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全球市场每卖出五部手机就有一部是三星,一边是中国市场0.77%份额的惨淡经营,这个科技巨头的身上写满了当今全球产业链的分化与博弈。
1995年,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在韩国古米镇工厂前,当众焚毁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缺陷手机,熊熊烈火宣告了三星对质量的执着。三十年后,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以全球20%的市场份额重回智能手机榜首宝座,出货量达到5800万部。
然而,这把曾经烧出三星质量精神的火焰,却未能点燃中国消费者对三星手机的热情。在中国市场,三星的份额已从2013年的20%跌至0.77%,彻底沦为“其他”类别。
尽管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三星在2025年第二季度依然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7.9%,成为前五大品牌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企业。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三星灵活的产品策略和市场定位。
三星的成功得益于其多元化的产品线布局。在高端市场,Galaxy S25 Ultra跻身全球销量前十;在中端市场,Galaxy A系列成为销量主力军,三款A系列机型进入全球销量前十。
三星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变化,其推出的Galaxy A36与A56等中高端机型,同步导入AI功能,有效带动了新机销售。
在折叠屏领域,三星虽然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但在全球范围内仍保持领先。Galaxy Z Fold6和Z Flip6凭借“AI+折叠屏”的理念,继续活跃在市场,为三星在高端市场与苹果抗衡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三星积极拥抱AI浪潮,Galaxy S25系列以前沿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打造拥有多模态感知、跨应用执行能力的AI伙伴。这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成为三星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衰落是一部商业教科书式的案例。2013年,三星在中国市场份额高达20%,每卖出五部手机就有一部是三星。而如今,这一数字已暴跌至0.77%。
2016年的Galaxy Note7“爆炸门”事件是三星在中国命运的转折点。尽管三星在全球迅速召回问题产品,但在中国市场的处理方式却引发众怒——最初并未纳入中国区召回,直到消费者集体抗议才被迫跟进。
这一事件彻底动摇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失误不止于此。2019年,三星关闭中国所有手机工厂,将产能转移至越南。这一决策看似降低了人工成本,但实际上越南生产效率仅为中国的60%,加之关键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实际成本不降反升。
更致命的是,三星在中国的渠道建设严重滞后。当华为、小米通过“千县计划”将门店开到乡镇一级时,三星主要依赖苏宁易购等合作伙伴,自营门店寥寥无几。在快充、影像、系统本地化等方面,三星也已明显落后于中国本土品牌。
三星的全球成功与在中国市场的衰落,揭示了手机行业一个关键变化:软件体验的重要性正逐渐超越硬件参数。
在硬件方面,三星手机一直保持高标准。Galaxy S25拥有146.9mm的机身长度、7.2mm的厚度和162g的重量,是安卓阵营中最接近iPhone手感的直屏旗舰。装甲铝边框、IP68防护等工艺也体现了三星在硬件上的精益求精。
然而,在中国市场,光是“硬件完成度高”已经远远不够。用户更关注的是“我花5000块,能不能买到更有冲击力的体验”。而三星在软件本地化和生态系统建设上的不足,使其难以与中国本土品牌竞争。
软件决定用户体验的上限,而硬件只是基础。在当今智能手机市场,硬件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软件差异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三星的One UI系统在欧美市场备受好评,但其对中国用户习惯的理解却远远不够。
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如同“灵魂”与“地基”。没有良好的硬件,软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而没有优秀的软件,再好的硬件也无法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三星在中国市场的挫折,部分原因就在于其对软件本地化的重视不足。
三星并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困境。2025年第二季度,尽管手机业务表现强劲,但三星整体营业利润却同比暴跌55%,半导体业务利润骤降94%。这一数据暴露了三星过度依赖半导体业务的风险。
面对挑战,三星掌门人李在镕正试图重拾父亲李健熙的“破釜沉舟”精神。三星与特斯拉达成价值165亿美元的AI芯片供应协议,并全力冲刺2nm制程量产,试图在先进制程领域与台积电展开竞争。
更值得关注的是,李在镕悄然开启了“中国攻略”。2025年初,他不仅出席了北京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更亲自造访小米汽车工厂和比亚迪总部,寻求合作机会。
在手机业务方面,三星也开始调整策略。Galaxy S25系列搭载了与百度合作的AI功能,显示出三星在中国市场本地化的努力。然而,这些举措能否挽回中国消费者的心,仍需时间检验。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仍在缓慢复苏,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三星在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的投入开始见效,越南工厂已成为三星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中国手机品牌仍在不断扩张。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