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正定府赵州志卷之七

柏乡县

建置沿革

在州城南七十里,本春秋晋鄗邑地,汉为鄗县属常山郡。隋开皇中于鄗南十八里置栢郷县,属栾州,大业初攺属赵州。唐及五代因之,宋省县为镇,属髙邑,寻复为县。金攺属沃州,元复属赵州,国朝因之,编民一十二里。

明正德《赵州志》卷之七页码

分野

按《天文志》在大梁毕宿之次,赵分。

里至

东至隆平县界北滑村,一十五里。西至临城县界余社村,一十六里。南至唐山县界,二十六里。北至赵州界正元寺村,三十里。

形胜

尭山雄峙于东南,槐水环流于西北。

风俗

民风质实,不事浮华。婚姻丧葬邻里相周,有忠□风焉。

山川

尧山在县南十五里唐山县界,相传尧始封故名,又名唐山。槐水在县东北二百□,自髙邑县南流经本县境,至宁晋县入葫芦河。按《水经》其水即济水。千金渠在县西旁有万金堰,皆唐开元中,县令王佐所浚筑,以疏积潦。

土产

谷类:黍、稷、豆、麦、芝麻。

木类:桑、枣、榆、槐、栁、椿、杨。

药类:桑白皮、黑牵牛、苦葶苈、荆芥。

禽类:子规、黄鹂、鸲鹆、黄雀 。余类同州。

贡赋

岁额:带毛羊皮二十八张,杂翎七百根,官民地六百二十七顷六十九亩四厘,夏耗小麦一千二十三石三升五合五勺九抄二撮,桑丝一千七百八十五两三钱五分二厘,丁丝一千四百一十二两,秋粮粟米二千三百九十二石二斗二升一合四勺三撮五圭,谷草四万二千一百八十八东六分,绵花七千一 百四十一两四銭八厘 。

户口

户九百八十九,口三千九百一十三 。

里社

在城社 在城坊 南江社 北马社 赵村社 归化社 升平社 安兴社 新乐社 归仁社 新兴社 尚义社

城池

土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髙一丈五尺,濠池堙塞。

马政

本县原额种马二百六十五匹,减免税粮一半,量丁分养。设县丞一员,以掌其事。每五十匹设一群长,以细领之。其点阅则月有定期,其生息则岁有常数。又于每岁必择其驹之壮健者,贡之于京,以备兵政之用。是以立法详备,生养蕃息而取之不竭矣。

坛壝

社稷坛在县治西,山川坛在县治南,邑厉坛在县治北。

公廨

县治旧在城东南隅。洪武二年,知县何礼移于城之南隅,成化间知县周海重修。正厅三间,后厅三间,东西六房各八间。库房三间 ,二门三间,鼓楼三间。仓二所,一在县治南,一在县治东。察院在县治东,槐水驿在县治西北。阴阳学在县治西,医学在县治西,递运所在县城南,申明亭在县治东。 养济院在县治东北,马厂在县治西。

铺舍

在城铺在县治前,驻驾铺在县南一十里,小里铺在县南二十里。程村铺在县北一十 里,固城铺在县北二十里,江店铺在县北三十里 。

学校

儒学旧在县东南,洪武二年,知县何礼迁扵县治东。正统三年,知县刘宗重修。大成殿三间,东西庑各六间。戟门三间,灵星门三间,库房三间。神厨三间,文昌合三间,东西号房各七间。二门三间,大门 三间,射圃在学后。

亭榭

千秋亭在县治北一十八里。按后汉书光武自蓟南驰至鄗城,命有司设坛场,即位于千秋亭,即此是也。遗址尚存。

寺观

宗圣寺在县治东,唐髙祖揔揆之所有,石佛一髙丈余,遗址石佛尚存。正统十二年重修,勑赐崇光寺额。

祠庙

城隍庙在县治西,二郎庙在县北门外,崔府君庙在县南五里,马神庙在县治东。东岳庙在县东南十二里李村,寿亭侯庙在县治东。

冢墓

贾总管墓在城南十余里,公名庭瑞,元杨州路总管。其父谅,赠礼部尚书,墓亦在焉。

古迹

柏乡故城在县西南十七里,即汉旧县。按《城塜记》尧所筑也。古鄗城在县北二十二里,周围二十里,春秋晋鄗邑,汉光武改为髙邑,为冀州治。北齐移县治于髙邑县,俗呼为王郎子城。

