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在安徽省无为市严桥镇北长岗小鸡山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座历经一百年的历史名人古墓,这座墓地依山而建,庄严肃穆,墓碑上的10个大字依旧清晰可见,现如今,这座名人古墓虽鲜为人知,但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祭拜,那么在这座历史名人古墓的主人到底是何人呢?
丁汝昌墓地
我们仔细读览这墓碑上“清海军提督丁公汝之墓”10个大字,便会发现这座历史名人古墓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晚清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丁汝昌。
丁汝昌是晚清北洋海军提督,近代中国首位海军司令,他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坚持抵抗日军,宁死不降,捐躯为国。
丁汝昌
丁汝昌出生在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祖上几代都以务农为生,其父丁灿勋是当地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在丁汝昌不满周岁时,其母向氏英年早逝,祖母便承担起了作为母亲的责任,将丁汝昌养育在身边。
孩童时代的丁汝昌聪颖,活泼,喜欢读书,作为父亲的丁灿勋便省吃俭用,想尽办法将丁汝昌送到了私塾读书和学习,
进入到私塾读书和学习的丁汝昌则没有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上进,不断精进自己的学识,然而好景不长,丁汝昌10岁那年,老家一带遭了灾,丁汝昌被迫辍学,开始外出务工为生。
他先是帮当地的富户放牛、放鸭,后续又干起了摆渡子的营生,1851年,丁汝昌15岁那年,他至爱的父亲丁灿勋突患疾病离世,丁汝昌至此失去了至亲,也失去了依靠,开始一个人艰难的面对着生活的苦楚。
父亲离世后,丁汝昌为了维持生计,来到了同族伯父的豆腐店当学徒,1854年,太平军攻占庐江,当时已经18岁的丁汝昌为了在这兵荒马乱之年生存下来,选择参加太平军,成为了太平军将领程学启的部下,跟随太平军将领程学启与清军作战。
1860年,曾国藩麾下的湘军与太平军在安庆展开激战,厮杀,结果,此战太平军处处处于下风,太平军将领程学启见兵败已成定局,便率麾下三百多人翻越城墙,向湘军投诚,而在这三百人中也包括了丁汝昌。
就这样,丁汝昌跟随程学启投入到了湘军的麾下,开始跟随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在随后与太平军的厮杀中,丁汝昌逐渐展露头角,因战功晋升为千总。
1862年,李鸿章向曾国藩索要了程学启,程学启则率部编入淮军的序列之中,就这样,丁汝昌又从湘军转为淮军。
在随后的四江口之战中,丁汝昌作战英勇,使得他得到了刘铭传和淮军主帅李鸿章的赏识,被李鸿章提拔为参将。
1864年,在湘军和淮军的联合围杀下,太平天国迅速败亡,而已成为淮军副将的丁汝昌,则奉命跟随淮军将领刘铭传北上围剿捻军。
随后,经过长达四年的围剿,捻军之乱被平定,战后,丁汝昌因战功获得提拔,被清廷提拔为总兵,并授予提督衔。
1877年,41岁的丁汝昌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在京师受到了光绪皇帝的召见和勉励,随后在老上司李鸿章的安排下,他从清廷陆军,开始转任至清廷水师。
丁汝昌转任至清廷水师,做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圆满完成了清廷布置给他的多次任务,使得他越发的得到李鸿章的器重,在李鸿章的推荐之下,丁汝昌出任清廷海军提督一职。
丁汝昌出任清廷海军提督后,开始大力发展清廷海军,为此,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之下,清政府先后在威海刘公岛设立水师学堂,在山海关设立武备学堂,开始培养各种海军专业人才。
当时的丁汝昌一心想要全面提升北洋海军的实力,但是作为上司的李鸿章却并没有支持丁汝昌的各项主张,使得北洋海军的发展停滞。
1894年,黄海海战爆发,此战中日双方各自投入海军主力进行激战,结果,被动参战的北洋舰队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虽然击退了日军舰艇,但也付出了5艘军舰被击沉的代价。
战后,丁汝昌因指挥失误被革职留任。1895年,威海卫之战爆发,日军舰队对北洋舰队发起了突袭,面对日本舰队的突袭和进攻,丁汝昌指挥北洋舰队坚决抗击日军舰艇,但无奈日军舰艇无论是数量,还是火力上都占尽优势,使得北洋军队岌岌可危,陷入绝境。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见此情形,送来劝降信,劝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则拒绝投降,在将提督大印截角损毁后,服鸦片自杀,以慷慨一死尽忠。
丁汝昌殉国后,身后之事并没有收到应有的善待,清政府曾一度将其视为叛将,不许他的遗体和灵柩下葬,好在宣统二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清廷海军将领的力争下,丁汝昌得以下葬,一代英灵始得安息。
1912年,丁汝昌的灵柩被安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的梅花地,墓地庄严肃穆,墓堂原用青黄砖砌成,外层用条石垒成圆状,石块间用糯米拌石灰砌成,坚实牢固,石碑上面刻着“清海军提督丁公汝昌之墓”十个大字。
本身这块墓地一直都是保存完整的,没有任何的损伤,但是在1960年却遭到了盗墓者的洗劫,对这里进行盗墓,好在后续,当地政府对这里进行了重修,并将这里定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得丁汝昌的墓地得到了保护。
丁汝昌的墓地
现如今,丁汝昌墓地虽杂草丛生,显得很破旧,但依旧有全国各地的到访者来到这里,悼念和缅怀这位晚清爱国将领。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