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国家重蹈乌克兰的覆辙?俄罗斯的小弟未参加6月30日的集安组织会议,转头加入北约,普京未能处理好乌克兰的问题,盟友关系也受到了挑战,内心极为不满!
俄罗斯最近在乌克兰打得非常凶,上百架无人机,上百颗导弹,在乌克兰的军工厂上方下起了“导弹雨”,乌克兰人被迫承认,家都被炸没了,本来紧张的弹药还没有供给,与此同时,超十万俄军在顿涅茨克集结,一场俄军对乌军的洗礼即将到来。
俄罗斯意图很明显,就是用硬实力打服你,打到你能和谈为止。
然而就在俄军看到希望的时候,却传来自家盟友背叛的消息。他主导的集安会议已经开会,自己的小弟都到场听从安排,另一位小弟——亚美尼亚的外长却没有到来。
这已经不是亚美尼亚第一次这么做了,从刚开始以“有事”为理由,到后来装作没收到邀请,一次不来可以理解,次次不来,已经说明出现大问题了。亚美尼亚的心彻底凉了。
这个曾经视为俄罗斯为唯一依靠的小国家,现在以决绝的姿态,走向老大哥的敌人——北约的怀抱,一切的转折点要归结于五年前亚美尼亚的惨败,他为了“纳卡”这块土地和阿塞拜疆打了几十年。
面对阿塞拜疆的猛攻,亚美尼亚第一时间苦苦哀求自己的大哥俄罗斯,以及背后的集安组织,按规矩,盟友被欺负,当大哥的说啥也都出头为小弟撑腰。
可当时的俄罗斯却犹豫不决,阿塞拜疆的背后并不是一般国家,而是当时和他关系正好的土耳其,自己的精力又被乌克兰和西方牵制,面对小弟的请求,实在是有心无力。
最后俄罗斯也没有出面帮忙,而是派出国际维和部队,出面调停这场战争,名义上替亚美尼亚保住了国土,但要让亚美尼亚人来说,这算哪门子保护?
对于亚美尼亚,不仅丢了几十年的土地,更丢失了对大哥的信任。
最要命的是,俄乌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阿塞拜疆选择趁火打劫,直接拿下“纳卡”地区,而俄罗斯的维和部队像木头人似的,只是看着亚美尼亚的土地被夺走,集安组织的共同安全条例仿佛成为了笑柄。
这种袖手旁观比最直接的背叛更加伤人,普京让亚美尼亚明白,所谓的一纸盟约在俄罗斯的战略上已经没有了分量。俄军在乌克兰的表现也让自己受了伤,俄罗斯防长虽然高喊“全力支持盟友”,但亚美尼亚人听见的,只有画不完的“大饼”。
普京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前线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后院会起那么大的火,这种无力感,恐怕比战场上的挫败更令人心寒。
俄罗斯的信任丢了,让北约对亚美尼亚伸出橄榄枝,立刻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招募,美国前总统拜登不断访问这个小国家,没想到让亚美尼亚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错觉。
这边对莫斯科冷脸,那边对西方热情似火,亚美尼亚总理帕西尼扬出现在北约峰会上,接着宣布跟美国搞军事演习,给拜登的祝贺信上又称赞“美亚战略关系长存”,向欧盟递交入盟申请,一系列的动作像极了当年的乌克兰。
为什么亚美尼亚着急向北约示好?
北约条例上写着:打任何一个国家就等于打了全部,这种仗义的承诺,比集安组织画出的“大饼”,要显得更加诱人,动心也是在所难免。但是亚美尼亚比乌克兰聪明,虽然和西方走得很近,可谈的最多的就是经济上的来往,亚美尼亚总理直到现在也和普京通话,面子上并不会撕破脸。
这就是小国家的生存之道:刺激老大哥,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也要找好后路,避免自己真的被抛弃。
亚美尼亚的表态,让普京的焦虑写在了脸上,俄罗斯外交部接连表态“极度遗憾”,又警告这种做法会破坏地区稳定,无不在暗示他:离开我们,对你没有什么好处。
俄罗斯真正担心的是失去亚美尼亚引起的“蝴蝶效应”,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早已和俄罗斯若即若离,也曾暗示和联合国搞维和部队,言外之意就是不想和俄罗斯就安全方面进行合作。
再看亚美尼亚的位置,身处高加索地区,南边的阿塞拜疆和土耳其融为一体,把俄罗斯的势力全赶了出去,西边的格鲁吉亚因为2008年俄罗斯从自己身上分割地盘而结下梁子,至今还未解开,现在就连最铁杆的亚美尼亚也要离开。
如果后院一个个都起了火,那俄罗斯大国的地位只会剩下空壳。
亚美尼亚渐行渐远,俄罗斯频繁喊话“不要成为第二个乌克兰”也显得苍白无力,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外交失败,而是深层次问题的缩影:俄罗斯的力量,似乎越来越难覆盖它周边的战略领土,曾经能在多个战场上行动的老大哥,如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亚美尼亚的离开,对俄罗斯产生了警示,如果乌克兰继续不停歇地消耗俄罗斯,那么今天亚美尼亚的故事,明天就可能在中亚,其他独联体上演。毕竟,大国维系联盟靠的不是自身实力有多强,而是说到做到的行为。
参考信源: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