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窜访台湾、高调鼓噪“台海参战”,以及英国政客呼吁美国在阿拉斯加逮捕普京时,这场闹剧般的表演,不仅暴露了个体政客的投机本质,更撕开了大英帝国残存幻象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这种“指点江山”的狂妄,恰似1840年英国炮舰驶向虎门时的傲慢,而一个早已褪去帝国光环的国家,仍沉浸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殖民幻梦中,却忘了自己早已不具备当年的实力。
近日的阿拉斯加可以说的上是暗流涌动,在俄乌冲突持续、国际秩序动荡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选择在此展开会晤的事件,无疑让这片土地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阿拉斯加,这片俄罗斯于1867年以720万美元“卖给”美国的土地,如今成为美俄首脑对话的舞台,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前哨站,阿拉斯加曾是美苏对峙的最前线,如今美俄在此对话,既延续着历史的某种宿命感,又暗含新的权力博弈逻辑。
会晤地点的选择,既是地理上的便利,更是一种战略姿态的宣示,在乌克兰战火未熄的背景下,两位领导人以“面对面”对话展现对局势的掌控力,却也暗示了双方关系的脆弱与对峙的持续。
会晤的核心议题聚焦于俄乌冲突的停火与领土问题,特朗普试图以“领土交换”推动停火,暗示美国默许俄罗斯保留顿巴斯等地区,换取俄军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停攻。
这一方案虽被特朗普包装为“务实解决方案”,却触碰了乌克兰与欧洲的底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坚决反对任何领土妥协,强调主权不可让渡。
欧洲多国亦警告,任何协议必须包含对乌安全保障及领土完整,而俄方则坚持其军事成果的合法性,要求国际社会对占领土进行“法律承认”。
双方的立场上的根本矛盾,使停火协议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美国试图以“可控的妥协”结束战争,换取政治资本,俄罗斯则力图将战场优势转化为战略筹码。
不仅是阿拉斯加上的暗流涌动,会晤的另一层暗流,是欧洲与乌克兰被排除在核心议程之外的困境,而在这种时刻,舞台另一侧,却传来截然不同的声音
英国一位退役军官公开喊话,既然俄国总统可能踏上美国土地,美方就“必须”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将其逮捕,这话一出,全球舆论场立刻泛起波澜,更多的是带着一丝嘲讽的笑声。
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美国压根就不承认这法院的管辖权,这种跨国执法呼吁,说白了就是一场唐吉诃德式的冲锋,在现实中根本没有操作性。
这种言论背后,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心态错位,它暴露了部分英国精英对国家现状的认知,与他们对昔日历史辉煌的沉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1840年,大英帝国以坚船利炮叩开中国大门,用鸦片与条约将清王朝拖入半殖民地的深渊,那时的英国,是世界的霸主,以“日不落帝国”的姿态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傲慢地定义着国际秩序。
但现如今的英国,军力衰退、经济疲软,连一架F35战机都频繁“趴窝”,却仍妄图在台海与俄乌的棋盘上扮演“全球警察”的角色,其行径犹如将21世纪的现实与19世纪的帝国剧本强行拼接,荒谬至极。
可他们似乎还活在那个能用炮舰左右世界格局的时代,全然忘了如今皇家海军的规模早已大幅缩水,甚至连凑齐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都显得力不从心。
这不禁让人感慨,记忆有时确实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它能让人活在过去,却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
类似的“表演”,并非孤例,英国前首相约翰逊也选择在此时前往台湾,仿佛是提前设定好的剧本,他在那里慷慨激昂,言之凿凿地将台湾称为“国家”,并鼓动西方世界加强与其的经济政治联系。
这种举动,在一些观察者看来,动机相当复杂,既有为个人刷履历和找机会的盘算,也有一种不甘于被边缘化的国家级焦虑。
通过在台海这种全球热点问题上制造争议,试图为“全球英国”这句口号刷上一点存在感,但这种刷存在感的姿态,更像是一种病急乱投医。
台湾问题,正是这两种“权力剧本”激烈碰撞的核心区域,一方坚信,解决地区难题的根本,在于不断积累和展示足以改变力量平衡的实在能力。
英国对台海问题的干涉,绝非简单的“维护和平”,而是其殖民历史遗毒的延续,如今部分政客窜访台湾、鼓吹“台海有事”,本质上仍是试图在亚太地区延续其“日不落帝国”的影响力。
这种行径,不仅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更暴露出英国政客对历史教训的无视,1840年的炮舰政策早已被时代淘汰,今日的中国更不是百年前的清朝。
频繁的远海巡航,不断提升的海上战力,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拥有决定性的谈判底牌,而当一国的威慑力足以覆盖对手本土,迫使其重新评估介入地区冲突的成本时,再华丽的“软实力”说教,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英国政客的荒诞表演,本质是帝国幻想的垂死挣扎,脱欧后的英国,丧失欧盟平台的优势,经济陷入困局,政客们便借挑衅中俄刷存在感,试图以“强硬外交”重塑大国形象。
然而这种策略如同饮鸩止渴,在台海叫嚣参战,却无实际军事能力介入,要求逮捕普京,反遭国际嘲讽,其结局不过是重蹈鸦片战争的覆辙,用虚妄的霸权幻觉掩盖实力的空虚,最终自食其果。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普京应该在阿拉斯加被逮捕,而不是受到款待。》——每日电讯报——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25/08/11/putin-should-be-arrested-not-feted/《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窜台期间拿台湾与巴勒斯坦类比,我驻英使馆:胡言乱语,荒唐至极!》——观察者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9792815804406853&wfr=spider&for=pc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