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官员将于当天抵达华盛顿,与美方代表闭门商讨一项制裁计划: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实施“二级制裁”。这是欧盟头一次认真考虑制裁中国,就因为中国继续买俄罗斯能源。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此前一直鼓吹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的特朗普政府,却不敢对中国动手,反而是欧盟冲在前面充当马前卒。
据悉,此次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主要针对俄罗斯约6家银行和能源公司,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仅制裁俄罗斯,还计划将制裁扩展到第三国。所谓“二级制裁”,是针对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第三国(如中国、印度)实施的惩罚性措施。欧盟考虑的措施可能包括:限制欧盟企业向中国出口某些商品(如高端技术或原材料),以及禁止欧盟银行处理涉及俄能源的中俄交易。这种制裁手段本质上就是欧盟想把手伸到国外,逼着其他国家听欧盟的,按欧盟的规矩办事。而这次二级制裁的讨论并非空穴来风,是美国一直在背后施压的结果。
9月5日,特朗普政府就公开要求欧盟加入二级制裁,共同打击俄罗斯能源出口,以削弱其战争资金来源。8月,美国已经对印度实施了25%的“二级关税”,针对其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并威胁对中国也要采取类似行动。中国大阅兵后,特朗普在9月8日还公开表示,准备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制裁”,并敦促欧盟不仅加强自身禁运,还需对购买俄能源的第三国施加“二级制裁”。
然而,尽管特朗普政府频频对外释放强硬信号,但实际上却迟迟未敢对中国采取实质性行动。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法,暴露美国既想打击俄罗斯能源收入,又不愿独自承担与中国关系恶化的代价。欧盟内部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严重分歧,27个成员国难以达成共识。德国和法国等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担心能源价格上涨和对华经济关系受损,而东欧国家(如波兰)则支持更强硬的立场。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由于依赖俄罗斯能源,拥有豁免权,很可能反对扩大制裁范围。
欧盟的困境在于:一方面希望配合美国的战略行动,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自身经济利益。中国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一旦实施二级制裁,势必引发中方反制,使本就不景气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这场关于二级制裁的讨论,说白了就是美国想拉欧洲一起,对付中国和俄罗斯。希望欧洲也加入“二级制裁”,形成一个围堵中俄的联盟。
然而,组建这样的联盟,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30%的关税,欧盟当时就表示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包括对等反制。这说明美欧之间本身就存在较大的矛盾,就算临时组成联盟对中国实施二级制裁,这种联盟也并非铁板一块。而且,除了欧盟和美国本身的内部矛盾以外,中国的反制就能让美欧之间的联盟不攻自破,包括且不限于利用稀土武器对欧盟和美国“拉一打一”。
针对美国的制裁威胁,林剑此前已表示,中俄之间的正常交往合作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不应受到无端干扰。欧盟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做出选择,要么跟美国一起和中国对着干,开启经济关系的新冷战,要么让西方联合阵线的内部矛盾彻底暴露。总之,对华施加二级制裁,欧盟绝对是损失最大的一方。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