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北京城在晨光中迎来一条重磅消息: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电投能源,正式甩出一份资产重组草案,宣布将以“股份+现金”的组合拳,全盘拿下内蒙古白音华煤电公司的全部股权,交易总额高达111.49亿元!

好家伙,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场能源界的“豪门联姻”。电投能源这一招,既是布局能源产业的“神操作”,也是优化资产结构的“大棋局”,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
说起白音华煤电,那可是个有故事的“老字号”。2003年成立,扎根内蒙古白音华地区,手握白音华二号矿的采矿权,煤炭核定产能一年1500万吨,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大型露天煤矿的“矿主”之一。
别看它名字里带“煤”,人家可不是只会挖煤的“糙汉子”。白音华煤电的煤炭产品以褐煤为主,特点是低硫、低磷、高挥发份、高灰熔点——简单说,就是“环保又耐烧”,市场适应性极强。
更厉害的是,它早已打通“煤-电-铝”产业链,从煤炭开采到电力生产,再到电解铝制造,一气呵成,堪称能源界的“一条龙服务专家”。
截至2024年底,白音华煤电已拥有:
煤炭产能:1500万吨/年
电力产能:192万千瓦
· 电解铝产能:40万吨/年
这配置,放在能源圈里,妥妥的“实力派选手”。
如果说企业实力是“底子”,那财务数据就是“面子”。白音华煤电的“面子”,可以说是越来越亮眼:
2023年:营业收入73.16亿元,净利润4.85亿元——稳健如老司机。
2024年:营业收入猛增至113.99亿元,净利润飙到14.48亿元——仿佛按了加速键。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52亿元,净利润7.62亿元——继续保持“赚钱不费劲”的节奏。

这一串数字,不仅说明白音华煤电业务扎实,更显示出其在煤炭和电解铝行业的强大竞争力。用网友的话说:“这公司不是在路上赚钱,就是在赚钱的路上。”
作为本次收购的“主角”,电投能源也不是省油的灯。它是国家电投集团在内蒙古地区的核心平台,主营业务覆盖煤炭、铝产品和电力,资源主要集中在蒙东地区,煤炭核定产能高达4800万吨/年,堪称内蒙古能源圈的“扛把子”。
电投能源的野心,是通过整合区域资源,打造一条规模庞大、协同高效的能源产业链。而收购白音华煤电,正是这盘大棋中的“关键落子”。
这次重组,电投能源玩的是“双管齐下”:
1.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14.77元/股的价格,发行约6.49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2.46%。
2. 募集配套资金: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45亿元,用于白音华煤电的项目建设、支付现金对价,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简单说,就是“既给股份又给钱,诚意满满不差钱”。
这场交易,表面上是资产的整合,实际上是战略的升级:
1. 产业链深度融合:白音华煤电的“煤-电-铝”产业链,与电投能源的业务高度契合。合并后,双方将形成“煤电铝一体化”的超级平台,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2.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通过上市平台整合资产,国家电投集团将有效解决此前监管关注的同业竞争问题,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和透明度。
3. 财务实力大幅增强:重组后,电投能源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将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双双升级。
4. 绿色转型加速推进:借助白音华煤电的技术和资源,电投能源将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高效方向转型,为国家绿色能源战略贡献力量。
这场重组,不仅是国家电投集团优化资产结构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未来,电投能源将借助白音华煤电的产能优势,进一步巩固其在煤炭、电力、电解铝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快绿色能源布局,迈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场值得期待的“能源盛宴”;对于行业观察者来说,这是中国能源产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一下:
电投能源收购白音华煤电,不是简单“买矿”,而是“买生态、买未来”。这场交易,既有战略高度,又有财务厚度,更有行业深度。一句话:能源界的“航母战队”,正在成型!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