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352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上头条 聊热点#
9月5日,美国劳工部发布8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就业人数再次低于市场预期。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表现让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2.2万人,预期增7.5万人,前值由增7.3万人修正至增7.9万人;失业率4.3%,预期4.3%,前值4.2%。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升3.7%,预期升3.8%,前值升3.9%;环比升0.3%,预期升0.3%,前值升0.3%。
图片来源:网络
报告显示,与7月份新增7.9万人相比,8月增长明显放缓。修正还显示,6月份就业数据甚至为负增长1.3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解雇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埃里卡·麦肯塔弗以来的第一份报告。
在7月报告发布后,特朗普以 “出于党派目的伪造就业数据” 为由,下令解雇麦肯塔弗。此次解雇引发了对就业数据政治化及未来数据是否仍然可信的担忧。
7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5月、6月和7月平均仅增加3.5万个就业岗位。
目前由美国劳工统计局副局长威廉·威亚特罗夫斯基出任代理局长。特朗普已提名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的经济学家E.J.安东尼担任劳工统计局局长,不过这一提名还需经过美国联邦参议院批准。
作为9月议息前的最后一份就业数据,8月非农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数据的真伪,明眼人都知道没有争论必要,但是围绕这份已经公布的数据背后复杂博弈,就很值得拿出来好好分析一下了。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美国最新公布的8月非农数据,结合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持续酝酿的降息预期,深入挖掘数据和预期共鸣背后的逻辑和意图,并对后续美联储的降息走向可能,以及对应影响,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如有未经明确允许的抄袭搬运情况,必将追究。)
美国劳工部(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非农数据出于政治原因以及博弈因素,成为被明目张胆粉饰涂改的本质,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和国内一众券商还热衷坚持搞的那套严肃数据分析不一样的是,关注这个数据的门道,早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与其关注非农,其实关注非农的下修,更重要。
2025年,自7月劳工部对非农大幅下修以来,曾经标榜为全球最完备透明的美国统计数据体系一度遭到重新审视。
不出意外的是,本次6月和7月非农就业人数合计再次下修2.1万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就业衰退的担忧,考虑到当前劳工部问卷回收率低以及裁员影响下数据收集质量大打折扣,后续7-8月非农仍有下修的隐患。
简单来说,一次撒谎,后续就必然需要继续用无数的谎言来维系。
那么,数据之外,当前美国就业市场的成色究竟如何?
结论其实并不复杂:从各项指标来看,劳动力市场放缓趋势愈发明显,但尚未出现大幅衰退风险。
好歹美国也在全球霸权的位置上那么长时间,通过美元潮汐从全球卷走,或者说收割到的财富就算再怎么折腾挥霍,毕竟底子还是在那里的不是?
总的来看,这次非农数据,既没有国内一些自媒体所说的什么“暴雷”,也没有说数据表现上有什么太离谱,只是配合当下美联储要降息的预期氛围,堪称完美就是了。
降息预期暴增,导致市场避险需求上升,对美债的需求暴增。
数据为生意,为政策服务,可以说是关注解读美国这个国家经济关键数据的基本认知了。
去纠结什么数据真伪,以及进行什么复杂,艰涩难懂的数据分析,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么现实。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客观来说,当下美国的非农数据完全是一个政治博弈的结果,特朗普一直在逼美联储降息,但鲍威尔坚持不降息的依据就是美国的劳动数据,现在连非农数据都给你修正了,演都不演了,直接编数据,然后甩锅劳动局,解雇局长。
这一通操作下来,让全市场都担心美国经济有问题,美联储必须在那9月降息。
本来对9月降息的市场预期已经低于50%,这次非农数据一出来就就救活了9月降息。
此次非农的两大数据均低于预期,意味着美联储在9月降息的可能性,确定性得到了大幅增加。
华尔街和各个市场评估的都不是25个基点,而是50个基点。(可能性从0上升至12%)
9月6日,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已完全排除美联储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9%,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从数据公布前的0升至11%。10月会议上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80%。
图片来源:网络
从特朗普的利益角度出发,美联储只要进行降息后,短期内会对美国经济有一个较大的托举,有助于特朗普的中期选举。
从结果上来看,显然可以看作这一轮数据背后的博弈,特朗普老大爷算是大赢特赢,赢麻了,很符合他的人设和表现。
而美联储那边,从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做出货币政策转向的暗示表现来看,也颇有顺势进行“就驴下坡”的意图和趋向。
特朗普,在国内利益博弈的环境中,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来得早,不如来的巧,这背后,是不是也能看作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为了自身的利益,搞的一出双簧戏呢?
