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境内的清代满城:兰州满城、庄浪满城、凉州满城

满城,是清代军队驻防城的一种。相对于当时汉人生活居住的汉城而言。清军入关以后,清政府为了防止汉人造反,加强对整个国家的军事控制,即令八旗军布防于全国各处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驻扎,单独修建军事性质的镇守城,或在屯驻的城市中另建城池,专供八旗驻军及其随行眷属使用。

清代满城分布图(网图)

据统计,清代曾先后设置过20多座满城,大多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和南方的形胜之处。按照驻防地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可以将清代满城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城中满城与城外满城。

中华民国以后,八旗军队不复存在,各地的满城多被拆除。清代甘肃境内建成的三个满城均为城外满城,城墙保存完好,至今仍为驻军使用,令人称奇!

兰州满城

兰州满城,位于兰州市(华林山烈士陵园北端100米处。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钦差大臣阿桂率军镇压据守在华林寺的撒拉族苏四十三领导的反清武装后,为控制兰州城西南制高点,清廷拨银16.11万两,工部侍郎德成设计,陕甘总督李侍尧督筑,于次年八月建成,移驻督标右营参将。

兰州满城(卫星地图)

满城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约170米,面积81600平方米。城墙原为砖砌,墙内夯土,墙体下宽上窄,下厚7.50米,上厚3米,城高8米。东西北三面有门,建有木结构城楼,城门门墙厚16.60米,宽19.50米,设角台4座,呈弧形,宽于城墙,突出墙体。城内修将备衙门,千总、把总、外委住房81间,兵房1200间。守备兵丁670名。城内还建有城隍庙、关帝庙。

兰州满城(网图)

解放前,驻有国民党第八战区陆军医院、保安第八团,兰州战役时马继援八十二军囤积弹药。

兰州满城(网图)

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扎,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城内原建筑全部更新。

永登满城

永登满城,古称庄浪满城。乾隆二年(1737年),正白旗副都统色尔古楞率满蒙汉协领、佐领、防御步军尉及八旗骁骑1000人,步兵400人驻守庄浪(今永登县),在县城南5里修筑城堡,即今满城,遂迁官兵家眷长期驻守。乾隆二十七年,庄浪部分驻军移驻伊犁。次年,裁副都统。乾隆三十八年,设城守尉,下设佐领5名,防御5名,云骑校 5名,共840名。道光年间,有满族官兵835人。光绪时,庄浪满营计有前锋领催马甲680名,步甲64名,炮手10名,养育兵75名,弓箭铁匠15名,马320 匹。至民国4年(1915年),裁撤城守尉。

永登满城(卫星地图)

庄浪满城,城南北长 752米,东西宽527米,面积0.4平方公里。城东西南北有门,四角及东西墙有马面伸出。城墙底宽10米,顶宽8.5米,高11米。原为砖包城,内外8门,有门楼8座、角,楼4座。有军房50间,马步兵房2442间。城外有教场,教场有牌楼1座,演武厅1座。

永登满城(网图)

民国8年,甘肃督军张广建命令住在满城的满族全部迁到坪城开荒种地。城内满族人大部分分散谋生,少数仍留住城内西侧。民国17年(1928年),满民亦遇凉州镇守使马廷骧之西军烧杀,更使城内一片荒凉,破败不堪。民国24年(1935年),驻防武威的骑兵第五师马步青部韩起禄旅在满城内东部建营驻防。民国27年(1938年),国民党中央税务总局又利用满城营房集训缉私总队。1944年夏天,马步芳部骑兵第一师马象乾部驻防。

1946年3月16日,马步芳部骑兵第八师马步康部从抗战前线到陕西后来永登接替马象乾部驻防。

永登满城(网图)

解放后,至1954年初,人民解放军炮兵十五师红军师长吕仁礼率师部进驻满城,城内的20余户满族人迁出满城。炮兵十五师于1985年9月改编为兰州军区炮兵第一旅,于2017年5月1日改编为电子干扰旅。

永登满城一直为驻军营地,城内原建筑全拆毁,城墙保存较完整。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威满城

武威满城,古称凉州满城,在武威县(现武威市凉州区)城东北三里,又名新城。

武威满城(卫星地图)

凉州满城于乾隆二年(1737)筑成,城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60米,城墙以夯土版筑工艺建造,高10米,基宽4.6米,夯层厚度0.15-0.18米。城垣四角各设边长11.4米的正四棱台体角墩。开东、南、西、北4门,城门上有4大城楼,每个城门都有瓮城,并有小城楼,还有角楼4座,箭楼8个。内有4条街,大什字处有牌楼4个;城西北隅有教场1处,内有演武厅,有房5间。还有将军、副都统官署、印房公署各1、左右司署3、笔帖式署3、协领署6、佐领署24、防御署 24、步兵京章署4、骁骑署24,这些机构占房多则百间以上,少则数十间,还有士兵和匠工的住房,因此城内房舍栉比,甚是整齐。

武威满城(网图)

民国以后,仍为满族聚居之地(当年的旗兵家属)。民国16年(1927)武威大地震,城上城下的建筑物倒塌,武庙等高大建筑物也遭到破坏,城墙上的砖头也陆续被人拆毁,只剩一座土城。1931年中央陆军骑兵第五师来武威驻防,将满族人从城内迁出,重新修建了营房和其他建筑供驻军使用。1941年骑五军换防后,仍由国民党军队作为营房使用。

武威满城(网图)

建国后,满城仍为驻兵之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师二十三团驻扎。50年代后期为陆军步兵学校,60年代改为炮兵学校,同时,在城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维护工程,房舍一新,高楼林立。炮校于70年代搬迁后仍为兵营,驻扎军队。

参考书目:《甘肃省军事志》、《兰州市志•军事志》、《武威市志》、《七里河区志》、《永登县志》。

热爱历史,热爱家乡!

欢迎评论,欢迎交流!

2025年8月22日 兰州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历史   满城   庄浪   兰州   甘肃   清代   境内   永登   城内   城墙   乾隆   民国   驻军   满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