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界都知道徐增平是个能赚钱的人,但没人知道他也是个"会败家"的人。
这个山东汉子咬着牙掏光家底,甚至不惜让公司破产,就为了买一艘满身锈迹的"破船"捐给国家。朋友们背地里都说他疯了,可十几年后回头看,究竟谁才是明白人?
一个成功商人为啥要做这种赔本买卖?这笔看似亏到底的生意,到底值不值?
说起徐增平这个名字,熟悉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1952年出生在山东的他,骨子里就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儿。高中一毕业,这小伙子就踊跃报名参军了。
在部队里一待就是14年,从一个青涩的新兵蛋子练成了身手敏捷的篮球健将,广州军区体工大队都抢着要他。
1983年,31岁的徐增平脱下军装,心里装的可不是享清福的想法。
这个山东汉子有股子韧劲儿,也有商业头脑。
刚开始做生意那几年,他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学习,几年功夫就小有所成了。
可徐增平不是那种容易满足的人,1988年,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带着妻子孩子移居香港。
那时候的香港,对内地人来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兜里的钱也不算多,徐增平夫妻俩刚开始确实挺焦虑的。
可机遇这东西,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989年,香港楼市大跌,别人都在慌,徐增平却眼睛一亮。
他跑到银行贷款,在铜锣湾买地,朋友们都说他疯了,这么贵的地方也敢碰。
结果呢?还没过一年,这些地方就开始升值了。
徐增平不光还清了贷款,还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一仗让他在香港商界彻底站稳了脚跟。
后来的日子里,他凭着那股子精准的眼光,一次次抓住机遇,创立的创律集团越做越大。
但让徐增平真正出名的,不是他赚了多少钱,而是1997年那个改变命运的早晨。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翻看报纸,突然一条消息让他眼珠子都快黏在报纸上了。
乌克兰要出售一艘叫"瓦良格号"的航空母舰!那一瞬间,这个山东汉子心里的那团火被彻底点燃了。
如果能把这艘航母买回来转交给国家,那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从那一刻起,徐增平就下定了决心,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想买航母可不是闹着玩的,这背后牵扯的可是国际政治的大棋局。
当年苏联解体后,这艘建造了一半的瓦良格号就像个烫手山芋,落到了乌克兰手里。
乌克兰本来想卖给俄罗斯,可价钱谈不拢,最后只能对外公开出售。但有个条件:只卖给个人,不卖给国家。
这个条件一出,徐增平就知道机会来了。他马上在澳门注册了个旅游娱乐公司,说要把航母改造成海上赌场。
1998年,徐增平带着一堆礼品飞到了乌克兰。
他深知要想和这些东欧人打交道,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诚意。
那次谈判,徐增平做了件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10分钟内喝下6斤白酒!
乌克兰人被这个中国汉子的豪爽彻底震住了,对他的信任度直线上升。
可就在谈判接近尾声时,美国人坐不住了。他们可不希望看到任何国家的海军力量得到加强。
于是,原本说好的1800万美元船体加200万图纸的交易,突然变成了公开拍卖。
这一下子,竞争就激烈了。
各路买家都摩拳擦掌,但奇怪的是,到了拍卖当天,除了徐增平,其他竞争对手居然都没有提交完整的资料。
后来才知道,准备这些资料的难度远比想象的大。
徐增平能够成功,不光是因为有钱,更因为他早就做足了功课。
最终,他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竞得了这艘航母。
签合同的那一刻,徐增平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
因为买下航母只是第一步,怎么把它安全运回中国,才是真正考验人的地方。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条回家路会如此艰难,难到几乎要了他的半条命。
2000年,当瓦良格号开始踏上回家路时,徐增平以为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谁知道,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航母没有动力,只能靠拖船牵引,就像一个生了病的巨人,缓慢而艰难地在海上前进。
当船队行驶到土耳其海峡时,土耳其政府突然发难,说船体太大,可能会影响海峡安全,拒绝放行。
这一卡就是一年多!
徐增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都要支付停船费2万美元,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
钱就像流水一样往外淌,徐增平的资金链很快就绷紧了。
他开始四处借钱,一个朋友一个朋友地求。可随着时间拖得越来越长,朋友们也开始担心了。
这钱什么时候能还上?这艘破船到底能不能回到中国?
慢慢地,愿意借钱的朋友越来越少,徐增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
有一次,他给最好的朋友打电话求助,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说:"老徐,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看不到希望啊。"
挂了电话,这个山东硬汉差点掉下眼泪。
可就算这样,徐增平也没有想过放弃。
他跟妻子说:"咱们大不了回山东种地去,但这艘航母,我一定要带回家!"
这股子倔劲儿,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从哪来的。
也许是军人的血性,也许是商人的执着,更可能是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深沉的爱。
就在徐增平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祖国出手了。
2001年,经过中土两国长时间的外交斡旋,土耳其终于松口了。
11月1日,瓦良格号重新起航,徐增平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但回家的路依然充满风险。途中遭遇了好几次大风暴,每一次都让人心惊胆战。
直到2002年3月3日,当这个锈迹斑斑的巨无霸缓缓驶入大连港时,徐增平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这时候的他,已经彻底破产了。
为了这艘航母,他花掉了近1亿美元,几乎掏空了自己的全部身家。
但他没有后悔,因为他知道,这艘航母将成为祖国的骄傲。
2012年9月25日,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难忘的日子。
曾经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经过十年的改造升级,华丽转身成为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那一刻,亿万中国人的航母梦终于实现了。
而徐增平,这个当年"败家"的商人,突然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回头看看,谁还敢说他当年的决定是错误的?
那些曾经说他疯了的朋友,现在见到他都要竖起大拇指。
更让人欣慰的是,徐增平并没有因为破产而一蹶不振。
在国家的关怀和自己的努力下,他重新站了起来。
创律集团不但重获新生,还发展得比以前更好了。
徐增平把当年借的钱一笔一笔全都还清了,其中包括那位爱国港商罗肇唐老先生的钱。
2013年9月,当徐增平把印有辽宁舰图案的帽子戴在已经行动不便的罗老先生头上时,老人家眼含热泪,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那一幕,比任何华丽的词汇都更能说明什么叫做家国情怀。
如今的徐增平,已经是全国政协委员了。
他积极关注民生问题,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从一个普通的山东小伙,到成功的香港商人,再到破产的航母购买者,最后成为受人尊敬的爱国企业家。
徐增平的人生轨迹,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小说。
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成功,不是看你赚了多少钱,而是看你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什么。
每当有人问起当年的决定是否后悔时,徐增平总是笑着摇头。
他说:"看到辽宁舰在海上劈波斩浪的样子,我觉得这辈子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值了。"
这就是徐增平,一个用自己的选择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疆的普通中国人。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的完美统一,看到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最高境界。
而这样的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徐增平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有一种成功叫做舍得,有一种智慧叫做眼光,有一种情怀叫做家国。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账户上的数字能定义的。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太需要徐增平这样的人了。他们用行动证明,个人的价值可以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这才是企业家精神的最高境界。
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选择会怎么办?钱重要还是情怀重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让我们一起聊聊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更新时间:2025-08-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