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遭遇丈夫背叛,带着两个孩子流落异乡,生活几乎要崩塌的时候,竟然能靠一双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硬生生闯出一片天?
她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什么背景,而是从街边卖饺子开始,一步步干到年收入60亿,成为全球知名的“水饺皇后”。
这个女人叫臧健和,来自山东,她的经历比电影还精彩。可她是怎么做到的?一个被命运狠狠摔在地上的人,怎么就能爬起来,还站得比谁都高?
别急,咱慢慢聊,看看这个山东女人的硬核人生。
臧健和1945年出生在山东日照五莲县的一个小村子,那时候日子苦得没法说。家里穷,父亲早早去了台湾,从此没音讯,母亲带着她和妹妹靠种地过活。
小时候,村里闹饥荒,她5岁就得下地干活,10岁学会做饭,硬是帮家里撑着。到了1959年,大旱让庄稼全完了,实在活不下去,母亲带着她姐妹俩一路讨饭,跑到了青岛。
她才14岁,书没读完就辍学,跑去县医院当护工,每天忙着喂病人吃饭、收拾脏东西,赚的那点钱全拿回家贴补生活。虽然累得要命,她从没吭过一声,咬牙扛着。
在医院干了几年,她认识了一个泰国来的华侨医生。这人挺有文化,看着靠谱,俩人处着处着就结婚了。
1967年结的婚,之后生了俩闺女,她想着日子总算能安稳点。可谁知道,1974年这男人回泰国探亲,说是去看生病的爹,结果一走就没影了。
她等了三年,杳无音信,实在忍不住,1977年带着俩孩子跑去泰国找人。到那一看,心都凉了——这家伙早跟别人结了婚,还有了孩子。
她婆家还厚着脸皮劝她别闹,凑合一块儿过。她一听这啥话,气得不行,带着孩子就走了,最后流落到了香港。
刚到香港那会儿,她们娘仨挤在铜锣湾一个4平米的小破屋里,连转身都费劲。她不会粤语,啥也不懂,只能干最苦最累的活。
早上在茶楼刷盘子洗厕所,下午给人擦车,晚上还得去做护理,一天干十几个钟头,睡不到4小时。俩闺女瘦得皮包骨,她看着心疼得不行。
可祸不单行,有一回她在茶楼干活摔了一跤,腰伤得不轻,重活干不了,生活一下子没着落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朋友吃她包的饺子,随口夸了句好吃。她脑子一闪,心想自己是山东人,包饺子这活儿熟得很,干脆试试靠这个吃饭得了。
1977年,她拿仅有的500港币买了个木头推车,又弄了点面和肉,在湾仔码头边摆摊卖饺子。刚开始压根没人买,香港人吃不惯北方的厚皮饺子,有人还笑话她这饺子皮跟“被子”似的。
她没泄气,晚上回去琢磨,白天接着改。她把肉馅的肥瘦调得更香,皮也弄得薄而有嚼劲,慢慢地,摊前开始有人排队。
码头的水手和司机都爱吃她的饺子,熟客多了,生意总算有了起色。她干活实诚,人又和气,连警察来查摊子都有人帮她通风报信。小摊子就这么站住了脚。
到了1983年,她的机会来了。日本一家叫大丸的百货公司看上了她的饺子,想合作卖到超市里去。
大丸那边一开始想用自己的牌子,她死活不干,说这摊子是她一点点拼出来的,名字得留着“湾仔码头”。双方拉锯了好一阵,最后谈妥了,保留她的牌子。
饺子进了大丸超市,卖得那叫一个火爆。她攒了点钱,1985年在香港开了第一家工厂,雇人生产饺子,生意越做越大。到了1996年,她又盖了个1200平米的现代化厂房,产量翻了好几倍。
她这人有个特点,不管多忙,东西得好吃。她在饺子包装上印了联系方式,让顾客挑毛病提意见,自己拿着反馈一条条改。
有人说馅少了,她就加量,有人嫌皮硬,她就再调。顾客觉得她实在,慢慢地,湾仔码头这名字在香港传开了。
1997年,美国一家大公司通用磨坊找上门,扔给她6000万美元,说要一块儿干,把饺子卖到内地去。
