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在晚宴上突然发飙,对着特朗普的亲信,就是一顿“国骂”

国际权力核心的震荡,往往是一瞬间点燃。8月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69%的美国民众认为联邦高层“内斗加剧”,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6个百分点。晚宴中的怒火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政坛口水战,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现象级事件。

美国财长

一场晚宴改变了什么

华盛顿秋夜,白宫西翼附近,一处气氛庄重的私人会所。特朗普亲信、亿万富豪马利克组织的高层晚宴,原本是为了缓解当前美国经济高层的紧张氛围。受邀者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普尔特、农业部长罗林斯、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多位金融界重量级人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虽未到场,但其政策影响成为桌上绕不开的话题。

晚宴初始,气氛尚属友好。普尔特在与贝森特交谈中提及抵押贷款政策,暗示财政部在部分监管领域“独断专行”。贝森特表情骤变,随后语气激烈反击。现场多名目击者向《纽约时报》和路透社记者确认,贝森特在言语上对普尔特进行了极具侮辱性的攻击,甚至一度威胁“动手”。餐厅服务人员和安保人员在走廊外都能听到里面的高声争吵。

普尔特

农业部长罗林斯事后私下透露,现场气氛极度紧张,连身经百战的政坛老手都觉得“难以收场”。晚宴主办人马利克见状,主动上前调解,试图让双方冷静。但贝森特拒绝妥协,坚持“要么我走,要么他走”,最后建议两人一起到外面“说清楚”。普尔特尝试缓和气氛,提出“我们谈一谈”,却被贝森特直接打断,“不是谈,就是揍你一顿”。最终,马利克安排两人分开坐,整个晚宴剩余时间两人未再交谈。

晚宴结束后,贝森特和普尔特均保持沉默,白宫方面也拒绝发表任何评论。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此事时,多次引用“疯了”“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一度冲上推特热搜前五,引发全球媒体关注。

贝森特

政策、利益与部门博弈

贝森特与普尔特的公开冲突,背后是美国高层对经济政策主导权的深度争夺。今年8月,美国房贷违约率已升至3.1%,达到五年来新高。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发监管分歧,财政部与住房金融局在纾困方案设计、监管权归属等方面反复交锋。

贝森特自2024年底主导金融危机应对方案后,逐步强化财政部在金融监管中的主导地位。多项新规要求住房金融局、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部门向财政部报备重要政策变动。普尔特则代表住房金融局坚持监管独立,警告财政部“越权干预”可能引发市场信心动摇。

路透社8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约62%的美国金融业高管认为,当前华盛顿监管体系“权力过于集中”,担忧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制衡。布鲁金斯学会8月报告警告,高层跨部门博弈已经让部分重大政策“难产”,例如房贷纾困计划、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等,迟迟无法达成一致。

在抵押贷款危机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财政部与住房金融局围绕政策发布权、审批流程和数据公开透明度多次争执。普尔特多次在内部文件中批评财政部“未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而贝森特则通过高级幕僚向白宫“反诉”住房金融局“效率低下”,妨碍经济复苏进程。

这一系列分歧,使得晚宴上的冲突成为必然爆发点。晚宴现场的“国骂”,其实只是部门利益博弈的冰山一角。

贝森特威胁要打住房官员的脸

结盟、竞争与个人恩怨

贝森特与普尔特的矛盾,并非孤立事件。美国高层权力结构日益复杂,个人恩怨、部门利益与政策理念交织,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派系格局。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与普尔特关系密切。两人曾在特朗普团队内部合作推动房地产业政策。卢特尼克此前曾是财长热门人选,最终败给贝森特,此后与贝森特关系持续紧张。晚宴事件发生后,卢特尼克并未公开表态,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他在内部会议上“力挺”普尔特,强调“住房金融局应有更大话语权”。

卢特尼克

贝森特与卢特尼克、普尔特的三角关系,使得财政部与住房金融局、商务部的合作空间大幅收窄。8月以来,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政策文件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自为政、甚至公开“拆台”。

派系分化还表现在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态度上。特朗普多次公开表达对鲍威尔的不满,指责其货币政策“拖累经济复苏”。普尔特与卢特尼克积极支持更换美联储主席,甚至起草了解雇信函。贝森特则坚持认为,鲍威尔的稳定对金融市场至关重要,反对“轻易换帅”。8月下旬,多家媒体披露,白宫内部关于鲍威尔去留的讨论已经白热化。

据知情人士透露,参议员格雷厄姆近期将普尔特“打小报告”一事告知贝森特,使后者情绪愈发激烈。晚宴上的爆发,正是多重矛盾交织下的集中体现。派系斗争令本已复杂的政策协调机制更加脆弱。