毕竟,夫妻打骂再凶,晚上不还是要睡一起的嘛……
还记得特朗普第一任的时候,推举鲍威尔上台的甜蜜时刻么?
图片来源:网络
美元降息这出戏,演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烘托造势非常到位了。
以至于当下中国这边,已经有不少“美联储降息,利好这个,利好那个”的各种观点和讨论声音开始大量出现。
有一说一,在美元降息这个事情上,还真的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里给出一个可能颠覆很多人认知和理解的观点:
美联储不管是加息还是降息,甚至是维系美元利率不变,核心的出发点,都是以美股市场,美国国家利益,以及美联储背后的资本集团的利益为核心的。
美联储降息,和利好其他国家的经济以及资产,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一定是利好美国和美元资产的。
对于中国也是一样,国内那些指望美联储降息,国内楼市和股市就能有好行情,有赚钱效应的观点和想法,都2025年,脊梁骨软这病,怕是治不好了。
接下来,个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动作,以及对应影响的观点如下:
首先来说,指望美联储一步到位进行大幅降息,是不可能的。
分段,间歇式,并且继续维持利差关系,特别是中美利差倒挂的做法,概率很大。
其次,美联储的降息行为,短期内,会有力托举和刺激美股市场行情,这是立场决定的。
但是对于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的金融市场而言,就会对应着国内资本和财富被美元市场虹吸的结果。
难不成指望美联储降息,美元流动性跑到全世界去搞福利?
别忘了,什么是美元潮汐的逻辑:降息以前,要么拉爆一些国家和经济的债务,然后降息以后美元倾巢而出进行极致抄底。
要么,就是通过对降息节奏的控制,刺破一些国家的经济泡沫,然后分批次让美元出海进行抄底收割。
每一次都是这样的套路,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结果,难不成这一次会不一样?
对于接下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调整,更多的,应该是警惕和防御,而不是盲目乐观。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要谈影响,就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看。
当下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国内金融市场有着明显的牛市特征,虽然国内市场有货币管制,外资即使有兴趣也难以进场,但是港股市场是开放市场,不说谁拉扯谁,都是中国的,一荣俱荣,是肯定的。
只要在美国关税风暴的压力之下,中国股市的慢牛行情能稳住,能持续,那么对于当下的美元资产市场,美股市场,以及美国这个国家而言,肯定不是喜闻乐见的吧?
所以,接下来美联储这一轮当下气氛已经烘托到极致,预期拉满的降息如果真的落地,那么毫无疑问,对非美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是会有直接冲击的。
逻辑就是这样,而且在这种宏观层面的博弈和潜在冲击风险面前,还真的不能耍性子,玩格局。
团结这两个字的含金量永远都不会低,但是在国内金融市场,即使国家强有力的引导,对于很多主力和头部资本来说,关键时刻,还是不值得高估和信任他们对团结的理解和执行力的。
所以,从国内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并且宣布货币政策策略的这段时间,国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群体,是值得有所警惕,并且做好相应的防御工作的。
图片来源:网络
宏观博弈,外资套路,其实还真不是国内金融市场最大的风险来源。
那么什么才是?
内资主力和机构在关键阶段的共识,以及收割手段,才是。
从这个角度看,当下鼓吹美联储降息,利好国内股市,怂恿更多资金和散户进场接盘的套路和意图,是不是就更好理解了?
全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不吝“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一下。感谢。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账号@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