她没犹豫,带着品牌回了国,在上海、广州、北京开了厂。有了美国人的冷链技术,湾仔码头在内地一下火了,成了好多人家里常备的货。
2001年,通用磨坊干脆把湾仔码头的母公司买了,带着她的饺子往全球跑。她去美国看了人家的工厂,回来感慨自己以前眼界窄了,觉得自己那点成绩不算啥。
从那以后,湾仔码头不光卖饺子,还出了汤圆、包子、冷冻面条,啥都敢试。
2007年,她的饺子进了美国超市,还搞了炒饭和炒面,美国人吃得挺欢,外媒还夸她教美国人做中餐。生意做到这份儿上,她这辈子值了。
可人越拼,身体越扛不住。她早年得了糖尿病,晚年又添了心脏病、肾病,眼也花了。虽然病多,她没闲着,老想着公司的事。
2014年,湾仔码头那块地要改建,她还特意回去看了看当年的摆摊地方,眼泪都下来了。
2019年,她糖尿病恶化,在香港一家医院走了,73岁。她走那天,好多人惋惜,说“水饺皇后”这称号真不是白来的。
臧健和这辈子,太不容易。她没啥文化,没啥靠山,就靠自己那股子不认命的劲儿,从街边小摊干到全球品牌。
她不光是给自己争了口气,还让好多人看到,女人也能顶天立地。她那时候的香港,正赶上经济起飞,她抓住了机会,也让中国品牌在世界上有了名气。
说起来,她的故事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也是那一代中国女人的缩影——苦日子过怕了,就得拼,拼到最后,连老天都得服气。
她留下的湾仔码头,现在还是好多人家里的老朋友。吃着她的饺子,你能感觉到那份实在劲儿。
她创业那会儿,没人看好一个带着孩子的单身女人能干啥,可她硬是证明了,只要肯干,没啥不可能。
她的成功,不是靠天上掉馅饼,而是靠脑子、手艺和那股子韧性。她不爱说大话,干活就一个字——实。她这人,没啥花架子,但凡吃过她饺子的人,都知道这份实在有多难得。
说到她为啥能成,咱得说,她运气不算差,但更重要的是她会抓机会。香港那时候正缺接地气的好吃的,她就钻了这个空子。
日本人看上她,她没被大公司吓住,硬扛着保住自己的牌子。美国人来合作,她也没一味点头,而是学人家的技术,把自己的东西做得更好。
她这辈子,吃过太多苦,但她从没把自己当受害者,老想着往前走。这点,挺值得咱中国人琢磨的。
她走了,可她的故事没完。好多人看了她的经历,都说这女人太牛了。她不是那种靠关系上位的,也不是靠投机取巧的,就是靠自己那双手,把日子过成了传奇。
她没啥高深的学问,但她懂人,知道顾客要啥,也知道自己不能偷懒。内地市场打开后,她的饺子成了好多家庭的回忆,吃着那味道,总能想到她当年的不容易。
再说她对中国的意义,她不光是赚了钱,还把中国味道带到了全世界。湾仔码头这牌子,走到哪儿都是中国制造的招牌。
她创业那会儿,中国还没现在这么强,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老外,中国人干活有多扎实。
她没靠谁扶持,全凭自己闯,这点特别让人佩服。放到现在看,她的故事也能给年轻人提个醒——别老想着靠别人,自己的路得自己趟。
臧健和这人,没啥背景,没啥资源,却干出了60亿的买卖。她从山东到香港,再到全世界,走的每一步都踏实。
她不光是“水饺皇后”,还是中国女人骨子里的那股硬气。她用一辈子告诉咱,只要不服输,啥都能干成。她走了,但湾仔码头还在,味道没变,那份精神也没丢。
参考资料
臧健和 - 百度百科
她曾被丈夫抛弃,流落香港街头,卖水饺年入60亿,比老干妈还传奇 - 界面新闻
“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离世 跟命运硬杠了一辈子 - 新浪财经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