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的乱局
1949年那会儿,国民党在内战中彻底崩盘了。辽沈战役打完,东北丢了;淮海战役一败涂地,华中也守不住;平津战役收尾,华北就这么没了。蒋介石眼看南京要陷落,1月21日宣布下野,把总统位子扔给李宗仁,自己躲到幕后抓军权。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像惊弓之鸟一样,先跑到广州,8月重庆又丢,转到成都。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蒋介石知道大陆回不去了,12月7日飞到台湾,10日落地台北,从此把那儿当自家地盘。
撤退可不是说走就走,蒋介石下死命令,从沿海港口硬拉部队过海。厦门、福州、舟山这些地方,船队一艘接一艘,挤了约60万士兵上去。这些人多是20到30岁的年轻人,单身的多,很多人出发前想回家团圆,上级不准,宪兵拿着枪押人上船。船是小货轮和渔船,超载严重,海里一遇风浪就翻,路上死伤不少。到了高雄或基隆港,下船后直接扔进军营,台中彰化那些仓库改的营房,漏风漏雨,饭是稀粥咸鱼,病了也没药。
台湾当时总人口才700多万,本地人占大头,外省人少,军队一来,男女比例就歪了。蒋介石重组政府,3月1日复职总统,靠美国第七舰队护航,勉强稳住。士兵们起初还信他画的饼,说反攻大陆指日可待,操练时喊口号。可几个月过去,补给跟不上,营里开始闹退伍申请,上级一律驳回。很多人家信寄不出去,审查严,内容只能说吉利话。这60万人成了蒋介石的筹码,他要用他们守岛,随时准备打回去,可现实是,岛上资源紧巴巴,养这么多闲人成问题。
蒋介石的算盘打得精,他不光拉兵,还带了金银财宝和家属,总共外省军民上百万。台湾经济刚从日本手里接过来,工业弱,农业勉强,军队吃掉大半预算。士兵们从大陆带来的衣服破了,鞋子磨秃,工资低得可怜,一个月几十块台币,够买点烟抽就不错了。蒋介石忙着建国防部,任命陈诚当参谋总长,美援坦克飞机陆续到,可基层士兵日子苦,很多人开始琢磨后半辈子,怎么在这岛上活下去。结婚这事儿,就这么冒出来了,本是正常需求,却撞上蒋介石的铁板。
士兵婚姻困境的根源
这些士兵一到台湾,头等大事不是打仗,而是安定下来。60万人里,八成以上没娶媳妇,年纪轻轻就离家千里,父母老婆孩子在大陆,音讯全无。营里闲下来,就聊家常,聊到媳妇闺女,眼圈红了。台湾本地姑娘少,适龄的也就十几万,够分给这么多人?国民党内政部一算账,结婚潮一来,至少40万人得打光棍,社会乱套,治安出问题。
蒋介石听到这数据,急了。他知道单身汉憋久了,容易生事,嫉妒有媳妇的,营里闹腾,街上抢劫,军队纪律就垮。加上他还做反攻梦,士兵有家室牵绊,就不想拼命了。经济上也扛不住,军饷低,娶媳妇得花钱,生娃更得养,那时候台湾物价飞,米一斤好几块,士兵娶个本地媳妇,日子过不下去,还得靠政府补贴,蒋介石哪有这闲钱。
人口失衡不是小事,台湾战后刚恢复,日本人走得快,留下的基础设施还行,可劳动力缺口大。军队占了岛上男性一半,工厂农场没人干,经济起不来。蒋介石想的是用士兵守岛,必要时拉上船打仗,可他们要结婚,就得落户,办身份证,融入本地,时间长了,忠诚度打折。国民党内部文件显示,蒋介石担心士兵通婚后,生根发芽,不再听话,变成台湾人而不是他的私人部队。
