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儿被康复老师放弃过
我不放弃”
今年是小爱妈妈带着女儿康复的第四个年头。
刚入圈时,小爱妈妈和丈夫焦头烂额:小爱的情况很严重,没有对视,甚至不会用手指指东西。
听说某流派对社会性干预很有用,于是线下去找了该流派的五星老师试课。
玩游戏时小爱很开心,这让小爱妈妈看到了希望。
可是试课的结果是,老师因为名额有限,选择了另外一位程度轻的孩子,他告诉小爱妈妈,回家把你当小婴儿带吧。
“是,我们程度重,就因为我们程度重,就连康复的资格都没有吗?”
回去后小爱妈妈哭了一整个下午。那种无助、绝望、不知所措......那种心酸,现在想起来,依旧让小爱妈妈忍不住流泪。她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老师可以不要你,但爸爸妈妈不会放弃你。”
擦干泪,自己学,这一学,就学到了现在。厚厚的笔记本上,记的是干预知识,更是爸爸妈妈对小爱无限的爱。
2.
杀不死我们的
会让我们更强大
一路走来,真的太不容易了。
小爱3岁,刚刚开始康复,穿裤子,都需要小爱妈妈帮她把前面都穿好,让她自己穿最后一条裤腿。
稍有不顺,她经常坐在地上哭,甚至咬脚趾,撕嘴巴,打自己的头,小爱妈妈甚至想过带她去死。
不过,杀不死我们的,必将会让我们更强大。
半夜里掉眼泪,起床后继续努力干预。或许是每位ASD母亲都曾经经历过的。
每天的干预很辛苦,很多小爱做不到的,小爱妈妈就拆开教。别人学一遍就会的,小爱妈妈可以教两遍、三遍、无数遍。
小爱不会跳操,妈妈就先教手部动作,再教脚部动作,最后合并起来一起跳。
看舞台剧的时候,剧情有点难,演员在上面演,妈妈在下面拆开讲。
那些普通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爸爸妈妈用游戏的方式带着她去学习。
为了让小爱更好地接受,爸爸妈妈努力变成有趣的人。
逻辑思维不好,把它导入游戏中和小爱互动。
在生活中教学,也不容忽视。
腊八节做腊八蒜,正月十五包汤圆,一起在冬天滑雪。
春天一起去踏青采油菜花。
清明节一起制作风筝。
在旅途中小爱更放松,没有反复操练然而记忆却更加深刻。
终于,小爱从那个不会看,不会指,不会系扣子,不会穿裤子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可以帮妈妈做家务的小帮手。在引导下,能参与简单的集体活动。也逐渐对各类活动产生兴趣。
3.
过了“黄金干预期”
成长得更迅速了
圈里流行的说法是,6岁以内是黄金干预期,现在的小爱已经六岁半了,但小爱妈妈觉得女儿的成长速度更迅速了。
这一年她开始学习舞蹈,总喜欢对着镜子自我欣赏。
这一年她学会了骑自行车,每次去超市的路上,她都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很是惬意。
这一年她还学会了跳绳。在爸爸和老师的坚持付出下,可以一口气跳200个了。还有钢琴、画画......
她还开始爱做曾经厌恶的数学题;
开始能够自己独立,在房间里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
社交方面,小爱开始和陌生人打招呼,并展开三句半的对话,也能更快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回忆出一天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小爱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成长,在妈妈眼中,她是个努力奔跑,肯听从他人建议,爱笑又粘人的女孩。
这一年,小爱妈妈也收获了更多的友谊,身边有一群圈内的朋友,互相照顾,互相激励。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小爱妈妈觉得现在的自己一点也不孤单。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