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中美马来西亚磋商刚刚落下帷幕,美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美国会放弃对中国100%的关税,而中国也将稀土出口限制推迟实施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一轮到第五轮,每次美方谈判代表口中少不了稀土两个字,可见这个脖子卡的有多狠。
虽说,从美方的口里听到了关于中国会推迟稀土出口限制的消息,但特朗普政府还是没停止尽可能在稀土方面去中国化的行为。
就如,10月28日访问日本的特朗普,与高市早苗共同签署了“新黄金时代”宣言,以及关于美日合作建立稀土及其他关键矿产的储备和供应链的框架协议。

其实,早在10月20日,美国就与澳大利亚签订稀土合作协议,而再往前便是巴基斯坦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旨在建立从勘探、选矿到精炼的完整稀土价值链。
据悉,美日将合资推进从萨斯喀彻温矿源、萨斯卡通分离厂到俄亥俄磁体工厂的垂直整合,并在西澳大利亚共建年产100吨的镓精炼厂。
另外,日本经济产业省还将促进向REAlloys北美工厂许可转让日本的稀土分离和磁体制造技术。
总之,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部分国家是准备构建一个“资源-技术-市场”的闭环,澳大利亚等部分国家提供矿藏,日本提供技术,美国则以高于中国出口价格2倍的保底价格托底。

可以说,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构想曾一度让美国国内陷入狂欢,但也有部分企业意识到他们遇到的挑战远比想象更为严峻。
诺维昂磁业公司曾表示,“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宣布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他接到过大量咨询电话,客户不仅要求按原计划推进,还希望将原定产量提升数倍”。
“大量购买”这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种诱惑,但该公司就很清楚现实的情况,即“部分客户的需求标准,是中国几十年产业积累才能做到的。”
言外之意就是客户的大订单他们做不到,而且该公司企业还说过,“对中国以外的稀土产业新兴参与者而言,要在供应链各环节证明其自身供应能力,压力极大”。

另外,10月28日有篇《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也提到该话题,该报道称“中方的震慑性举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稀土产业的复苏,但且不论重建西方稀土供应链本就需要时间,更何况该行业此前就已经经历过多次“虚假繁荣”。
也就是说,中国以外的稀土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都存在着缺口。其实,以上提到的报道确实很客观,因为美国MP Materials虽说可以实现轻稀土商业化分离,但重稀土精炼几乎是空白。
日本是稍有技术,但缺乏原料和实际产能,因为全球92%的重稀土高纯精炼产能在中国。
所以,尽管特朗普政府在尽可能的就稀土问题去中国化,但如果他们真的俯下身子看看现实,就会发现极致的工业文明不能靠速成实现,而核心技术上的主权也不能依赖外包。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