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人类在历史生活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让后人能够借助它们探索先人不同时期的生活场景,研究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化。
让我们一起走进来自吉林省博物院的10件国宝,聆听那份文化传承的历史回音,珍视这些凝聚无数先人智慧与心血的国之至宝。
吉林省博物院 院藏
国家一级文物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行书卷为《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合卷,均为苏轼所作。两篇文章前者作于公元1091年冬,后者作于公元1093年。
吉林省博物院 院藏
国家一级文物
此卷经郭沫若先生考证为金代画家张瑀所作。金代绘画作品传世甚少,此图深受历代鉴赏家珍视,其描绘的是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
吉林省博物院 院藏
国家一级文物
此卷是董其昌青绿山水的代表作,描绘了宋代大臣韩琦的居读处所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画后有他亲笔书写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韩琦撰写的《昼锦堂记》。
吉林省博物院 院藏
国家一级文物
此长卷是清代画家丁观鹏奉乾隆之命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所画。图中主要描绘的是诸佛菩萨、天龙八部、法会、禅宗六祖和十八罗汉等形象,作者巧妙运用放射性波纹线条来表现背景,正好与佛光的发射性结合起来,暗示佛法无边。
国家三级文物
此盒造型浑厚大方,漆色沉稳,漆质细腻,雕刻圆润,运刀娴熟,纹饰繁缛精细紧凑,华美富丽,是清乾隆时期剔漆中的精品。
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腰带中间佩挂一个海螺和两枚金环,上饰忍冬纹和卷云纹,并以珍珠纹为地,具有明显的金代女真族风格。为研究金代官制、服饰以及金代金、玉器制造工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国家一级文物
此耳杯于1958年在吉林省集安市出土,为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质莹润,工艺精巧,端庄优雅,美白如初,称得上是汉魏玉器中的精品。
国家一级文物
此件带钩是汉中央王朝赐予夫余国贵族的礼物,得名于“丙午神钩,君必高迁”八字错金铭文。钩首为一鸟喙神人,双手抱鱼于怀中,眼为蓝宝石,额镶绿松石。
国家一级文物
国家一级文物
这面铜镜珍贵之处在于镜背的契丹铭文。铭文从右至左竖读,释读为“时不再来,命数由天;逝矣年华,红颜白发;脱超网尘,天相吉人”。它是有契丹文的铜镜中镜面最大、文字最多的,对研究辽代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END
来源:吉林文脉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