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没掀翻美国就业?耶鲁实锤了!太多年轻人正在被社会淘汰

耶鲁大学刚抛出的研究,给焦虑的打工人浇了盆冷水,这份研究明确说,自2022年11月ChatGPT问世以来,美国就业市场压根没出现“能察觉到的颠覆”。

可打开招聘软件看看,年轻人找工作的难度肉眼可见地涨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看耶鲁研究的核心结论,研究团队扒了两年多的就业数据,发现美国就业结构的调整早在2021年就开始了,ChatGPT出来后反而没加速变化。

对比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那会儿的就业震荡,现在的情况平稳得像一潭死水。

研究里举的例子很实在,计算机刚发明出来时,过了近十年才在办公室普及,真正改变工作流程花的时间更长。

研究人员觉得,AI再厉害也跳不出这个规律,想在33个月里全面改写就业市场,根本不现实。

但外界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今年5月,AI公司Anthropic的CEO达里奥・阿莫代伊还警告,未来五年里,生成式AI可能会“消灭一半的初级办公室岗位”。

新闻出版、影视制作、会计这些行业,确实被反复提及是高危领域。

耶鲁和布鲁金斯学会的联合分析却发现,这些行业的就业调整早有苗头,跟ChatGPT没多大关系。

比如新闻行业,纸媒衰退、新媒体转型的趋势持续了十几年,AI只是刚好赶上了这波潮流,从整体数据看,美国就业的“基本盘”没被AI撼动。

但另一份数据藏着更真实的处境,美银8月的数据显示,美国毕业生失业率从去年12月的4.0%飙到了8.1%。

人力资源机构Challenger统计,今年前七个月,美国有超过1万个岗位消失直接跟AI有关,AI都排进年度五大裁员原因了。

年轻人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面向Z世代的求职平台Handshake数据显示,初级职位的招聘信息同比降了15%。过去两年,招聘信息里提AI的雇主数量涨了400%。

耶鲁管理学院的Botelho副教授点破了关键,AI抢的就是新人的活,收集数据、做基础图表、整理流程这些事,AI做得又快又便宜。

科技行业的年轻人日子更难过,高盛经济学家JosephBriggs算过,今年科技行业20到30岁员工的失业率涨了3个百分点,比行业整体增幅高不少。

纽约联储的数据更扎心,22到27岁、有大学文凭的年轻人失业率达到5.8%,是四年来最高。

企业的动作早就说明了态度,Shopify的CEO年初在内部信里明说,“AI能做的事,就不招新人了”。

麦肯锡部署了数千个AI代理,直接接手初级员工的工作。Duolingo更直接,员工对AI的熟练程度成了录用和晋升的硬指标。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都透露,AI已经能生成大约30%的代码。Salesforce的CEO马克・贝尼奥夫6月说,AI在公司里的工作占比已经到了50%。

这些巨头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招聘风向。

为什么耶鲁研究说“整体稳定”,年轻人却觉得“饭碗要丢”?

答案藏在数据细节里,牛津经济研究院估算,最近年轻人失业率上升的85%,是因为新人找不到工作,不是现有岗位被裁掉,AI带来的不是“突然崩塌”,而是“缓慢绞杀”。

高盛前科技投行家GeorgeLee看得很透,企业CEO部署AI初期,最先砍的就是初级岗位。

“怎么精简结构又不损害竞争力?年轻人成了这种策略的牺牲品”,这种“砍新人保老人”的操作,让整体就业数据看起来没大波动,但新人的路被堵死了。

更关键的是,AI不是唯一的“凶手”,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低于预期,前几个月的数据还被下修了。

经济学家分析,特朗普总统调整关税政策让企业不敢投资招聘,这跟AI的影响搅在了一起,年轻人的就业压力自然翻倍。

耶鲁研究里提到的“缓慢渗透”,在年轻人身上已经显现,AI没一下子掀翻就业市场,但它在一点点挤压新人的生存空间。

这种影响比“突然失业”更可怕,它在悄悄改变职场的游戏规则,晚入场的人连门槛都摸不到。

高盛的Briggs预测,未来大概6%到7%的劳动者可能因AI失业,要是AI普及速度比预计的10年快,或者经济放缓逼着企业降本,阵痛会更剧烈。

他还提了个更让人不安的可能,要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真的出现,那对就业的冲击就没法想象了。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企业长期砍新人招聘可能得不偿失,Botelho副教授说,现在省的人力成本,可能会让企业错过未来的核心骨干。

毕竟AI能处理重复工作,却没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领导力,这些能力得在实战里慢慢培养。

普通打工人该怎么应对?看看企业的招聘要求就知道了,AI能做基础工作,人类就得向更高阶走,比如会计,AI能记账出报表,人类就要懂数据分析和战略建议。

比如编辑,AI能写初稿,人类就要做深度策划和观点输出。

年轻人的心态也在变化,近一半美国Z世代求职者觉得,AI让学历价值降低了,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学习AI相关技能,不是为了跟AI抢活儿,而是为了学会和AI协作。

毕竟Duolingo这类公司已经证明,懂AI的员工更有竞争力。

现在的就业市场像个“双层迷宫”:上层的老员工暂时安全,整体数据看着平稳,下层的年轻人举步维艰,每一步都要跟AI竞争。

耶鲁的研究没说错,AI没带来大规模动荡,但它正在悄悄改写职场的“准入规则”。

这场变革的真正考验可能在十年后,现在被AI抢走初级岗位的年轻人,要是没能积累更高阶的能力,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

企业要是一直不招新人,等老员工退休,可能会面临“人才断层”的危机。

AI对就业的影响,从来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谁先受影响”的问题,耶鲁的研究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却没给年轻人开药方。

这场“缓慢渗透”式的冲击,比突然的动荡更需要警惕,它不会一下子搞垮就业市场,却可能慢慢堵死普通人的上升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科技   耶鲁   美国   年轻人   社会   数据   企业   行业   新人   员工   岗位   失业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