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放弃自研电动汽车和AI大模型,苹果还有多大创新力?

“嘿,Siri,你能自己写代码吗?”这个曾让果粉们充满期待的问题,答案可能要变成“抱歉,我的大脑是租来的”。

就在上周,科技圈传出一个​大新闻​​。苹果正“认真评估”放弃自研AI大模型(LLM),转而向Anthropic或OpenAI租用AI大脑来驱动下一代Siri。这已是苹果18个月内第二次放弃投入巨资的核心研发项目。去年2月,那个十年烧掉近百亿美元、代号“泰坦”的造车计划刚被送进坟墓。

苹果曾是科技行业的颠覆者。从初代iPhone重新定义智能手机,到iPad开创平板电脑新时代,再到App Store和Apple Music彻底改变数字内容生态,​​这些创新​​都引领着行业。然而,近年来,这家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遭遇了一系列​​挫折​​,​​其​​创新力正在经历一场严峻考验。

下面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苹果在AI领域、智能汽车项目和基带芯片等研发中的困境,结合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产业链不完善等外部因素,探讨苹果是否还能重现昔日辉煌。

2024年6月的WWDC大会上,苹果高调展示了Siri的AI升级计划:通过自研的“Apple Foundation Models”实现跨应用操作、屏幕内容分析等高级功能。然而,现实却是​​出人意料的​​残酷。据2025年7月1日多家媒体报道,苹果自研的AI大模型在多个核心指标上未能达到预期,与竞品OpenAI的ChatGPT和Google的Gemini存在明显差距。内部评估显示,​​其​​自研大模型在语言理解、多模态处理和实时响应速度上均落后于行业领先者。

更严重的是,苹果的AI团队正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透露,多名核心AI工程师已离职,其中包括前谷歌工程师庞若鸣领导的“LLM Siri”项目团队。尽管苹果仍在推进自研计划,但高管层已倾向于“务实选项”:与Anthropic和OpenAI合作,直接引入​​这些科技公司​​的大语言模型(LLM)驱动新版Siri。

但在与OpenAI/Anthropic的谈判中,隐私与成本的博弈成了巨大障碍。苹果的方案是将第三方模型部署在其私有云计算服务器上,以确保数据隐私。这一基础设施基于高性能Mac芯片,是苹果目前用于部署高端AI模型的核心平台。然而​​,这种​​独占部署模式涉及到双方核心利益,谈判并非一帆风顺。Anthropic要求苹果每年支付数十亿美元的授权费,且费用逐年递增,这成为合作的主要障碍。相比之下,OpenAI的云端模型成本更低,但苹果对其数据隐私保障的担忧难以消除。

如放弃自研AI大模型,对苹果生态会有深远影响,苹果将面临双重挑战。一是生态协同优势削弱,Siri作为苹果生态的“智能中枢”,若依赖外部模型,其与iOS、iPadOS、macOS的深度整合能力将大打折扣。二是​​数据​​隐私无法切实保障,苹果一直以“隐私优先”为卖点,但若依赖第三方云服务,用户数据泄露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增加​​。

从智能汽车到基带芯片,再到AI大模型,苹果的核心项目为何屡屡受挫?

2024年2月份,苹果宣布取消长达十年的电动汽车项目。该项目投入数十亿美元,团队规模曾达2000人。尽管苹果将部分团队转至生成式AI部门,但这一决定暴露了其在重大核心项目研发中的问题。汽车研发需要整合电池技术、自动驾驶、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而苹果在这些领域的积累远不如特斯拉甚至传统车企。

​​基带芯片研发,更是苹果难以放弃的“鸡肋”​​。2019年,苹果斥资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的基带业务,试图摆脱对高通的依赖。此次收购​​获得了​​英特尔智能手机基带芯片业务的大部分资产:超过17000项无线技术专利、约2200名英特尔员工。然而,至今苹果也未推出成熟的5G基带芯片。主要原因是基带芯片研发需要长期的知识产权积累和持续的巨额投入,​​而苹果的积累和耐心都显不足​​。

苹果的创新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正在成为其掣肘。苹果的iPhone、Mac等设备主要依赖中国、越南、印度等地的代工厂生产,一旦供应链中断,产品交付将面临巨大风险。连这些传统产品美国自身尚且难以​​独立搞定​​,更别说电动汽车等对供应链依赖更大的项目了。

AI和半导体领域的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Meta、Google、OpenAI等企业通过高薪和股权激励争夺顶尖工程师。苹果虽有丰厚的薪资待遇,但其封闭的生态系统和慢节奏的研发文化,使其在人才吸引力上处于劣势。

苹果的AI战略转向第三方合作,本质上是无奈的“务实选择”。通过引入Anthropic或OpenAI的模型,苹果可在2026年推出更具竞争力的Siri,缓解用户对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的失望情绪。同时,其私有云部署方案​​至少理论上​​仍能维持对数据隐私的控制。

苹果面临的长期挑战​​是,如何重拾创新基因?很显然,苹果需在AI、量子计算、神经接口等领域建立长期研究团队并加大投入,而非仅依赖短期项目。

在AI和半导体行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苹果的“封闭生态”模式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微软、Google、Meta等企业通过开放平台和云服务快速占领市场,而苹果的“自研+封闭”策略虽能保证用户体验,却难以在技术创新突破上与对手抗衡。未来,苹果必须在用户体验和技术领先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苹果的创新力或许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其“颠覆者”的光环正在逐渐黯淡。当硅谷的星光黯淡,库克的选择意味深长:“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只是当放弃不断成为习惯,那个曾用iPhone重新定义手机的苹果,还能否在AI时代找回颠覆者的锋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科技   模型   电动汽车   苹果   基带   项目   芯片   核心   隐私   英特尔   团队   生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