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体检不做这6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症都不知道

本文1973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体检,几乎成了现代人健康的“年终总结”。可你真的知道,体检都查了什么?查得是否有效?查得是否全面?

很多人每年按时去体检,体检报告却年年“正常”,结果一查出问题就已经晚了

问题出在哪里*不是体检没用,而是你“漏查”了关键项目。有些病,藏得太深,不做专项检查,根本发现不了。今天就来告诉你:体检查这些,才算是“真体检”

一、为什么体检查不出病?真相扎心

很多人以为,体检一份报告在手,身体就没事了。但真相是——很多标准体检项目,只能筛查表面上的健康问题,真正“深水区”的疾病,很容易被漏掉。

比如,常规的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能看出什么?顶多是高血压贫血、心律不齐,对癌症、心梗、脑梗等重大疾病,基本无法预警

更扎心的是,很多体检套餐为了“看起来项目多”,混进了很多没必要的“凑数项目”,关键的反而没有。

据统计,我国超过70%的癌症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体检,查得不对,等于白查。

二、真正有用的6项体检,你查过几个?

别再迷信套餐里的“全身检查”,真正有价值的,是这些专项。尤其是以下6项,医学界早已反复强调其重要性。

1.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黄金标准”

很多人做了个胸透,就以为查过肺了。胸透对肺癌几乎无效!

真正有用的,是低剂量螺旋CT。它能在肺癌早期、肿瘤只有几毫米时就发现异常,比普通CT更清晰,辐射更低,适合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国家卫健委就提出:年龄超过40岁、有吸烟史、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

2.肿瘤标志物:不是查了就安心,要查对才行

很多体检报告上都会写着“CEA、AFP、CA125”,看起来挺高端,但这些肿瘤标志物,并非“万能癌症筛查工具”。

它们的局限性很大:不是每种癌症都有标志物,很多癌症早期也不会升高

但在某些特定癌种中,它的作用非常关键——比如:

AFP:主要用于肝癌筛查;

CA125:女性卵巢癌筛查重要指标;

PSA:男性前列腺癌早筛的核心项目。

医生会根据你的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判断需要查哪些,而不是一股脑全查

3.胃肠镜:怕检查不如怕错过

“太难受了,不想做”,这是多数人拒绝胃镜、肠镜的理由。但你知道吗?

胃癌、结直肠癌,是中国高发的两大癌种,而早期几乎无症状

很多人第一次发现,就是确诊那天。而胃镜、肠镜,是目前唯一能直视消化道内部、发现微小病灶的手段

尤其是家族有胃癌、肠癌史,或长期胃痛、黑便、便秘的人群,建议40岁起定期检查

4.甲状腺彩超:越来越多年轻人中招的“隐形病”

近几年,甲状腺结节的检测率飙升,尤其是女性。很多人一查就发现有结节,吓得不轻。

但其实,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关键在于早发现、定期监测。

甲状腺彩超,是目前最有效的甲状腺异常筛查手段,能看出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是否需要进一步穿刺或干预。

而不是靠“摸一摸脖子”就了事。

5.颈动脉彩超:心脑血管病的“前哨站”

你知道吗?80%的脑梗死都是可以通过提前筛查预防的

颈动脉彩超,就是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的关键手段。它能告诉你血管的“年龄”,比血压、血脂更直观

特别是有三高、抽烟、肥胖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查,别等到中风了才后悔。

6.肾功能+尿微量蛋白:肾病最怕“没症状”

肾病被称为“沉默杀手”,初期毫无征兆,一旦出现水肿、乏力,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

传统的尿常规查不出隐藏的肾损伤,只有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这些指标,才能早期发现问题

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吃药的人,一定要每年查一次

三、这些“隐藏病”,体检查不到!

很多人查出来“没事”,结果不到半年就出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常规体检查不到:

早期肺癌

慢性肾功能损伤

甲状腺恶性结节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小肠息肉、胃黏膜病变


这些疾病藏得太深,不做专项检查,完全查不到

医学上有一句话:不是你没有病,而是你没有查出来。

四、专家建议:体检要“个性化”,不是一刀切

每个人的身体和风险因素不同,体检项目也应“定制化”。

30岁以下,关注肝功能、甲状腺、乳腺/前列腺;

40岁以上,必须加上胃肠镜、低剂量CT、血管检查;

有家族病史的,应提前5-10年开始筛查相关项目。

体检应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展检查。

五、结语:别再只看体检报告是否“正常”

很多疾病,不是在一夜之间爆发的,而是在你“年年正常”的体检中,悄悄推进的。

真正有价值的体检,不是走过场,而是发现隐患、提前干预

别等病来了,才后悔“当初怎么没查出来”。

从今天开始,认认真真,查对项目,才是真体检

参考资料:

[1] 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全国癌症统计年报》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管理办法》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体检基本项目规范(试行)》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养生   专家   甲状腺   癌症   项目   肺癌   发现   家族   胸透   人群   关键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