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有大禹治水的“物质实证”

三星堆玄圭纹饰的图像叙事与文献互证研究

——以“尧锡禹玄圭”为中心的文明叙事复原

作者:翁卫和








摘要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玄圭”是目前长江流域考古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玉器之一。本文通过对其表面五组主要纹饰的系统解析,结合《尚书》《尧典》《舜典》《夏书》等古代文献记载,提出该玄圭为“尧锡禹玄圭”的实物见证。其纹饰以线刻叙事的方式,完整呈现了“尧命禹治水—洪水肆虐—禹受命治水—功成受封”的文明故事,体现了史前符号体系向国家叙事的过渡。本文旨在通过图像学与文献学的双重路径,揭示三星堆文明在华夏早期王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三星堆;玄圭;尧禹传说;图像叙事;王权考古

一、引言:玄圭的历史与文化语义

《尚书·夏书》载:“(禹)东渐于海,西被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古人以圭为王权象征,而“玄圭”则特指尧赐禹以表彰其平定洪水、功成受命之信物。

“玄”,为水色。《说文解字》曰:“玄,黑而有青色者也。”三星堆遗址所出“玄圭”,质地呈青绿色,恰符“玄为水色”之义。此圭不仅是一件玉礼器,更是尧王权授予禹的神圣象征。

三星堆出土玄圭的存在,使《尚书》所述“尧锡禹玄圭”具备了考古学的物质实证,为五帝传说的历史真实性提供了新的线索。

二、图像叙事结构分析

玄圭上的线刻图像分为五幅,呈从上至下的顺序排列,构成完整的故事链条。这种布局类似古代“编年史画”或“神授仪典”的图像叙事结构。

(一)第一幅:尧帝授禹治水

图像中两至三位身姿、服饰一致的人物居中立像。人物特征为平顶冠、铃形耳饰、双手拇指相顶、双足平列。“圆孔”位于两人之间,为“天”的象征。

“平顶冠”寓“与天齐平”,象征“天子”。

“双手拇指相顶”乃古代“受命”礼手势。

“铃形耳饰”对应尧帝的图腾——木棉花冠形象。

此画意在表现尧帝对禹(或其父鲧)正式授命治水的历史事件。

(二)第二幅:洪水滔天,灾及山川

两山之间有船,山内饰以“鸟羽纹”,两侧大手按山腰,中部小山似鱼首,内有“鱼眼”。

“鸟羽纹”表征“翼王”——即尧帝之号,示灾生于尧时。

“鱼首山”寓“鱼凫”或“禹族”图腾,暗示治水者的族源。

“大手”象征丈量山势,隐喻治理洪水的度量与规划。

该图即《尧典》所述“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的具象化呈现。

(三)第三幅:叙事衔接符

由两组上下左右相连的“S”形纹组成,象征“水流”与“连续”。此为过渡纹,表示故事继续向下展开,是图像叙事的“连缀符号”。

(四)第四幅:禹领命治水

三位跪姿人物,戴“山形冠”,冠上布满雨点纹。双手拇指相顶于胸前,耳饰为双环状。

“山形冠”象征“诸侯封国”,表明禹为崇伯之身;

“双环耳饰”似蛇环,为禹族图腾;

“跪受命”之姿表明身份低于尧。

此幅乃“禹受命为司空,平水土”的具象叙事。

(五)第五幅:禹治水功成,受赐玄圭

图中两山内纹饰仍同第二幅,然中央出现一“钩状物”横贯山顶,象征开山疏水。两山外侧各立“牙璋”,表彰之器。

“钩状物”代表治水开道;

“璋”象征王赐与功勋;

故该图寓意禹治水成功,受尧赐玄圭以彰其功。

至此,整器图像完成“命—灾—行—功—封”的完整叙事循环。

三、文献互证与图像意义

《尧典》《舜典》详细记载尧、舜、禹治水的次序与神授关系。玄圭图像的五段叙事,与文献所载高度一致,证明其并非装饰性纹样,而是史事性纪念纹饰。

该玄圭不仅记述了治水神话,更编码了王权合法性:

• “圆孔”代表天命;

• “圭璋”象征授受之制;

• “水纹”“鱼纹”隐含族源记忆。

它的存在说明,三星堆在夏早期已形成以“神授王权—治水救世—天命继承”为核心的政治叙事体系,早于中原“夏后氏—殷商”的文字体系。

四、考古与文明史意义

1. 图像即文字的文明阶段

三星堆玄圭的线刻画已具备“文字叙事”的结构功能,说明其社会已进入具象符号记载史事的阶段。

2. 玄圭体系与王权仪制的南源性

尧赐玄圭之制表明夏王朝权符制度可能起源于南方流域文明。三星堆出土玄圭,与《尚书》记载互证,提供了夏文明南源的实物证据。

3. 从宗教叙事到历史叙事的过渡

玄圭图像从神话—灾变—赐命—成功的线性展开,体现了史前社会由宗教象征向历史记录的过渡特征。

结论

三星堆玄圭所呈现的五幅图像并非抽象装饰,而是一组以“尧锡禹玄圭”为核心主题的图像叙事。

它以符号、神话与仪制三者结合的方式,记录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王权合法化过程,印证了《尚书》“禹锡玄圭”之史事。

由此可见,三星堆文化不仅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高峰,更是夏早期王权制度与政治象征体系的源点。

玄圭,是夏文明的“玉版史书”,其所承载的王命与治水叙事,构成了中华文明叙事的最早物证。

参考文献

1. 《尚书·尧典》《尚书·舜典》《尚书·夏书》

2. 《山海经·海内经》

3. 翁卫和:《三星堆与夏早王权体系研究》,未刊稿

4.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综论》,《考古学报》2021年第2期

5. 朱凤瀚:《中国青铜时代的权力象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历史   大禹治水   实证   物质   王权   图像   象征   尚书   纹饰   体系   耳饰   山形   长江流域   文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