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天津桥居然不在天津?

今天看到一条消息,天津桥正在施工,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这到底是天津哪座桥,怎么悄眯眯施工了之前却一直没听说?于是就着手查阅相关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我错了,原来天津桥不在天津!

网上流传的是,天津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最开始为浮桥,后来改建为石桥,是洛阳城南北交通枢纽和“天津晓月”(好美的名字,可惜没用在天津本津身上)所在地。2000年桥的遗址被发现,2025年启动复建项目。


这桥还真是有些来头,据传是中国古代第一座铁链连接船只的桥梁,长约500米,最炫的是——桥身可开合!要说可开合的桥,全世界应该就数天津本津最多了,且都集中在海河之上。


到了唐代,改建为石桥,桥墩为龟背形,桥上有栏杆、表柱和四角亭。

目前复建的新天津桥设计为栗红色桥身,恢复龟背型墩座,四座阙楼,桥长666米,宽18米(数字都好吉利),局部宽24米。


那么问题来了,一座身处洛阳的古桥,为什么要叫“天津桥”?原来,在古人的观念里,都城是宇宙的缩影,而“津”者,渡口也。隋唐洛阳城的设计师宇文恺充分发挥想象,在给当时位于洛阳城中轴线、横跨洛水之上、连接皇城端门和城南定鼎门的桥梁取名时,赋予连接“天宫”与人间繁华的象征意义,同时这座桥又是通往天子皇宫的必经渡口,于是就叫天津桥了。


天津桥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洛阳桥西侧约200-400米处的洛河河床下,目前已启动新天津桥项目,计划按照唐代历史风貌重建该桥,未来有望重现“天津晓月”的景观意境。


看到这儿,老天津卫们再想想天津名字的来由——天子经过的渡口,是不是和洛阳的天津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巧的是,天津见于史册也是在隋朝时期,而盛于唐朝。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这种南北城市的微妙巧合,恰恰印证了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被人们提及并流传下来。当然,如果有时间,外地游客们还是可以来天津本津,看看海河之上各种美轮美奂的桥,一定会让你有超越时空的奇妙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历史   天津   没想到   洛阳   海河   隋朝   渡口   桥身   晓月   史册   石桥   运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