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一张图片,9月份山东仅有50多万孩子入园,入园孩子锐减,尽管图片数据的真实性待究,但山东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的事实却真切的摆在我们眼前。“孔孟之乡”“多子多福”的山东终于不愿意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3年初,山东某三甲医院的产科护士王丽发现,曾经人满为患的产房如今空荡荡的。"前几年,我们医院一个月接生近300个新生儿,现在连100个都不到。"王丽的观察并非个例。作为曾经的"二胎大省",山东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出生人口一度冲至177万(2017年),但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跌至不足70万,降幅超过60%。这一剧烈变化不仅让地方政府感到压力,也引发了社会对人口结构长期影响的担忧。
山东虽是经济大省,但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约3.9万元)仍低于江浙沪等地区。育儿成本却居高不下: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释放了积压的生育需求,但此后政策效应迅速衰减。2021年三孩政策出台后,山东并未出现明显反弹,表明政策刺激作用有限。
山东正面临严重的人才外流问题:
老龄化率(2023年21.5%)进一步加重养老负担,形成"421"家庭结构(4老人+2夫妻+1孩),抑制年轻人生育意愿。
目前山东各地出台生育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压力,2024年出生人口的微弱回升也显示部分效果。然而,更大的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多子多福”观念已被理性计算取代,单纯的政策激励能否扭转趋势?如果低生育率不可逆,山东又该如何调整经济结构,适应人口收缩的新常态?
这场生育危机,或许才刚刚开始。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