鲍威尔

外部信心与政策连贯性受考验

晚宴风波引发外界广泛关注。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在8月例行记者会上被多次追问此事,仅以“健康分歧”回应,强调“特朗普总统才是最终决策者”。分析人士认为,白宫试图通过淡化冲突,维持政策稳定形象。

但金融市场反映出明显担忧。纳斯达克指数8月中旬一度下跌1.7%,多只银行、房产类股票波动剧烈。穆迪分析师警告称,决策高层的不和可能影响资本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判断。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白宫高层决策缺乏连贯性”表示担忧的比例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近年新高。

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公开讲话中表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更多一致性”,被外界解读为对高层分裂的间接批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8月发布的报告认为,管理团队的分裂已导致部分财政刺激政策“推迟或缩水”,对经济复苏节奏产生实际影响。

多家国际评级机构也在8月发出警告,认为高层分歧将成为美债市场新的不确定性来源。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在媒体专访中指出,美国必须尽快修复决策团队的协调机制,避免政策“朝令夕改”伤及全球市场信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高层人事变动与制度隐忧

晚宴冲突之后,白宫内部已悄然酝酿新一轮人事调整。多名消息人士证实,特朗普已要求幕僚“重点评估”财政部、住房金融局及相关部门高官的表现。8月底,外界关注的焦点已转向高层“洗牌”是否迫在眉睫。

马斯克自5月淡出政府效率部门以来,华盛顿内部“派系化”趋势愈发明显。贝森特、卢特尼克、普尔特各自构建“圈子”,联合部分中层官员形成利益共同体。美国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部分政策文件甚至因“部门内耗”而被搁置,相关项目预算审批进度大幅放缓。

近期曝出的国税局局长人事风波,再次加剧了高层紧张。4月时,马斯克曾力荐沙普利担任国税局代理局长,贝森特则坚持由副手福肯德接任。两方在白宫会议上爆发激烈争吵,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外宾都听到了“场面壮观”的冲突。最终,特朗普在争吵72小时后采纳贝森特意见,任命福肯德为代理局长。此事被外界视为贝森特派系的“阶段性胜利”,但也埋下更多隐患。

一位接近白宫的政策顾问表示,当前团队“信任基础正在动摇”,高层官员“各自为政”的局面愈演愈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部报告建议,尽快重建跨部门沟通机制,避免“关键决策因个人恩怨而搁浅”。

媒体聚焦、舆论波动与公众焦虑

晚宴事件曝出后,美国主流媒体持续追踪。CNN、《华盛顿邮报》、NBC等均以大篇幅报道高层官员失控场面。社交平台上,“贝森特国骂”“白宫晚宴冲突”等词条讨论量激增,单日阅读量突破2亿。

民众对高层内斗的担忧持续升温。皮尤研究中心8月公布的舆情数据显示,71%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内斗”正在影响普通家庭的生活。房地产行业协会警告,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购房信心下滑,8月新房销售环比下降4.2%。

金融市场同样反应敏感。8月下旬,美债收益率一度波动加剧,部分投资机构提高了对美国信用风险的警惕级别。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季度报告显示,企业家对未来六个月政策前景评价转为“谨慎悲观”。

在国际层面,欧盟、亚洲多国媒体也高度关注美国高层分裂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外溢效应。路透社援引匿名欧洲外交官观点称,美国高层“内斗升级”已成为全球市场波动的新风险因子。

马斯克的影子与高层裂痕的扩展

晚宴风波表面看是贝森特与普尔特的个人冲突,实际上是特朗普团队高层内部多年权力斗争的最新爆发点。马斯克2024-2025年间多次与政府高官发生言语冲突,先是与国务卿鲁比奥“为裁员吵翻天”,又在贸易政策上与纳瓦罗隔空互怼,社交媒体上频频“开炮”。其后,马斯克推荐人选被否决,渐渐淡出核心权力圈。

马斯克离开后,贝森特等人取而代之,权力结构更加分散。过去由马斯克牵头的“政府效率部”项目逐步被边缘化。相关项目预算被大幅削减,团队成员流动频繁。分析人士认为,马斯克的离开不仅改变了权力格局,也带走了部分跨部门协调能力,导致新一轮的部门纷争。

白宫内部多位政策顾问指出,当前“缺乏统一协调人”的局面让部门间的小矛盾快速升级为公开冲突。贝森特、普尔特、卢特尼克等人虽各有所长,但缺乏“压舱石”角色。晚宴风波成为高层裂痕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当前美国决策核心的复杂局面。

参考资料:美媒爆:美财长私人晚宴上与美高官爆发激烈冲突,爆粗威胁称“我要揍烂你的脸”

2025-09-09 10:30·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国骂   财长   亲信   美国   晚宴   普尔   尼克   鲍威尔   高层   政策   财政部   白宫   住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