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再次被关注!提醒:老人吃维生素B12,或能缓解4慢性病

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里的一些“零件”就开始有点罢工的意思。有人突然觉得手脚发麻,有人时不时头晕眼花,有人走两步路就喘个不停,还有的怎么吃都瘦不下来、老觉得冷。这些症状,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年纪大了嘛,哪有不毛病的。但其实,有时候问题可能藏得更深,比如一种很不起眼但很关键的营养素——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对老年人来说,重要得就像汽车要加油一样。特别是年纪一大,身体对它的吸收变差。现在有研究开始再次关注它,发现它可能对几种很常见的慢性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贫血、神经功能下降、心血管健康、骨密度下降,通通跟它脱不了干系。不少老年人有一种误区,以为只要多吃点肉、鸡蛋、喝点牛奶,营养就跟得上了。

但事实上,维生素B12的吸收跟肠胃状态、胃酸分泌有很大关系。很多老年人胃的“活力”没年轻时那么旺盛了,这一吸收不给力,再好的营养也白搭。特别是那些做过胃部手术或者有萎缩性胃炎的,更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先来说贫血。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脸色苍白、容易疲劳、心慌气短这些情况。其实有些贫血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跟铁关系不大,关键是维生素B12缺乏。

这个类型的贫血会让红细胞长得不正常,个头大但没啥用,输氧能力差,导致人看着气色差、精神萎靡。维生素B12补上后,这种贫血才有可能得到缓解。

研究发现,在老年人群中,这种贫血的发生率并不少,只不过很多时候被误诊成普通贫血,结果补了铁没效果,还耽误了真正需要的治疗。

除了血的问题,神经系统也绕不开维生素B12。这个营养素跟神经鞘的形成和维持有关,缺了它,神经的“保护层”就容易出问题

慢慢地,手脚开始发麻、走路不稳、记性差这些毛病就冒出来了。有数据显示,大约有20%以上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B12缺乏,而这些人中不少会表现出神经功能的轻度异常。

虽然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但维生素B12缺乏是个不能忽略的因素。补充它之后,一些神经症状能得到一定改善,虽然不是立马就好,但比一直拖着强。

心血管问题现在基本成了老年群体的“通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样样不落。

维生素B12和这类问题之间的关系,其实跟一种叫高半胱氨酸的物质有关。但它要是水平过高,就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是公认的心血管风险因子

而维生素B12能参与高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帮它转化为对身体无害的东西。缺了B12,这个转化过程就卡壳了,结果就是高半胱氨酸越来越多,心血管压力也跟着水涨船高。

有项对3000多名老年人的调查发现,维生素B12水平偏低的人群中,高半胱氨酸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更高。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骨骼健康。很多人只盯着钙和维生素D,忽略了维生素B12其实也有角色。研究显示,B12缺乏的人骨密度会下降得更快。

也就是说,它不是直接“造骨头”的那个人,但它可能在后勤部门支持骨细胞运作。一项发表在《骨质疏松研究杂志》上的大型数据分析指出,B12水平较低的老年人骨折风险上升了近40%,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更明显。

补充B12可能无法彻底逆转骨质疏松,但起码可以延缓进程,降低骨折的概率。

老年人群中,吃素的人其实更容易中招。动物性食物是B12的主要来源,纯素饮食的人基本很难从日常餐食中获得足够的B12。

这时候,靠食补就不太靠谱了。其实也不是非要吃药,市面上的B12补充剂或者复合维生素里都有含量可观的B12,而且价格不贵。

有人担心吃多了会不会中毒,这个倒不必太担心。维生素B12是水溶性的,多余的量会通过尿液排出,不会像脂溶性维生素那样容易蓄积。只要按说明吃,不瞎吃就行。

除了饮食因素,药物影响也不能忽略。像一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胃酸抑制剂、抗癫痫药等,都可能影响B12的吸收。

有时候老人去医院看病,开了一堆药,吃完病情是控制住了,可副作用之一就是让B12的水平不知不觉掉下来。

体检中其实可以查B12水平,有些地区甚至把它列入了老年人健康筛查的一部分。不过现实中很多人根本没注意过。即便查了,也不一定知道指标怎么看。

一般来说,血清维生素B12低于200皮克克每毫升就属于缺乏状态,有的人虽然在这个临界值以上,但已经出现了症状,这种情况就属于“功能性缺乏”。

这时候要不要补呢?不少医生建议可以适当补充,尤其是那种症状明显的。不一定要等到化验结果“不合格”才动手。维生素B12缺乏不像某些病,非要靠强干预。

它更像是一个需要长期“打基础”的事。补上它,不一定立马让人返老还童,但可能让人没那么快走下坡路。

其实很多时候,老年人的不适症状是一个“系统性警告”。不该只盯着一个问题猛补,要从整体看。维生素B12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微量营养素,但它牵一发动全身。

从造血系统到神经功能,再到心血管和骨骼,它都悄无声息地在运转。如果身体像一台老旧的机器,那B12就像一滴润滑油,少了它可能不会立刻当机,但总是“卡顿”。

很多年轻人觉得这些问题离自己还远,但其实不然。长期素食、肠胃疾病、压力过大导致胃酸不足,这些在年轻人群体中也并不少见。

只不过老年人是更明显的受害者罢了。了解B12,不光是为了现在,也是给未来提前铺路。

有些人看到这儿可能还是会觉得不以为意,认为吃点肉就好了,或者干脆觉得老了多病正常。但真不是所有“正常”都该忍着过。身体出了问题,不要一味归咎于“老”,很多问题,是可以早发现早处理的。维生素B12,不是仙丹,但它在该发力的地方发点力,说不定就让人的晚年少一份折腾,多一份清醒。

参考文献:
[1]朱春林.维生素B12缺乏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4):321-325.
[2]马颖,李慧.维生素B12缺乏对神经系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2):2981-2985.
[3]王磊,陈立.维生素B12与高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1):66-70.
[4]郑芳,林晓燕.维生素B12水平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进展[J].骨质疏松杂志,2023,29(3):229-234.
[5]刘静.老年人维生素B12营养状况与膳食摄入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10):1341-134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养生   维生素   慢性病   老人   老年人   半胱氨酸   心血管   症状   老年   水平   红细胞   胃酸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