桥梁

午桥在城北一里,槐水桥在城北六里,跨槐水之上,故名。

名宦

侯蒙,知柏乡县,听讼明决,狱无淹系。转运使鸿丐之,三闻忠翊,为栢乡令。为政严明允信,顽民猾吏不敢为非。其教树艺、兴学校尤切,有碑剥落。

张楫,顺天府香河县人。拜柏乡尹,下车问民疾苦,均平赋,役吏不敢欺。征需调用,惟以利民为心,邑人立碑颂之,文见后。

范仲杰,中山安喜人,为栢乡令,以兴学校、课农桑为务。又立为常平之法,以便民焉。张真,巨川人,为栢郷尹,抑强扶弱,县豪慑服。筑堤御水,兴学平徭,民怀其德,树碑以垂不朽,文见后。

人物

焦旭,柏乡人,第进士,累官御史中丞。章宗即位,太傅克寕请出猎,旭劾奏其非,章宗为之罢猎。旭为人警敏练达,时政与王修刘洙仲辈,世称其能吏云。

贾廷瑞,柏乡人。始为丞相顺德王答剌罕所逮,丞相入朝赞成定国大计,廷瑞之力居多。累官至杨州路总管,赠其父贾谅为礼部尚书,追封武威郡使。

张居敬,柏乡人。事武宗在潜邸,历徽政院升客省使,累官至嘉议大夫、蕲州路总管。董讷,栢乡人。以儒业进身,拜监察御史。 练达时冝,熟识政体,累官至吏部尚书 。

国朝

科第

王观,中永乐六年郷试,任东城兵马副指挥。

魏显,中永乐九年郷试,任南阳府汝州判官。

刘宪,中永乐九年郷试,任山东利津县知县。

秦贵,中永乐十五年郷试,任山西汾州知州。

张干,中永乐十五年郷试,任河南叶县丞。

魏进,中宣德巳卯郷试,任山东聊城训导。

李智,中成化乙酉郷试,乙未进士,任浙江平湖县知县。

赵璧,中弘治二年郷试。

赵锦,中弘治五年乡试。

岁贡

管时中,任吏部验封司主事。

慕荣,任江西道监察御史。

孟亨,任河南道监察御史。

褚忠 任鸿胪寺序班。

武英,任山东东平州判官。

王大本,任河南汝州判官。

孙浩,任山东堂邑主簿。

赵逊,任山东齐河知县。

褚茂,任陜西清涧县主簿。

赵进,任山西交城县丞。

张怀仁,任山西陵县典史。

吴璿,任山东蒲台知县。

贾刚,任鸿胪寺序班。

张铸,任河南兰县县丞。

尹弼,任应天府溧水县丞。

张鉴,任应天府溧阳县丞。

郑瑾,任陜西汉阴知县。

张节,任鸿胪寺序班。

赵□,任河南闽郷县丞。

王凖,任定辽卫经历。

刘胤,任淮安府海州判官。

孙弘,任山西汾州判官。

周冕,任浙江余姚县丞。

褚欣,任南京巡城吏目。

耿逵,任直隶宿迁县丞。

魏资,任直隶徐州训导。

吕谦,任河南邓州判官。

张聦,任陜西寕州判官。

赵马,任山西安邑主簿。

赵祥,任湖广安陆州判官。

李定,任鸿胪寺序班。

张毅,任镇江府丹徒县主簿。

任政,任南阳府检校。

李春,任陜西徽州判官。

杨遇春,任定辽卫经历。

赵明,任陜西延安府训导。孙太元,任河南宜阳县训导。

吴泰 魏钊 范茂 赵羲维 孙咸 杨辉 张模 冯敬 王铎 张椿 王诏 高登

人材

尹迪,由人材任直隶泰州判官。

李思诚,由人材任陜西干州判官。

秦敬先,由人材任河南舞阳县主簿。

