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一切制造业的基础,钢铁关税提高至50%,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机械成品和含有钢铁材料的商品都得涨价,如此企业就没有利润了,也就不存在对外大规模输出产能的可能。对此只想说,欧盟为拯救举步维艰的本土制造业,真的是什么办法都想到了。
英国《金融时报》发文称,欧盟计划大幅削减外国钢材进口配额,将钢铁进口关税从25%大幅提升至50%。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是重点关注目标,欧盟不会在核心问题上“天真”,将不会敞开市场允许外国产能疯狂涌进来,更不能接受某种因大规模补贴产生的倾销价格。
欧盟20多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序列,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它们的人工成本高于中国,生产出的商品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但这绝非欧盟对中国发起贸易抵制的借口。要知道,在过去40年,凭借来自中国的廉价工业品,欧洲人得以用很少的花费就能享受到充足的物资供应。
谁曾想,中国拒绝一直充当“打工仔”和“打工妹”,桎梏在全球产业链的最底层被上层鱼肉。中国从最基础的制造业做起,历经2代人,终于完成了技术和产业升级,建立起涵盖芯片制造、空调制造和针织品生产等高中低生产链条,让欧洲人再也不能“躺平”。
这种情况下,欧盟自然要对中国产品说不,对中国祭出限制措施。我们不禁反问:凭谁说中国就不能过发达国家的好日子,中国就该为欧洲提供廉价的服务和原材料?欧洲人总不会认为,世界贸易规则从来都是以美欧为主导,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就支配为发达国家“打工”?
预测一下中欧贸易战的可能方向吧。
其一:如果欧盟针对外国钢铁制品征收50%的方案落地,中国必然做出对等反制。
中国可选择的“反攻”方向有欧洲的燃油车、奶酪制品、机械成品、奢侈品、美妆、高端衣服等。一旦中国全面推行反制措施,那么欧洲的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就会失去消费群体,这将对日益衰微的欧洲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让欧洲人体会到前所未有的痛苦。
有人或说了,欧盟的福利制度比较完善,政府应会给予企业补贴。事实是,欧盟早就被畸形的高福利制度压得没有脾气,一旦中欧贸易战全面开打,政府就只能挪用其他地方的资金应付因为中国市场“缺失”,导致的产能过剩,企业大规模破产。
其二、中欧可能互关市场,令彼此“不再往来”。
中国工业化的实质是获得美欧先进的研发经验和成熟的工业管控能力,让自己有能力生产高端工业品,而非获得海量的美元和欧元。也就是说,当中国完成了工业化,中欧、中美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就必然要做出调整。
很可惜,美欧看不清形势,仍在用传统思维看待中国的快速崛起,这导致自己在处理贸易问题时往往表现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结果就是,看似什么办法都采取了,却始终见不到效果,反倒让自己在与中国的冲突中,愈发的迷失。
于中国而言,欧洲不讲规则,大搞贸易壁垒,自己加速“国产替代进口”,就会少了几分顾虑。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更何况,中国市场的规模远大于美国和欧洲,只要中国人全部使用国产产品,除了给本国创造数以千万的新岗位外,还能杜绝外国寻呼机爆炸等潜在的危险,不是吗?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