个方向上向目标进行攻击的简化表述方式,也就是“数量优势理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一个人我一个人,谁也没优势,你十个人,我一个人,你就有了优势,但如果我有一条能装十发子弹的枪,我用十发子弹来抵消你十个人的数量优势,那我理论上就取得了对你的优势。如果我有100发,1000发,1亿发,是不是数量优势就越来越大了呢?当然是,不过打仗不是数学推演那么简单,我这十个人如果每次上来一个,你一枪干到一个确实你有优势,但是我一次上来两个,你一次只能击发一枪,我对你在单位时间内就具有2:1的数量优势,如果我十个人一起上呢?这就是我们在军事上说的“围而歼之”,在单位时间内,在不同方向上向目标发起攻击,那你除非同时击倒这十个人。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在大家技术差距不大的前提下,这种可能性也不大。那这个时候你怎么办?没那么多人口可以动员参军的话那就用机枪啰,提高单位时间内发射子弹的数量,譬如在罗得西亚的第一次马塔贝勒战争First Matabele War中英军以50人的军队操作四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祖鲁人的进攻,致使对方即使有100:1的人数优势也无法瓦解数量居劣的英军。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再不行就用炮弹啰,一炮炸十个还是可行的吧,用弹片数量来抵消人数优势,一炮炸不死你们我开10炮,10炮不够100炮,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一秒钟10发炮弹的射击密度就是用火力上的弹片数量来弥补与我军7:1的人数劣势。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炮弹炸弹导弹口径越来越大,威力越来越强,杀伤力越来越猛,越来越精准,以及后来的原子弹氢弹,都是在单位时间内用弹片或者其他杀伤物质的数量优势去抵消对方的人数或者目标数量上的优势。这就是战术上的“单位时间内集中优势兵力”,这里的兵力在技术水平足够的前提下不一定是活人的数量,可以是枪弹炮弹炸弹等等的数量,但是在技术水平不足的前提下,只能是人数,譬如义和团。如果技术和人数都不足,那就铁定败了。这也是抗战期间我们各种大规模会战中,国民党军队集中了极为庞大的兵力但却没有能力打赢人数劣势的日军,因为日军用火力弥补了人员数量上的劣势,朝鲜战场上美军也一样用火力弥补了人数劣势。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再说数量优势理论的另一个方面,美军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的航母数量远低于日军,舰载机数量更少,这个时候日军具有数量优势,珍珠港被炸之后,美军一下子造了大大小小超过150艘航母,日军的数量优势一下就没了,早晚是输掉的结果;德国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的时候,坦克和飞机的质量和数量都超过苏联,一辆德国坦克能干掉两辆或者三辆苏联坦克,但打到战争胶着状态后,苏联人动辄上万辆坦克上万架飞机的产能立马消耗完了德军那点存量高级货,增量部分因为物资匮乏又做不起来,最后没了数量优势,结局可想而知。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所以说到底,打仗拼的就是数量,人多出人,枪多出枪,炮多出炮,你人多我炮多,陆战一师靠着火力优势一路撤到兴南港,第九兵团靠着人数优势一路把美军赶出北朝鲜。


再回来说人海战术,那都是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没办法的办法,都是血肉之躯,谁也不是终结者,在那个境地之下,用肉身搏弹片,这种精神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也就是我们在韩战之后立马开始国家建设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原因,尽管我们人口众多,但我们并不具备绝对的“数量优势”,要想不再被外敌入侵唯有大力发展经济再武装军队,让我们的军队也具备火力上的数量优势,而不必牺牲那么多战士的生命。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顺便再来说两个“数量优势”的例子,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觉得我们军队的人数众多,具有“人海优势”,但实际上呢?第一个例子,美军目前现役人数大概在203万左右,和我军基本相同,但是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4.5倍,这个军队人数其实很低,我们在现役人数上对美军并没有多少优势,可动员力量上倒是大概有一亿人,这个优势就非常明显了,不过真要动员到这一亿人估计也要亡国了;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第二个,目前美军拥有5400多架飞机,解放军大概在5200架左右,双方在数量上看似并没有太大差距,但是美军飞机平均先进程度远超我们,他们在攻击中可使用的数量优势比我们现在要大很多,而且,美国这个3.3亿人口的国家却有着有超过60万的飞行员数量,这些人几乎可以看作是美国空中武装力量的后备,即使去掉大多数废柴菜鸟老朽之后,按照1/3的比例来算,也有超20万人,而我国目前据非官方统计,拥有飞行驾照的人不到7万,加上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那数量不多的几千人,在飞行员数量上,我们也不具备优势,飞机没了可以造,飞行员没了可一时半会造不出来。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无人机的缘故,没有人数优势,只能用技术去弥补,美军其实目前也是这个问题,他们在二战后承担了长臂管辖全世界的“重任”,也觉得捉襟见肘,怎么办?也只能发展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加上中国人口出生率低到1.3,而美国也只有1.7,在几十年后大家都会面临适龄人口短缺的问题,要取得“数量优势”,就只能走技术革新一条路。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好了,今天讲了“数量优势理论”——打仗拼的就是数量,谁多谁就赢,你人多,我弹多,你机枪多,我大炮多,你坦克多,我飞机多,你导弹多,我潜艇多,你现货多,我储能多……这下大家能明白“人海战术”了吧?那是没办法而为之,解放军根本不采用这种方式打仗,大家也不要被《太极旗飘扬》这种片子误导,我们打仗的人多但也不是这样傻乎乎打的 不然早都死绝了。

最后顺便假设一下,如果单靠我们自己的能力,抗日战争可能真打不赢,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现在东京街头卖烤肉的日本人都会唱《十八摸》,为啥?因为我们有人口上的数量优势啊!

《长津湖》与“人海战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人海战术   解放战争   日军   火力   战役   解放军   美军   数量   人数   优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