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子再次夺人性命!注意好三个细节,帮你远离米酵菌酸

10月12日,黑龙江两名男子吃了酸汤子后中毒,最后一死一伤;再往前数到2020年,黑龙江鸡西还有一家子因为吃酸汤子,9个人全没了!

酸汤子不就是东北的特色小吃,怎么会这么危险?其实酸汤子本身没问题但要是制作或存放不当,它就可能变成致命陷阱,问题出在发酵时被细菌污染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上。

特色美食的传承很重要,但食品安全永远是底线,尤其是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没有专业的卫生管控和风险监测,安全隐患本来就比正规生产的高。

可很多人总觉得传统的就是安全的,容易放松警惕,这也是两起悲剧背后的共性问题,大家对发酵食品的安全认知太不足了。

还有人可能好奇,米酵菌酸到底有多毒,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它的致死率大约是50%。一旦进入人体,会直接攻击细胞里的线粒体。

米酵菌酸会破坏线粒体蛋白质的结构,让能量转化断了档,ATP不够用,肝脏、肾脏、大脑这些重要器官就会出问题,哪怕只吃进去一点点,都可能致命。

更麻烦的是,这毒素一是没气味没味道,混在食物里根本尝不出来、闻不到,二是特别耐极端温度,日常煎烤蒸炸炖,哪怕是100摄氏度的沸水,都没法把它消灭。

可能有人觉得我不吃酸汤子,就不会中招,但这种想法真的错了,米酵菌酸的藏身地特别广,除了酸汤子这类谷类发酵食品,变质的淀粉还有坏了的银耳、木耳,都可能有它的影子。

从东北到南方,涉及的食物跟咱们日常生活离得特别近,所以这不是某一地区或某类食物的专属风险,是所有人都得注意的事。

它的产生跟一种叫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有关,只要温度湿度合适,这种细菌就会在食物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2020年鸡西那起事故里,涉事的酸汤子食材在冰箱里冻了一年,很多人觉得冰箱是保险箱,冷藏能多放一周,冷冻就能永久保存,甚至食物长霉了,挖掉霉点还接着吃。

但实际上,低温只能让米酵菌酸不繁殖,杀不死它,毒素还会在食物里长期存活,吃了照样有风险。

现在医学上还没有针对米酵菌酸的特效药,一旦中毒,只能靠紧急排毒、血液净化来阻止病情恶化,再给受损器官做支持治疗,最后能不能救回来,真的要看运气。

家庭环境没法把控温度、湿度和卫生,太容易让椰毒假单胞菌滋生了,尽量别在家自己做发酵食品。

剩菜、隔夜菜能少吃就少吃,实在要存,得赶紧密封冷藏,而且尽快吃完;食物只要长霉,哪怕只有一个小霉点,也得直接扔,别抱有侥幸心理。

另外,泡木耳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时间,就算在冰箱冷藏泡,也不能超过4小时,要是发现木耳颜色、状态不对,比如发黑、发黏,就别再吃了。

要是不小心吃了可疑食物,感觉不舒服,比如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一定要马上催吐,尽量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干净,然后赶紧去医院,还要告诉医生吃了什么,方便医生救治。

很多人之所以会遇到米酵菌酸这种风险,就是因为习惯用经验“传统代替科学“规范。只有真正树立预防优先的意识,把规范的饮食习惯融入日常,才能守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美食   性命   细节   食物   毒素   鸡西   木耳   线粒体   细菌   食品   黑龙江   温度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