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夺金》中的“乒乓外交”,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在电视剧《夺金》中,我们看到了周恩来总理1971年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珍贵镜头。周总理在谈话中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同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就改善松动两国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说说《夺金》中的“乒乓外交”,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关系处于隔绝状态。尼克松1969年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困境,改变苏联和美国的战略态势,积极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并通过中间渠道进行沟通和联络。1971年3月底、4月初,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六年后再次参赛,不但取得了好成绩,而且在外交上立了功。

说说《夺金》中的“乒乓外交”,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说说《夺金》中的“乒乓外交”,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比赛期间,美国运动员科恩偶然上了中国代表团的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与科恩进行了接触,并把杭州织锦作为礼物送给科恩。班车到站后,日本记者惊讶地发现中国运动员与美国运动员微笑着在一起,爆炸性的新闻很快刊出,传遍了全世界。

说说《夺金》中的“乒乓外交”,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美国代表团听了科恩的汇报后,向中国代表团正式提出:美国乒乓球队希望访问中国。如此重大的举动,中国代表团不能决定,向国内请示。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认为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的时机不成熟,应先派高级官员来。周总理圈阅了报告,上报毛主席。在经过反复思量后,毛主席做出了重大的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说说《夺金》中的“乒乓外交”,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1971年4月,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隔绝了22年的中美交往大门打开了。同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乒乓外交”的丰硕成果

“乒乓外交”成功地开创了用体育交流促进国家关系的外交模式,不仅中美关系破冰与“乒乓外交”密切相关,而且“乒乓外交”在更广的范围发挥了作用。电视剧《夺金》渲染了“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那是1971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比赛,近5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队参赛。1971年,有16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最多的一年。

说说《夺金》中的“乒乓外交”,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说说《夺金》中的“乒乓外交”,小球如何推动“大球”?

通过“乒乓外交”的促进,中国与欧洲、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3年8月底至9月初,又一届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有8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名运动会参加了这次盛会。外国记者感慨地说:“这是'乒乓外交'迄今为止最为壮观的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尼克松   乒乓   外交   中美关系   小球   美国   代表团   乒乓球   中国   球队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