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买水时,你有没有过这种困惑:同样是550毫升的瓶装水,冰露1块钱,农夫山泉2块钱,百岁山直接卖到3块多。
难道贵的水真就“更高贵”?1元的纯净水、2元的天然水、3元的矿泉水,这条默认的定价法则背后,藏着瓶装水行业的“小心机”——我们买的从来不是水本身。
很多人觉得“纯净水低一等,矿泉水高一档”,其实核心差距在于产业模式,跟水的“品质”没多大关系。
1元档的纯净水,比如冰露、康师傅、娃哈哈,本质是“制造业产物”。它们的水源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是咱们平时用的自来水。厂家把自来水通过蒸馏、电渗析等工艺净化处理,装瓶就能卖,流程简单得像“加工流水线”。
而2元的天然水(比如农夫山泉、怡宝)和3元以上的矿泉水,走的是“采矿业路子”。想做这门生意,第一步就得花钱竞拍取水地的探矿权、申请开采资格,每年还要把4%的营收上交国家,算是用公共资源的“租金”。
具体到水源,天然水是从符合国标的湖泊、水库里直接取水,简单杀菌消毒就行;矿泉水要求更严,必须是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水,还得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才算“够格”。
瓶装水的价格差,很大程度上是“营销话术”堆出来的。而把这招玩到极致的,当属农夫山泉。
当年农夫山泉喊出“大自然的搬运工”口号,直接把矛头对准纯净水:“长期喝纯净水对健康无益,为了不贻误一代人,我们停产纯净水!”为了让这话有说服力,他们还做了两组实验:喂不同水的大白鼠里,喝天然水的存活率更高;用不同水浇花,天然水养的花长得最精神。
这套“拉踩纯净水、标榜天然健康”的组合拳,让农夫山泉一战成名,还硬生生把瓶装水价格从1元档拉到了2元档。
至于3元以上的矿泉水,玩的是“出身梗”——“名山出好水”,靠着绑定黄山、长白山这些知名水源地,标榜“比天然水更养人”,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可实际上,只要水干净卫生,喝1元的还是5元的,对健康的影响没本质区别。
要是看过头部品牌的招股书,你会发现一个扎心真相:瓶装水里的“水”,几乎不值钱。
农夫山泉550毫升装的平均出厂价是5毛4,成本2毛1。
在其成本构成中,“水”仅占出厂价的0.6%。这意味着,即便将3瓶农夫山泉的水成本相加,竟还不足1分钱,可见水在其产品成本里占比之微。怡宝的情况更为惊人。
其小规模包装水的水成本占比仅0.4%,单瓶水成本不过0.00275元,这般低廉的成本,几乎等同于免费馈赠,令人咋舌。
那我们花的钱到底去哪了?看成本构成就懂了:“水+瓶子”占了总成本的70%以上,说白了,瓶装水卖的其实是“瓶子”。1元档的冰露为啥便宜?
它将行业惯用的18克瓶体减至13克,瓶身软质,稍一拧便似麻花般弯折。这般“轻薄款”,连收废品的老者都青睐有加。
售价两元的农夫山泉与怡宝,在包装方面颇具优势。其瓶体质地坚韧,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拥有更强的抗变形能力,即便受到一定外力挤压,也能较好地保持原有形状。
行业里有条没说破的铁律:瓶子越硬,价格越硬。
说到底,瓶装水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水”,而是瓶子带来的“随时随地能喝”的便利性。
下次再买水,不用被“天然”“矿泉”的标签忽悠——想省钱,1元的纯净水足够;想喝着顺手,2元的天然水性价比最高;至于几十元的高端水,买的不过是一份“面子”罢了。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