王礼,由人材任浙江大钱湖口巡检。

郑能,由人材任直隶太平府税课司大使。


节孝

节妇

贾母滑氏,柏乡人,配本邑贾谅。其夫蚤世,一年有长子之丧,又一年有舅姑之丧。一子二女皆因家贫,荐惧凶丧,滑氏躬服劳苦。家欲夺其志,滑以死自誓,终不可夺。遣其子就学,尝戒之曰:“汝父蚤世,惟汝一子,汝学而不力,将何以发前人之光辉?吾身任家事,汝无以衣食为忧。”既冠则为装遣逰京师,与左丞相荅剌罕公语,大竒之。累官至杨州路总管。是时以太夫人贤,行闻于朝,表其门曰:贞节贾母之门。碑文见后。


国朝

郝母霍氏,柏乡人,配本邑郝得能。不幸其夫蚤世,半载始生一子。霍氏勤苦自守,家怜其少,欲攺嫁之,誓死不再适,教育其子郝福全有成。郡守何浚逹其事于朝,诏旌其门曰:贞节之门 。

孝子

孙弘,栢乡人,为监生。父孙浩往大名府滑县探亲病故,弘闻讣即蓬跣号奔,不日而至,迎柩归塟城东,负土成坟。时值隆冬,卧地枕块,感二□来熏。乡人李秉中赠草一束,却而不受。其年天旱,穿井未及三尺,其泉涌出,灌树百株成林。有二鹊来巢,

弘哀亦哀,弘止亦止。有司以其孝行卓异,奏闻旌表其门。

髙明,本县儒学生。母杨氏患病,生躬侍汤药不离左右,母故以礼营塟结庐其傍,负土成坟,栽树成行。蓬首垢面,未尝盥栉,枕块不问寒暑,朝夕哭泣。鸦鹊飞绕其墓,亦有悲哀之声。有司上其事,旌其门曰:孝行之门。

题咏

光武庙 编修刘悳洲

当年匹马战昆阳,恢复鸿基奕世昌。

金殿夜分谭治理,玉关朝闭审包桑。

丞黎咸仰乾坤德,四海髙依日月光。

惆怅云仍此哀谢,箪瓢颜巷□毛霜。

柏乡书事

沃野漫漫似掌平,昔人曾此筑孤城。

金台北去程千里,槐水东来雪一泓。

贾氏先茔碑尚在,王郎遗迹土皆平。

千秋亭壊伤前古,吟对西山正脱睛。

覧古伤怀感废兴,英雄何在有斯城。

尭山尚列靑屏障,槐水空澄碧玉泓。

世祖庙基荒草合,寿亭祠古野蒿平。

呤余夜坐霜台上,千里云收月弄晴。

柏乡看石人

汉室中兴计巳深,嗟君何事苦庸心。

当时若指乡关路,留得全躯到至今。

鄗南光武庙

元编修陈孚

赤伏真天子,玄圭衮藻明。千年髙邑庙,一突下江兵。野阔腾龙气,河流渡马声。列侯冠剑合,英采俨如生。

文集

重修后汉世祖庙记

编修刘惠渊撰

神,易也者,上古圣神太昊伏羲皇帝所作也。而享帝立庙之义,已载之涣卦,然则享帝立庙其来尚矣。钦惟世祖皇帝号称三代英君,龙飞鄗南,后世怀其仁政,恨无以奉荅其万一。即其坛场修崇庙貌,以致荐享之诚。劫火焚荡,仅余瓦砾而巳。岁已丑间,县宰公髙添椽勉率邑人,重修正殿。至于涂绘之事,则不遑也。岁久年深,主张失所,败户破牖,风雨不耐庇行路,则为之惋慨。前县令冯安等毅然协志,造陶甓计丹艧,雇工匠董力役户楹栋宇,焕然鼎新。

县尹张守纯,深嘉髙冯二公同典,兹缘思有以昭示方来。会余自襄国来谒庙貌,祈数语以识其事。余也中宵展转,缅惟兵尘之后,诸路神祠圣堂,往往荒芜摧圮,略无介意者。庻因高冯二公典縁之髙,致激励乎九州四海也,乃欹枕而为之记云。

