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太多越麻烦?C919首批订单全部交付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订单如潮涌 产能待攀升

C919的订单这两年是真火爆。光是三大航,东航、南航、国航加一块儿,就咬牙签了上百架的协议。东航那头,2023年就追加了100架,从2024年起分批要货,计划到2031年全收齐。南航和国航也没闲着,各拿下几十架的份额。

海外的动静也不小,爱尔兰的AerCap租赁公司下了15架,文莱的骐骥航空也确认4架。还有一堆金融租赁公司凑热闹,订单里头超600架是他们贡献的。这帮租赁方聪明着呢,C919单价在1亿美元左右,基本型0.99亿,增程型1.08亿,租出去转手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为啥订单这么猛?说白了,中国市场大得吓人。未来20年,预计得消化9000多架新飞机,市场规模1.4万亿美元。C919这定位准,150座级窄体机,正好卡在中短途航线上,跟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MAX对着干。

乘客反馈也给力,飞了上百万小时,安全记录干净溜溜,客舱宽敞,噪音低,燃油效率高。2025年上半年,C919拉了11万多乘客,航线从上海北京广州一路铺到东南亚,香港那趟首飞刚落地,就有航空迷直呼过瘾。

产能这块儿,本来是亮点,可订单一多,就露怯了。2025年头儿,商飞喊得响亮,说产能冲50架,下线30架。结果呢?到8月底,才交付22架,东航11架、国航5架、南航5架,外加商飞快线1架。

上半年就5架,南航2架,其他三家各1架。这节奏,搁国际巨头那儿,波音空客一个月就能吐37架,C919一年多才这么点,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为啥爬坡这么慢?根子在总装基地。上海浦东就一个厂子,空间挤,设备虽先进,可并行作业顶多两架。供应商全国22个省,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搭把手。机身段南昌出,机头成都来,尾翼西安运,零配件240多项,协调起来像拉长线儿的大车队。

物流一耽搁,整条链子就抖。2025年计划本是75架,可后来砍到25架,这下子,订单履约得排十年队。市场变幻莫测,航空公司等不了,备用机型得备着,运力规划乱成一锅粥。

这产能事,说到底是新机型的通病。从小批量到大批量,得一步步磨。C919刚商用两年,调试中出点小毛病正常,但订单堆那儿,压力山大。商飞得加码,第二条线2024年底动工,2026年投用,目标年产50架起步。可供应链不稳,啥都白搭。

国际上,航空链子本来就紧,疫情后遗症还没散,2025年全球供应商还喘不过气。中国这头,国产化率机体结构高,达60%以上,可关键的飞控、空调、起落架,还得靠国外。发动机LEAP-1C,美法合资,CFM国际管着,这玩意儿一卡,生产线就停。

订单多是好事,说明认可度高。可产能跟不上,就得琢磨怎么破局。商飞在供应商大会上放话,2026年100架,2027年150架,一路冲到2029年的200架。这目标听着鼓舞人心,但得实打实落地。产业链上下游,得齐心协力,资金砸进去,技术攻关别松。

首批交付毕 难题悄然生

首批订单,东航那5架,2024年3月全交齐了。首架B-919A,2022年12月下线,调机飞上海虹桥,机组检查仪表,平稳入队。从那起,东航机队里C919占比渐长,2023年5月首趟商业航班MU9191,上海飞北京,乘客超千。

2024年计划5架,2025年本想10架,可实际到11月,交付节奏没那么顺。南航国航也跟进,各拿几架,运营小时破3万,安全零事故。

交付一毕,喜气还没散,麻烦就上门了。订单近1500架,确认1000架,这数字压得人喘不过气。按当前产能,履约得十年八年。

航空公司规划乱了,东航的100架协议,2025-2027年每年10架,2028-2030年15架,2031年20架,这表一拉,运力缺口就现形。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对手月产几十架,C919这儿月均两架都费劲,客户耐心有限,备用波音空客得顶上。

难题最大头,在供应链。C919不是闭门造车,全球化链条长着呢。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暂停LEAP-1C发动机技术出口,通用电气那头,关键零部件一度断供。虽7月4日解禁,可耽搁的进度补不回。仓库库存见底,组装线空转,采购合同争来争去。

发动机这块儿,国产CJ-1000A还在地面试车,性能跟进口的差不多,推力13.5吨,可批量装机得2027年。进口依赖高,国产化率发动机才10%,这短板一露,生产就卡壳。

供应商协调更头疼。240家企业,产地散,机身南昌洪都,800公里路,气垫车运3天。机头成都成飞,2000公里,拖车过山路渡江,7天到沪。尾翼西安,雨季一堵,延误两周。2025年夏汛,部件积压,组装推后。数字化平台上线了,可数据共享慢,供应商间对账费时。成本也涨,物流占大头,一批延误,罚款合同违约全来。

适航认证是另一关。国内民航局2022年9月给了型号合格证,可国际上,FAA和EASA还没点头。这限死海外市场,订单虽多,出口难。欧洲审核文件堆山,测试数据邮寄,进度龟速。国内运营稳,乘客11万次,可国际认可慢,声誉建不起来。

首批毕了,本该加速,可这些难题一串儿,订单多反倒添乱。商飞得反思,资源配置得倾斜,基地扩建别拖。公众也看在眼里,网上议论多,质量安全放首位,事故一出砸招牌。网友说,稳扎稳打,几百架飞几年,小问题磨平,再冲全球。这话接地气,C919得一步步来,别急功近利。

供应链优化 国产化加速行

难题摆那,总得想辙。商飞动作不慢,2025年供应商大会上,产能表拉开:2025年25架起步,2026年80多架下线,2027年110架,一路到2029年150架。这规划实诚,第二条总装线投用,自动化臂上场,精度0.1毫米,效率翻倍。招聘技师上百,培训模拟舱练手,产能从30架爬到50架不是梦。

供应链优化是重头戏。高铁专列运部件,成都到上海,穿越平原,时间砍一半,成本降20%。卡车队减员,司机转巡检。平台升级,实时同步,供应商一键确认发货。国产化率推高,机体结构已超60%,材料复合用上,重量轻强度高。飞控空调起落架,国产供应商加码,中航西飞那头,C919部件交付翻倍,外翼中机身工作包稳稳的。

发动机CJ-1000A,2025年8月地面台架过关,2026年适航尾声,首装试飞。依赖从80%降到50%,本地仓库取件,安装链短。资金砸产业链,340亿采购预算涨70%,上游钛材厂熔炉忙活,下游设备厂机床换新。高校36所,研发别断,预浸料T800纤维进评价,未来供应商稳。

市场布局也跟上。巴黎迪拜航展,C919静态展,订单再添,印尼租赁10架。国内航线铺开,东南亚香港,WiFi上机,乘客黏性高。金融租赁推波,600架订单稳,租出去循环快。国际认证虽慢,可一步步来,EASA审核推进,文件补齐。

长远看,这优化加速行得通。中国市场9323架需求,C919占10%不是吹。产业链万亿级,上下游吃饱。公众支持足,论坛日志分享,低噪舱室赞不绝。质量千小时测试,疲劳拉伸无裂。到2031年,东航100架齐,机队规模化,上海枢纽忙碌。

订单多是麻烦,更是机遇。供应链稳了,国产化快了,C919就能展翅。蓝天上,中国大飞机多一架,自信就足一分。这路虽弯,可走下去,前景亮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科技   订单   意想不到   麻烦   事情   东航   产能   供应商   波音   国航   乘客   发动机   成都   难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