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60岁的张阿姨已经起床,熟练地拧开床头的保温杯,喝下一口温热的白开水。这是她坚持了十几年的习惯。
“以前一早醒来就觉得头昏眼花,后来听朋友说起床先喝水能缓解,试了一段时间,竟然真的有改善。”她笑着说。
原本偏高的血压,也逐渐趋于稳定,最近一次体检医生都惊讶了她的数值变化。
听起来好像很神奇,但“晨起喝水”这个看似平常的小动作,真的能影响血压吗?
有研究表明,清晨是人体交感神经最活跃、血压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在起床后及时补水,有可能对稳定血压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那具体是怎样的机制?长期坚持晨起喝水,真的能让血压发生积极变化吗?特别是第3点,很多人容易忽略,却对心脑血管意义重大。
如果你也有晨起喝水的习惯,或者正在犹豫要不要开始,不妨接着往下看。
晨起时段,是血压波动的“危险窗口”。尤其是中老年人,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容易突然升高。如果水分补充不足,还可能加重血液粘稠度,提高中风风险。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经过一整晚睡眠,人体平均会失去约450ml水分,体液略呈缺水状态。晨起及时补充一杯温水,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促进胃肠蠕动,为新一天的新陈代谢提供良好开端。
一项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发现,晨起喝水的人群,血压早高峰的波动值比未饮水人群低17.8%,表明其在稳定早间血压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心脏病学专家Dr. Suzanne Steinbaum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喝水是最自然、无副作用的调压方式之一,尤其适合清晨这个特殊时段。
但这不是“喝水越多越好”。关键在于适量、正确时间、合适温度,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血压早高峰幅度降低
坚持晨起喝水,可帮助快速稀释血液、减缓血管压力。尤其对于原本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有助于减少清晨中风、心梗等风险。
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统计,每天起床后30分钟内喝水的人群,清晨高血压发作风险下降约21.3%。
2.改善血管弹性
长时间脱水状态会让血液更浓稠,增加血管负担。补水能提高血管壁的柔韧性,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率。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补水良好的中老年人,血管顺应性提升16%。
3.增强肾脏代谢效率
晨起喝水可以刺激肾脏排毒,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间接减轻血压调节器官的负担。特别是清晨的第一泡尿,可将夜间积累的代谢物高效排出,有助于稳定内环境。
4.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压力型高血压
晨起喝温水有助于调节植物神经平衡,对由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引起的血压波动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部分心理压力型高血压患者报告,坚持此习惯后,舒张压下降幅度约7-10mmHg。
1.起床5分钟内,喝150-200ml温水
不要等到刷牙洗脸之后才喝水。建议在醒来后、起身前坐起饮水。水温以35℃-40℃为宜,不烫嘴即可。太凉或太烫都可能刺激肠胃,引起血压波动。
2.空腹喝,不加糖不加盐,避免饮料代替
早晨第一口水应为白开水或矿泉水,避免用牛奶、果汁、功能饮料等替代,也不要加糖或盐。“淡盐水调血压”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额外钠摄入。
3.搭配轻运动或深呼吸,辅助稳定血压
饮水后可配合5分钟拉伸、慢步走或腹式呼吸,有助于平稳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晨间血压峰值。研究表明,轻运动配合饮水可使早间收缩压平均下降8.5mmHg。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
一杯水,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却可能成为守护血管健康的“隐形力量”。
如果你已经养成了晨起喝水的习惯,不妨继续坚持;而如果还没开始,今天就是最好的时机。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果有肾功能异常、心衰等问题,饮水方式应个性化调整。具体健康情况,仍建议前往正规医院面诊,在专业指导下调整生活习惯。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10期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0
Waseda University, Human Performance Lab, 2021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10-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