县尹张侯徳政碑

尚书元明善撰

柏乡小县当燕赵之冲驿,至者最天下之半,供亿诛求,吏乘作奸,民力日困。不有贤长几,何其不弃邑而逃。皇庆二年,香河张揖由潞县承事郎来尹是县,三载代去,县民相率连走大府乞留,恒三二百人。不可,则相率曳石于山,将刻善政之在人者。邑士杨州路总管贾君廷瑞来言其事曰:“尹下车,问父老以民病最亟。曰:‘徭役不均,征科无已。’乃为书第,民力强弱,升斗之直,一日之力,必亲所书,吏不得侮。所谓丁柴者,殚六乡不蔽,数月而尹足用,五岁租庸岁有书。人无敢瞒,寛噫操纵,悉厌舆论。民输庸丝绢予库,库氏不惩,輙曰:‘不入等’。民曰:‘已过尹矣,尹有手书。’库氏遂于尹书,不敢复肆。恒苗盛时,诸纵马驴夜食苗,主不能御,或驱之于县,即蒙夺去。尹暮使人坐城门,一马驴出,及牧而践人田者,鞭偿所犯,至今骑者不敢下道。暇即从一童,挈壶飱于桑田,质农勤惰而赏罚。晏即归县,或易贱者服步入村落,阴询民病,得吏奸登时除之。讼者至庭,为开譬诘辩,立与决遣,或单辞待对署,其牒曰:‘送尔社长,毋便无情者再至。’久之,至于自不讼。大府使理他县狱,及墨吏者月不絶。邑人多不知学,尹曰:‘人饱暖不学,将负国制。’乃世邑学农隙,亦趍劝社学,躬为训导,率能循理,不遵度者挞之,以警其变。建三皇庙,建诸舆梁,筑彭河泞塗四十里。百废次第毕,一不民害,而所建皆成久利。尹自至至去,不取一人钱,且无一利不及民者。童于沿道歌吟,翁媪頼手祝曰:‘生未百年,无如我尹贤。’愿尹去为显官,第我民不忘尹德。”其言如此,贾君不欺余,余为柏民作张尹颂。颂曰:

呜呼张君,实临柏乡。栢乡小邑,民既用伤。自尹之临,为治循良。无所不克,允由典则。破其机牙,去其蠡贼。时之风雨,以获嘉实。童童美树,荫于道周。如棠蔽芾,可止可休。我屋以丰,我仓以盈。功役有成,赋有常征。自我尹来,始有主守。馈之鸡酒,吏不敢受。我尹未去,尽有善教。我尹去矣,攀辕遮道。遗惠在心,口不能□。勒此颂词,用告后人。


县尹张公德政碑

佥事张鹏翼撰

为治者莫如得贤令,为吏者莫如无私欲。无私欲则其处己也公,待物也明。怀德义而修廉耻,非其义、非其道。系马千驷,弗视禄以万钟,弗顾何哉?我无欲知爱人,人乌得而不爱之哉?柏乡尹巨川张侯真,皇庆癸酉①冬来莅是邑。县当驿道,应接繁剧,呼唤趍承,卫送官长,昼不得暖席,夜不得安枕。他人则筯疲力涸,有不胜办者,公处之常若有余。小民有馈饷,悉拒绝不受,励精为治。旧有社夫车牛,差遣无法,奸吏为弊,民以为患。公为文簿,按而用之,交举互见,同出一手,为吏者皆可取法。县多势官豪强,侵欺小民,前官不敢削及。是有提领刘湍者,负小民路程债,挟势不还,而反殴之。诉于县公立追其钱而痛责之,一县大惊,自是无一人恣横者。延祐乙卯之春,帝师北上朝觐,所过扰要小铺马,其余郡县望风而应。公乃直言抗拒,略无所惮,可谓不长强御者也。县北午桥皆泥潦下地,每秋雨大作,泛滥漂坏行旅阻绝。公为之筑甬路长四十里,使行者无滞足之患。时方修木方之堤,例该夫八十而差劄已下,力白于总府,悉除之,阖境称快。凡为民兴利除害者,类如是。公又为布教条、导风化、振纪纲、修学校、治簿书、平赋敛、劝耕桑、御盗贼、业单贫、恤孤寡,训餝子弟,教以农里之言,勉以孝弟之本,不以名位自居,经画既定,上下如一。四境之内莫不为乐土,是岁流民复业者百余户,本道廉访司闻其名。乡宦同知石珪,教官赵璧、赵允恭,文士刘泽、吕亮、马煦、髙威、杨林,部民窦显、刘温、赵成、刘成、伍天渊、路居让軰,百人相聚而言以为前乎此,盖未有令尹惠吾民之如是也。不有一言褒赞之,我辈岂无愧乎!于是相与立石,颂德以致去思之心焉。铭曰:

