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由来

前些天听老年大学殷教授的课说到中国的来历,今日国庆,就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着军队东征,在牧野(今河南新乡一带)打败商朝军队,随后攻入商朝都城朝歌,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武王封地给商王纣之子武庚于商都。但是在此建立之初,商朝残余势力还在,当时的政权不稳定,所以又建立了东都,以便于管理。

1963年深秋的一个上午,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村民陈湖家后院土崖被大雨冲塌了,因为没有大的安全隐患,家里所有人都没有在意。晚上,陈湖来到后院上厕所,在月光的照耀下,发现土崖上有两道幽幽的绿光,他感到一阵毛骨悚然,然后就跑回屋里,这一夜,全家都没有睡好,在提心吊胆中等着天亮。第二天一早,陈湖就跑到土崖上想看个究竟,他走近后发现,昨夜闪着幽幽绿光的位置有两个铜钉从土地里冒了出来,赶紧找来锄头一挖,结果挖出了一件锈迹斑斑的青铜器。陈湖并不知道这件青铜器的重要性,清理了表面的泥土以后,就把它扛回家了,放在家里当储物器用,用来存放粮食。

到了1965年8月,陈家因为家里生活拮据,将这件青铜器与其他一些破铜烂铁一起以30元钱的价格卖给了废品收购站。

1965年年底,在宝鸡市博物馆工作的一个工作人员佟太放来到了一家收购站,当时社会构成不同,有很多很有学问的人被分配到此,所以收购站尽是明白人,一位熟识的老员工告诉他又收到了一件青铜器,你看不看?说完就从里面的屋角里把这件青铜器拎了出来。佟太放接过来一看,立刻认出来这就是一件古代的青铜尊,随后经过他仔细的观察,意识到这件文物还可能很珍贵,便就向馆长汇报。馆长就派保管部的主任先去查看,保管部的主任赶到废品收购站后,断定这件一定是件珍贵文物,便以收购站当年的购入价30元,将这件青铜尊带回了博物馆。经专业的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期的青铜酒器,浑身以“饕餮纹”为主,所以当时就简单取了个命名叫“饕餮纹青铜尊”,陈列在了宝鸡市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到了1975年,这件文物被国家文物局调到故宫参加出国展。当时上海博物馆的馆长马承源先生也在展览现场,他是中国最著名的青铜器专家。他仔细观察后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从口沿往尊的内侧底部看去,发现好像有铭文,这对青铜专家来说特别地重要。只要有一个字,价值就不同。为什么有字重要呢?因为文字传达的信息准确,于是他马上安排人对这件青铜尊进行了除锈处理。通过细致的处理后,这件尊显露出了它原有的面目。专家们发现何尊的内侧底部铸有12行铭文,共122个字,除残损3个字外,其他119个字清晰可见。经过马承源先生的辨认,这段铭文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诫勉励的文字。训,就是教导;戒,就是准则。勉励,就是鼓励。这段铭文开篇就是八个字:“唯王初雍,宅于成周”。铭文比较难懂,大概意思是说: 周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今河南洛阳)营建都城,适逢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成王对何说,你祖上追随我祖上,我爷爷受上天大命要统治天下,我爹把这事儿搞定了。到了我这儿呢,入住天下中心,开始统治民众。最后周成王又赐给何30朋,这个“何”就是一人名,何呢,以此就做了这个尊,作为纪念。

这段铭文中有六个最重要的字,叫“余其宅兹中国”。这六个字里最重要的呢,是后四个字,叫:“宅兹中国”。后四个字中,最重要的是“中国”两个字,极其珍贵!这就是“中国”两个字的最早出处。

“中国”观念的形成,与西周分封制有关,也恰好印证了《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之说。意思是说“老百姓也累了,差不多也该休息啦;爱护城中的老百姓吧,用来安抚四方。”“宅兹中国”,宅,宅男;兹,这里;我们宅在这里。也巧,河南按今天的国土面积也居中国的中央。

“中国”从一开始的地理概念——“中间之国”,到政治概念——“中央之国”,一直到中华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这是我们中国人理应记住的一件大事。

“中国”的由来


“中国”的由来


“中国”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宝鸡市   中国   都城   商朝   铭文   青铜器   收购站   青铜   由来   博物馆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