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给爸妈提个醒:驱寒、润燥、护心,做好这几点少生病就是福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养收之道”,秋天阳气收、寒气增、空气燥,老人稍不注意就容易不舒服。做好这几件事,顺时养生少折腾——

一、驱寒:护住3处,挡住“偷凉贼”

秋天的寒邪专找薄弱处钻,这三处必须护住:

• 脖子、腰腹、脚踝:脖子戴薄丝巾(防风吹头痛),腰腹系轻便护腰(尤其早晚出门),脚踝穿带后跟的鞋(别露脚踝)。

• 每晚用40℃热水泡脚10分钟,加3片生姜或一把艾叶,泡到脚微热就行,暖全身还助睡眠。

• 少吃凉菜冰饮,水果可以蒸着吃(比如蒸梨、蒸苹果),早上喝碗热粥,温着脾胃才舒服。

二、润燥:吃对2样,不口干鼻燥

秋天燥气重,容易口干、咳嗽、大便干,按这两点做就缓解:

• 多吃白色润燥的:梨蒸熟吃(不寒)、银耳加百合煮羹,每天吃一点,比猛喝水管用。少碰辣椒、油炸的,越吃越燥。

• 家里太干的话,放盆水或开加湿器(湿度调50%左右),鼻子、嗓子会舒服很多。

三、护心:记好“慢”和“乐”,少闹心

秋天人易心烦,加上温差大,血压容易波动,护心就抓这两点:

• 别大清早出门吹风,上午9点后晒着太阳散散步、打打太极,每次20分钟,微微出汗就好,别累着。

• 多跟老伙计聊聊天、养养花,《黄帝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心情顺了,心脏才轻松。

秋天养生不用复杂,照着做,少生病、少遭罪,舒舒服服等过冬。转给家里老人,一起安稳过金秋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养生   入秋   黄帝内经   秋天   脚踝   口干   脖子   舒服   家里   老人   太极   阳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