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首位成为少将的女星,41岁丧子58岁丧夫,曾救活八一制片厂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1934年,河南开封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新生命。

父母为这个女婴取名王晓棠。

彼时,中国大地正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

谁也未曾料到,这个柔弱的小生命,将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了历史。

王晓棠的童年,注定是漂泊无依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为躲避战火,年幼的她跟随父母踏上了漫长的逃难之路。

一家人从河南出发,一路南下,辗转来到重庆。

在重庆,虽然相对其他地方安全一些。

但日军的轰炸仍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她曾亲眼目睹一位老妇人因跑得稍慢一步,便被炮弹无情地夺去了生命。

这一幕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里,成为她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恐怖记忆。

除了战争的威胁,生活的艰辛也如影随形。

物资匮乏,物价飞涨。

一家人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然而,即便生活如此艰难,她的父母仍想尽办法为她创造学习的机会。

他们深知,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京剧成为了她心灵的慰藉。

每当她听到那激昂的唱腔、优美的旋律,心中的恐惧和不安便会渐渐消散。

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她就自己在家对着镜子,一招一式地模仿练习。

她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的韵味,每一句唱腔的情感。

沉浸在京剧的世界里,忘却了外界的纷扰与困苦。

她的努力和天赋被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1948年,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王晓棠一家终于在杭州安定下来。

此时的她,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不仅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拥有出众的外貌。

还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后来,她有幸拜名家朗定一先生为师,开始京剧学习。​

朗定一是京剧界的泰斗,对弟子要求极为严格。

然而,王晓棠的勤奋和天赋让他眼前一亮。

在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她的京剧技艺突飞猛进。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

无论是寒冷的冬日,还是炎热的酷暑,她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疼痛布满了她的身体。

但她始终咬牙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

1952年,年仅18岁的她毅然考入军政京剧团。

在京剧团里,王晓棠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她的表演细腻入微,一招一式都韵味十足,一颦一笑都饱含深情。

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成为了团里的顶梁柱。​

然而,命运无常。

02

一年半后,她被调入总政话剧团。

对于这个新领域,她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她深知,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成长的机遇。

于是,她从零开始。

在团里,她总是最虚心的那个,也是最勤奋的那个。

1955年,命运再次眷顾了她。

《神秘的旅伴》剧组在全国范围内海选演员。

当时,所有的角色都几乎确定了人选。

唯独女主角小黎英的扮演者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导演接连试镜了几十位女星,却始终差一点感觉。

就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李壬林团长向他们推荐了王晓棠。​

当她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既充满了兴奋和期待,又有些紧张和不安。

她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一旦抓住,就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她精心准备,从北京赶到了长春参加试镜。

当她出现在导演面前时,她的美丽、灵动和独特的气质,立刻吸引了两位导演的目光。

他们相视一笑,当场拍板,就她了!

在拍摄时,她一边学习一边改进表演。

她的认真和执着,让整个剧组的人都为之感动。​

1956年春节,电影在全国公映。

影片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观众们被她的演技所折服,深深地记住了这个美丽的彝族姑娘。

电影的主题曲《缅桂花开十里香》也随之传唱开来,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旋律。​

她一夜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她的名字和照片,出现在各大报纸和杂志上。

她的影迷遍布全国各地。

突来的爆红并没有影响她丝毫。

她深知,这只是她演艺生涯的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然而,一切都在上坡路时,命运突然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1966年,特殊时期来临。

整个社会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

文艺界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她和丈夫言小朋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

一夜之间,他们从备受瞩目的明星沦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他们被下放到怀柔林场,开始了艰苦的劳动改造生活。​

在林场,二人挑水、砍柴、种地,样样都得干。

曾经细腻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痕,娇嫩的肌肤也变得粗糙黝黑。

然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最痛苦的,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精神折磨。

他们被剥夺了演出的权利,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更让人心痛的是,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成长。

他们不得不将年 9岁的儿子言群寄养在亲戚家中。​

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她和丈夫相互扶持,彼此安慰。

他们坚信,光明总会到来。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03

1974年深秋,他们年仅17岁的儿子,在河北农村的土炕上突发高烧,抽搐不止。

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等赤脚医生赶到时,孩子的指甲已经泛出青紫。

生命迹象逐渐消失,最终无力回天。​

这个消息让他们二人悲痛欲绝,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中年丧子,这是常人难以接受的打击!

王晓棠哭的眼睛红肿,精神几近崩溃。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儿子的音容笑貌。

那些曾经的欢乐时光,如今都变成了一把把锋利的刀,刺痛着她的心。​

言小朋看着妻子如此痛苦,他的心中也在滴血。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他要坚强起来,安慰妻子,陪伴她度过这个难关。

在丈夫的鼓励和陪伴下,她渐渐地从绝望的深渊中走了出来。

她明白,生活还要继续,她不能就这样被命运打倒。​

1975年,阴霾终于渐渐散去。

他们结束了在林场的艰苦生活,重返八一电影制片厂。

然而,此时的王晓棠已经41岁。

对于一名女演员来说,这个年龄早已过了演艺事业的黄金期。

曾经的辉煌已经远去。

面对陌生又熟悉的电影制片厂,她的心中五味杂陈。​

但她并没有被现实打倒。

她深知,作为一名演员,年龄虽然是限制,但艺术的路是宽广的。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转型做幕后。

这个决定意味着她一切都要从零学起。

但这又何妨?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学习,她终于掌握了导演的技能,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导演。

1982年,她自导自演的《翔》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制作,赢得了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1988年,她担任了八一制片厂副厂长。

她积极参与制片厂的管理工作,为制片厂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打算放过王晓棠。

她刚刚从丧子的悲痛中逐渐走出来,命运再次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1992年,她的丈夫言小朋因病离世。

这一年,她58岁。​

再次失去至亲的痛苦,如汹涌的潮水般将王晓棠彻底淹没。

她常常一个人坐在丈夫的遗物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回忆着他们曾经的点点滴滴,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

然而,王晓棠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被悲痛击垮。

她还有未完成的事业,还有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

此时,制片厂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亏损高达800多万。

组织上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任命她为厂长,希望她能够带领制片厂走出困境。​

面对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她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副重担。

上任后,她深入了解制片厂的现状。

分析亏损的原因,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她加强了对影片制作的管理,严格把控影片的质量。

力求每一部作品都能成为精品。

她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与其他电影公司的合作,提高制片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她还注重人才培养,鼓励年轻导演和演员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制片厂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确保影片的质量,她常常熬夜审片。

对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精益求精。​

在王晓棠的努力下,制片厂逐渐走出了困境,实现了扭亏为盈。

1993年,因在电影事业中的杰出贡献,她被晋升为少将。

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位从女明星到将军的传奇人物!

看完记得关注(@2号探秘人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参考资料:

王晓棠:一生都在追求“真”. 人民网.

王晓棠:从演员到女将军. 新浪新闻.

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曾任八一厂厂长. 北京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制片厂   团里   少将   京剧   首位   女星   导演   丈夫   演员   父母   命运   心中   历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