1950年初,结婚申请雪片飞来,从基层军官到大头兵,都想安定。民政部门忙不过来,统计一出,蒋介石在溪口官邸开会,幕僚七嘴八舌,有人说鼓励通婚,拉本地人入伙;有人说发补助,限额结婚。可蒋介石一锤定音,不行,得从根上堵。原因简单,他把士兵当工具,用完就扔,不想他们有后顾之忧。历史上,国民党军队腐败,军官贪污,士兵被当炮灰,蒋介石管军多年,早习惯高压。士兵婚姻不是人权问题,是军管问题,得服从大局。
禁婚令的推行与军心动荡
蒋介石的招数来得快,1950年3月,他就签命令:陆海空军军官38岁以下,不得申请结婚。国民党军队里,38岁以上单身的军官少得可怜,早年打仗死的死,娶的娶,剩下多是老家伙。这令一出,挡掉九成申请。士兵呢?现役期间一律禁婚,等退伍再说。1952年,台湾当局正式出《军人婚姻条例》,军官28岁才能结,技术士官也得等,普通士兵和大头兵,得服役到40岁退伍后才有资格。退伍前不发身份证,黑户一条,户口卡脖子,结婚更别想。
这规定狠,士兵平均25岁,熬到40岁,半辈子没了。那时候台湾男人寿命才50出头,很多人等不到就病死营里。蒋介石的逻辑是,禁婚保军心,士兵没家室,精力全在打仗上。可实际呢,军心更乱。命令下发那天,台中营区士兵聚众闹,上级派宪兵镇压,抓了几个头头。彰化营砸家具,高雄港请愿,蒋介石只好加码安抚。
禁令执行严,结婚报告得层层审批,一个月前递,理由得铁板钉钉。违反的,军法处置,轻则关禁闭,重则枪毙。军官还好,关系硬的绕弯子;士兵惨,基层长官卡死,申请石沉大海。结果,50年代整个,获批结婚的没几个,高阶军官占大头,基层零星。士兵们工资低,娶媳妇也娶不起,本地姑娘嫌穷,跨海娶更不可能。人口统计显示,1953年台湾军队结婚率不到1%,外省兵更低。
这令不光卡婚姻,还卡生活。士兵没户籍,买房租屋难,医疗教育全靠军营。蒋介石用这招控人,士兵成终身雇员,退不了也跑不了。军心动荡表现在逃兵潮,1951年抓回上千人,金门马祖外岛跑船的更多。蒋介石视察时,士兵列队喊口号,背后骂娘。禁婚令表面稳军,实际埋雷,士兵怨气积,纪律松,训练偷懒,战备成空谈。
军中乐园的黑暗与老兵余生
禁婚堵不住需求,蒋介石想出损招:建军中乐园。1950年5月,金门马祖先开,伪装茶室,招大陆撤来的女人干这活,分甲乙两级,军官先用。台北高雄跟上,军方管,士兵领娱乐券,按军衔换时间,15到30分钟一轮。乐园年接待几十万,女人月薪军方给,健康检查草草,病传开管不住。
这制度抄日本的慰安所,可蒋介石更黑,士兵得自掏腰包,工资刚发不够用。金门831部队专供3万兵,女人多福建沿海的,20到35岁,条件差,很多人被骗来。乐园对联写“大丈夫效命疆场,小女子献身报国”,听着冠冕堂皇,实际是官方妓院,践踏女人尊严。士兵进去发泄,出来空虚加倍,生理解了,心理更空。
乐园稳了短期军心,可代价大。女人健康毁,士兵染病多,军医忙不过。社会上,本地人看不起,道德争议大。李敖1960年当兵时就调查,86年才发文揭黑,说国民党用这招发泄士兵,换战斗力。蒋介石批预算扩建,50年代末10多家,预算从军费挤,经济压力转嫁士兵。
老兵余生更苦。50年代转农场劳作,种稻米甘蔗,津贴低。60年代台湾经济腾飞,十大建设拉动,可老兵落伍,工厂不要他们。蒋介石75年死,蒋经国接班,继续戒严。80年代,社会变,86年民进党成立,压力大。87年11月2日,蒋经国开探亲,允许有亲属的老兵回大陆,先短期。
第一批88年飞厦门,10万申请一周抢光。返乡的见村变样,亲人少,哭坟头的多。探亲潮持续,90年代可定居,很多人娶大陆媳妇,安家。2000年后,津贴调,老兵散两岸,有的台湾养老院独居,有的福建村落度晚年。60万兵,到2015年剩零星,骨灰运回大陆的不少。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