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泽连斯基改口,称已经准备好与美国签署价值5000亿美元的“矿产协议”之后,美国通过巧取豪夺等手段,锁定的全球稀土储量,已经高达近300万吨。
毫无疑问,这是冲着打破中国稀土优势来的,问题是靠这近300万吨的稀土储量,美国真的能摆脱对中国稀土产供链条的依赖吗?
格陵兰岛
特朗普上台之初,就扬言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夺取隶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虽然面积巨大,但绝大部分地域都被冰雪覆盖,并不适合人类生存,特朗普想要强取这座岛屿,当然是冲着稀土来的。
而丹麦方面看上去回应激烈:又是修改国徽,又是公开声称格陵兰岛“不卖”,实则他们很清楚特朗普敲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格陵兰岛的资源,而不是要一座冰封的岛屿。
因此丹麦从一开始就几乎明示,除了格陵兰岛本身不卖之外,其它的都可以和美国谈。这个“谈”,实际上也就等于美国借助这次领土敲诈,锁定了格陵兰岛上巨量的资源储藏。
那么格陵兰岛有多少稀土呢?根据西方媒体的统计,格陵兰岛稀土资源量在4000万吨以上,这些稀土资源里蕴藏的稀土储量,高达150万吨。
稀土原材料相关产品
稀土是一种关键、但消耗比较少的高科技原材料。以美国军用稀土为例,一架最先进的F22战机,也就几斤到十几斤稀土的用量。
换句话说,格陵兰岛150万吨稀土储量,如果真的全开采出来,足够美国用很多年。
除此之外,还有乌克兰。这次美国和乌克兰所谓的“矿产协议”,实际上就是美国让乌克兰用5000亿美元的稀土,偿还俄乌冲突中,美国“借给”乌克兰的3500亿战争相关贷款。
而根据西方媒体统计,乌克兰大概有120万吨轻稀土,30万吨重稀土。
格林兰岛的150万吨,再加上乌克兰的150万吨,美国等于不用一兵一卒,就锁定了全球近300万吨的稀土储量。
那么,这会不会动摇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绝对领先的地位呢?
首先从储量上来看,根据2023年的数据,中国有稀土储量4400万吨左右,已查明的稀土资源量高达1.4亿吨左右。
乌克兰和格陵兰岛的稀土储量、稀土资源量加起来,也就刚够中国的零头。
其次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稀土开采量大概2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相比之下,乌克兰和格陵兰岛的稀土开采量基本为零。
所以说从储量和产量来看,美国想要靠圈占乌克兰和格陵兰岛的稀土,打破中国优势,那是痴人说梦。
再次,稀土资源和稀土储量,都不等于直接能用的稀有金属,还需要开采冶炼。而稀土的开采冶炼技术,是一个极为依赖规模优势压低成本的技术。
这使得中国不仅在稀土储量上,远超全球其它国家,在稀土全产业链的技术上,也垄断了从冶炼分离到高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我国在稀土领域,拥有多项领先技术
例如,中国独有的“串级萃取分离法”技术专利,使稀土提纯成本仅为国际水平的1/3。美国虽拥有180万吨稀土储量,但90%的矿石需运至中国加工,再以高价回购的成品。
用大白话来说,就算特朗普圈占了乌克兰和格陵兰的稀土,并且能成功开采,以他们现在的技术,还是得送到中国来加工处理,最后压低成本,大规模使用。
这就使得中国在稀土产业链领域,实际上已经利用自身先进得技术,建立了一套护城河,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圈占了稀土储量,就能打破中国稀土优势得。
既然如此,那么现在特朗普大费周章的圈占这些稀土,有啥意义呢?
美国稀土产业链自20世纪90年代外包后严重萎缩,目前仅剩一座稀土矿,且缺乏精炼能力。即使获得乌克兰矿石,仍需依赖中国技术提纯。
乌克兰稀土矿
那么美国能不能自己研发改进技术呢?
能,但是不符合美国的环保法规,就算特朗普这么一位强势总统,想要顶着美国环保领域的压力,强推稀土产业链的扩大与重建,也是千难万难的。
因此,他提出的“5000亿美元稀土交易”,本质上是将乌克兰作为“代工厂”,利用其土地规避美国环保法规,帮助美国扩大稀土产业链的同时,更新稀土冶炼萃取技术。
用大白话来说,这就是把乌克兰和格林兰岛的稀土,当成美国的练兵场,打算先借他们的稀土,磨练好了美国稀土领域技术,再来跟中国竞争。
这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助乌克兰和格林兰岛的稀土资源,帮助美国培育相关人才。
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稀土产业培养了超10万从业者,而美国相关技术人才不足千人。任何技术突破和进步,都是需要在“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下进行的,没有相关的稀土人才,就算美国投再多钱,也很难研发出足够先进,足够便宜的稀土淬炼技术。
稀土开采和冶炼,都依赖于大量相关人才的培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在美国强行圈占乌克兰和格陵兰岛的稀土储量,其实不是为了短期内打破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实际上他们也打破不了。
特朗普的目的,是借此为美国培育人才,用别人的稀土资源,跟中国竞争,削弱我们在这方面的优势,这是典型的借机下蛋。
当然,美国怎么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特朗普对乌克兰和格陵兰岛稀土的觊觎,暴露了美国的供应链焦虑。
但受限于技术、地缘与成本,难以动摇中国的主导地位。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技术壁垒,同时推动稀土应用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与产业优势,那就用不着担心任何人威胁我们竞争优势。
毕竟,真正的“王牌”不仅是地下的矿藏,更是手中的技术与标准。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