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知道问题,解放战争为何三四年基本就完成了?
是解放军实力太强?还是国民党军实力弱?
事实正好相反,解放军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而国民党军是越打越少,越打越弱。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不得不说毛主席的战略布局和战略眼光了,这要从三大战役说起。
毛主席说: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这句话有一个意思是解放战争必须快,要快速完成解放战争就要避开国际因素影响,更要注重战略布局,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快速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三大战役示意图
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完成大一统,基本以南征北伐方式完成统一,但毛主席想到不仅仅是南征北伐,还要有大包围大迂回大穿插大歼灭。这种方式在历史也有过,那就是蒙元统一战争中,就采用过大迂回战术,所以三大战役战略布局,是在大包围大迂回基础上,加上大穿插大歼灭战略战术。
辽沈战役示意图
什么叫大包围大迂回?这战略思维源于《孙子兵法》中的“诡道”,核心思想是通过远距离发挥军队机动性完成合围之势,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战略目标。
蒙元统一华夏中,从关中进入四川,奔袭2000公里绕到金国后方实现灭金,后进入云南贵州灭大理,在迂回包抄灭南宋。这就是大包围大迂回战术。
大穿插大歼灭战术,是大包围大迂回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强调军队的灵活性、机动性,更要强调军队化整为零、分散、精确分割、合拢重要性。这个战术结合毛主席的运动战、游击战等战术,在三大战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解放战争中,毛主席指挥百万雄师,迅速完成三大战役战略决战,后又进军大西北、大西南、渡江战役等,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完成大陆解放。所以三大战役的战略布局,是解放第一步,更是是战略决战的关键。
解放战争中,为什么毛主席为何以辽沈战役作为起点?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先进入东北接受日本投降,获得了东北主要大城市和工业基础。而我军也不甘示弱,以林、罗、刘组成东北领导团体,从10多万人迅速发展到百万人,国民党军在40-50万左右,是以多打少的好选择。
另外,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先拿下东北,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就有着落。加上和苏联的关系,无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东北是首选。所以,只要解放东北,人民解放军后勤有保障,后续入关作战就无压力。
辽沈战役中,毛主席用了“关门打狗”战术,其“门”在于锦州,拿下锦州,就切断了国民党华北军队与东北军队的联系,再利用大包围大迂回大穿插大歼灭战术,迅速解放东北。
经过辽沈战役后,解放战争得到质变,尤其是双方力量对比,解放军人数超过国民党军,同时东北野战军成为战略机动主力,为后续战役提供大量决定性力量和物资供应。
辽沈战役后,毛主席就要考虑的如何拿下平津地区,从版图上看,平津地区是中国版图的“咽喉”处,必须拿下。
毛主席在平津战役布局中,采取“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思路,把大包围大迂回大穿插大歼灭细化到具体军事行动、政治争取、战略威慑等为一体战略战术,也可以概括为分割包围、先打两头、政治攻心战略布局。
平津战役
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东北野战军80万顺利入关,配合华北军区13万人,对平津地区合围、分割、歼灭。
平津战役不仅歼灭国民党傅作义50多万主力,同时在政治上争取到傅作义,古都北平得以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华北与东北连成一片,为后续解放战争做足了准备。
淮海战役是毛主席战略智慧的体现,尤其是全局把握、动态调整、体系协同的战略智慧,最后把“小淮海”变成“大淮海”,在60万对80万中,扭转局势,掌握战争主动权。
淮海战役中,毛主席战略总体布局为“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其中“吃一个”是先把黄百韬歼灭,利用华野5个纵队灵活机动性,完成对黄百韬的分割与包围,并歼灭其10万部队。
“夹一个”指以口袋阵等战术完成对黄维兵团的围攻,歼灭其12万部队。
“看一个”指对杜聿明集团采取“围而不打”战术,让杜聿明原地不动,既不能支持华北平津战役,也不能南下支援淮海战役,只能“看着”,最后还要被解放军切割包围,围而歼之。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败局已定,为什么呢?
经过三大战役战略决战后,国民党有生力量大部分被歼灭,两军现在是已经完成反转:解放军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而国民党军队越打学少,越打越弱。在长江南岸的国民党,已经在想好退路。
毛主席
另外,三大战役后,大西北进军、大西南进军、渡江战役都在进行,在华南解放中,已经形成大包围大迂回大穿插大歼灭之势,国民党桂系已成囊中之物,短时间就能解决。
为什么说毛主席的三大战役战略布局非常伟大?
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短时间歼灭国民党军150多万,而人民解放军从几十万发展成百万雄师,这在历史上也有过,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中,也是越打越强,究其原因,战略布局是关键。
毛主席
三大战役后,后来的进军大西北、大西南、渡江等军事行动就非常成熟了。毛主席把运动战、游击战融会贯通进入大决战中,发挥机动性的同时也能形成合力,能大规模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毛主席布局好三大战役,让解放战争快速结束,可以绕开帝国主义的干扰。要知道,解放战争拖一到两年,那么就遇上抗美援朝,再解放全国,不定因素就太多了。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