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孩吴玥去世!上过央视,长得很漂亮,死因曝光令人惋惜。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照片中这个笑起来眼睛像含着星光的姑娘,曾登上央视,一首用情至深的《爱就一个字》令不少人记忆深刻。

而几天前,年仅38岁的她,与罕见病顽强抗争了12年,最终没能敌过病魔,带着她美妙的歌声一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吴玥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处处藏着对生活的热忱和对他人的温柔,如同一束微光,照亮了无数人对生命与爱的理解。

【笑对病魔的“乐天派”】

12年前的一天,26岁的吴玥正站在自己人生最美好的起点。她工作三年有了一定的积蓄,与朋友计划合伙开一家小花店,她的目光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一场高烧,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吴玥病倒后,朋友将她送去医院,本以为只是着凉并无大碍,结果医生的诊断证明直接击碎了这个年轻姑娘对未来的所有向往:淋巴管肌瘤中晚期

这是一种发病率仅为女性人口百万分之五的罕见疾病,患病的人肺部会逐渐长满囊肿,肺功能也将不断衰竭。因为病例极少,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医生只能安排她24小时吸氧来“续命”。

确诊那天,吴玥在医院走廊崩溃大哭,身体的疼痛、对未来的恐惧,一股脑向她袭来。但仅仅一晚,她就振作起来,坚定地告诉父母:“治!砸锅卖铁也要治。”

刚开始,她靠药物维持,可病情还是不断恶化,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她没有被此打倒,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憋气,还看着镜子里憋得满脸通红的自己笑着说:“得让肺知道谁是老大。”

2013年,吴玥迎来了第一次肺移植手术。进手术室前,她故作轻松地跟护士说:“等我出来,给我带杯奶茶,少糖的。”手术持续了7个半小时,术后的疼痛和排异反应折磨着她成宿睡不着觉,高烧到39度,咳嗽声回荡在整个走廊。可只要护士跟她说话,她就扯着嘴角笑

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又吐了三次,但看见窗外的向日葵开了,突然就不想放弃。”一字一句,都是她写给生命的情书——即便伤痕累累,依然深爱不减。靠着这股对生命的热爱,吴玥的病情慢慢好转。

安稳日子没过多久,病魔再次卷土重来,2017年,吴玥不得不面临第二次肺移植

这次手术风险更大,医生都为她担忧,她却握着医生的手说:“您大胆做,我皮实。”术后康复训练,她练到汗湿衣衫,护士心疼劝她休息,她却说:“多练一秒,就能多活一天。”

吴玥被困在病床上的日子里,没只顾着喘息哀叹命运的不公,反而俯身拥抱更弱小的生命。病情稍有好转,她就投身公益。她常去彩虹中心,那里有许多患病儿童。

在那里,她把自己活成了光源。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教他们折纸,把身上的管子当成魔法项链,哄着害怕的小朋友。有个白血病小男孩问她:“玥玥姐,你身上插这么多管子,不疼吗?”她晃晃管子笑着说:“这是我战胜病魔,医生给我的奖品,戴着当然不疼啦。”

【播撒温暖的“小太阳”】

2023年,凭借着对唱歌的热爱,她戴着呼吸面罩登上央视舞台,唱起《爱就一个字》。她的声音虽有些虚弱发飘,但她的眼神明亮,充满力量。

台下观众被她的歌声和经历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唱完后却笑着鞠躬说:“谢谢大家,我唱跑调了,但这是我想对生命唱的歌。”

她的故事被改编成话剧《肺腑之言》,去年4月话剧发布会,刚化疗完的她穿着白裙子,与主创人员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乐观与坚强。

她还为“移植胡杨林”项目积极发声,呼吁大家共同守护“地球的肺”,并成功入围“百个网络正能量建设者”名单 。在领奖时,她谦虚地说:“其实我没做啥,就是不想让别人跟我一样害怕。”

在生命的最后,吴玥也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决定。她签署了器官捐献协议,7月10日她离世后,遗体捐献给南京大学医学院做研究,眼角膜捐给了无锡的医院。

她曾在日记里写:“要是我能变成别人的眼睛,替他们看看日出,也挺好。”如今,真的有两位失明患者因她的眼角膜重见光明,医生也表示她的遗体对研究淋巴管肌瘤意义重大,或许能为未来攻克这一罕见病带来希望。

这是她留给世界最温柔的礼物,她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生命的意义。就像她日记里写的那样,她真的“替别人看了世界”,也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路。这种“走出自我”的格局,恰是对抗困顿的解药。

吴玥的生命,是一首用坚韧写就的诗,也是一曲以爱谱成的歌。38年的人生里,12年与罕见病的抗争,没有消磨她的光芒,反而让她活得比谁都热烈。

身处困顿却心向光明,历经痛苦仍懂得给予。她让我明白,做人不必追求惊天动地,却要始终带着温度前行——就像她把输液管说成“魔法项链”,用乐观给他人撑伞那样,生活的刁难里,藏着选择善意的机会。

今后为人,当学她的坚韧:顺境时不骄纵,逆境时不沉沦;学她的柔软:见过风雨,仍愿为他人挡雨;学她的通透:明白生命终有尽头,却让每一刻都生长出意义。

生命的长度或许有限,但宽度与温度永远由我们自己定义。吴玥没被疾病打败,反而活成了“生命力”的代名词——这世上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完美的顺遂,而是在泥泞里依然开花的勇气,是在寒冬中依然给人温暖的善良。她走了,但那份“痛里开花”的力量,会永远留在人间,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南京人吴玥走了,捐赠给南京……

2025-07-14 02:04·南京广播电视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娱乐   死因   南京   惋惜   央视   女孩   生命   病魔   医生   罕见   淋巴管   未来   病情   眼角膜   护士   光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