公自下车,抚字黎民。恩湛春露,洁齐冬冰。暑不张盖,劳不坐乘。奉法循理,无所变更。智如崔浩,廉似道生。发擿奸伏,有如神明。盗贼迸息,风化大行。画形配食,刻石镌铭 。既为清郎,必为清卿。早晚赐衣,召对□□。


明正德《赵州志》卷之七页码

贞节堂记

编修杨载撰

妇人以节称,亦既不幸矣。岂乐得是名哉!虽然,不幸之中犹有幸存焉。昔欧阳公之母郑夫人,每道其夫之言以勖厥子而成其名。盖人之情,惟有所恃,则易纵己,纵而收之则实难。虽有过人之才,狃于富贵,安于豢养,终不能自奋。羁穷寥落之余,有中之以一言惕然,足以动其心。是知诸侯自战其地,散兵杀之于敌人之境,其心既危,则人自为战,势实使然。如妇人生深闺之中,婉婉妹妹,一旦行野间槛丛,薄搴寒菰,冰雪满地,顾影自怜,谁与为荣?当是时也,念不及利,与烈丈夫之操,亦何以殊?而养人之亲,抚人之孤,一姓之绝续,一家之兴废,于己乎!托旦夜竭力,守以贞固,卒酬初志,庸非不幸之幸?故子于赵郡贾侯母夫人滑氏之事,窃有感焉。贾氏之先仕宋,有为显官者,其后世寖征玉。贾府君独以明经教授于乡里。府君卒子尚幼,夫人事舅姑尽孝谨,家甚贫抽绩纑于劳,事无所避,或时采掇于野以自给。遣其子从师,告之曰:“而父尝为我言,意竒汝也,不幸不克逮而父之训。今我为汝母,顾不能使汝成人,何面目见汝父于地下。”贾侯闻此言曰自奋励,学十年而仕,仕廿年而为大夫②。夫人治家严谨,僮御亦不敢妄笑语。贾侯日已事归,亟入侍左右,视颜色然后敢言。夫人輙戒之曰:“吾不能知国事无已如家事,惟谨而已。”用是贾侯之在官也,每以廉直闻。夫人之行如此,真无愧于古人矣。使侯位益显,名声加于时,则夫人之善亦可传不朽,惟侯勉焉。尝以诏书恩旌于门曰:贞节之门。里人贺者咸曰:“是堂也,亦冝以贞节名载,与侯游获。”拜大夫人于堂上,观其气体之康强,福德之隆盛,所以荫字其子孙者,未可量也。为之叹美,遂退而书之,以记其事云。

柏乡县志卷之七终


明正德《赵州志》卷之七 页码

[注释]

①皇庆癸酉:或年号,或干支有误。皇庆二年岁次癸丑,翌年改元延祐。前香河张楫于皇庆二年来尹柏乡,后皇庆癸酉巨川张真来莅是邑,疑年号有误。

②原文为“仕二十年而为度支大”,余忖语义似有不通。从《贞节堂记》碑刻,改为“仕廿年而为大夫”。 立碑人贾庭瑞时官拜中宪大夫、度支少监。

2025年4月4日 王朴生整理


整理者简介:

王朴生:1949年8月生,柏乡县龙华村人,原在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工作。爱好古文、历史、古诗词,《北京诗词学会》会员。2009-9处级退休。热心于故乡柏乡县地方历史的探讨。编辑出版三合村《村志》、参编北京知青《集体户简史》,点校《柏乡魏氏传家录》。注译魏裔介《奏议》30余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正定   柏乡   贞节   判官   人材   知县   河南   总管   山东   夫人   县治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