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9月,美联储直接官宣降息25个基点,这事其实早不算“惊喜”了,真正让人关心的是背后那堆扯不清的角力,还有这波操作对咱们中国资产的影响。
现在市场早不纠结“降不降”,满脑子都是“接下来还能降几次、每次降多少”,毕竟这直接关系到钱往哪儿流。
鲍威尔这次选25个基点,说穿了就是“两边不得罪”的理性选择。
作为美联储的“技术派代表”,他得保美联储的独立性,又不能完全不给总统面子,这平衡木走得够稳。
但你细品他的讲话就知道,里面藏着不少话,他反复提通胀“很顽固”,还说关税成本现在没反映到物价上,未来一年可能就冒头了。
这话其实是在委婉批评当前的“类滞胀”,潜台词就是“特朗普的关税战得担点责任”。
老实讲,技术官僚的厉害就在这儿,“骂人不吐脏字”,可特朗普能不能听出来就不好说了。
更有意思的是,鲍威尔还特意提了欢迎米兰加入美联储理事,这明显是“政治对冲”,毕竟真把总统得罪死了,后续工作也难开展。
特朗普这边可没心思琢磨这些“弦外之音”,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中期选举。
之前总吐槽去年9月鲍威尔降息是帮拜登,今年轮到自己当总统,就盼着美联储多降点刺激经济。
结果投票时出了个小插曲,特朗普钦点的理事米兰,偏偏呼吁降50个基点,成了唯一投反对票的人。
这一下就给市场添了不确定性,大家也开始猜“接下来政策会不会变”。
美联储这次也算延续了老传统,提前用点阵图放消息,让市场慢慢消化。
毕竟对投资者来说,市场里的风险已经够多了,总不能让政策再添乱。
但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美联储就没怎么应对过这种“类滞胀”,没经验可借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讲完美国那边的“宫斗戏”,咱们得说说家门口的事,美元这波降息,对中国资产来说,简直是送了阵“东风”。
还记得去年9月吗?就是美元开始降息后,中国股市直接从熊市爬了起来,开启了“熊转牛”的行情。
今年这波降息,相当于把这股“东风”续上了。
但中国央行也没打算“猛踩油门”,很显然,现在通缩压力还在,要是人民币升得太猛,简直是“火上浇油”。
观察下来,央行更倾向用MLF、逆回购这类数量工具,不太会轻易动利率,就是怕把市场火点太旺。
不光是货币政策,国家队现在还在搞“斜率管理”,啥意思?就是股市可以涨,但不能涨太急;汇率可以升,但不能升太快。
唯独房地产是另一套思路,现在重点是“稳房价”,三季度房价跌得有点快,得想法子让它慢慢回暖,不能再往下掉了。
最后聊聊黄金,这东西简直是“消息通”,降息前半个月,金价就一路飙到历史新高,把25个基点的预期吃了个干干净净。
本来想觉得接下来金价能接着涨,后来发现不对,该消化的预期都消化了,短期大概率会震荡横盘,但长期看,只要美元还在宽松,黄金的避险价值就还在,配置点肯定没错。
全球市场这边就有点分化了,美元降息后,欧元、日元这些非美货币短期会涨,但能不能稳住,还得看美联储接下来的节奏。
大宗商品比如原油、铜,本来该跟着美元走弱涨一波,可中国这边有通缩压力,需求没那么强,所以涨得也没那么顺。
还有两个风险得留意,一是通胀要是反弹超预期,美联储可能会放缓降息,甚至重启加息,这对市场来说可是“黑天鹅”;二是关税战这些地缘问题要是再升级,降息的利好可能就被抵消了。
现在投资就像走钢丝,得盯着政策,还得看着全球局势,一点不敢马虎。
总的来说,这次美元降息25个基点,就是各方博弈后的“暂时平衡”,对中国来说,既是资产重估的机会,也是政策调控的考验。
对普通人来说,股市可以多留意但别追高,黄金可以少量配但别贪心。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看清机会的耐心。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