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活到90岁的人,基本在50岁后,就不再做这3件事了

对于生命的长短,很多人开口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把一切就交给“老天”,不去想自己能够活多少年。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变好,人均寿命慢慢增加,能够活到九十岁的人,已经很多了。

《朱子家训》里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为了晚年过好一些,还是积极准备活到九十岁,不让自己陷入迷茫,被“寿命”裹挟着走。

凡事都做最好的准备,其他情况,都会在预期之内。

五十岁是人生的分水岭,那就从五十岁开始,做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不再从事很辛苦的工作,多关爱自己的身体。

为什么很多人感觉,五十岁之后,多劳作一下,就很疲惫。在一些体力活面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恰好符合一个“抛物线理论”——一生就是一条抛物线,上半生处于上升阶段,下半生慢慢下降。五十岁在最高点。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你可以通过锻炼,医疗等,进行爱护,但没有办法完全阻止变老。

最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就是“放慢变老的速度”。

正如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说的:“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很可怕的是,很多人“习惯了不舒服”。

比方说,膝盖常常会隐痛,但是没有大碍。因此就忍着,以为这样可以挺过去。直到有一天,痛到顶不住了,再去看医生,也不得不停止干苦力。

还有很多人,为了多一些存款,给子女买房等,费尽周折。以为父母这一辈的人多干,儿女就可以少奋斗多年。

看过一句忠告:“身体是你终身必须携带的行李。行李超重越多,旅程越短。”

五十岁过后,最好是少折腾身体,不要干太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在自己有社保,有三四十万存款的前提下。

好的身体,是我们从物质世界得到幸福的根本。

想一下,七老八十的时候,还可以自己买菜做饭,比被人伺候,是不是好一万倍呢?

感觉不舒服,就去检查;太累了,就休息;太苦的工作,就换一下;锻炼要坚持,养生要经常。

第二件事:告别无效社交,多一些精力,搞好自己的家庭。

中年之后,多少人是主动社交的?多少人是被社交推着走的?

常常遇到不想去的饭局,想了想,还是去了。毕竟,情面总是要给的。

也有不想喝的酒,但是一咬牙,还是喝下去了。哪能让大家都很扫兴呢?

还有被人情绑架的聚会,到了现场,你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就是一个看客。但是你选择留下,等大家都散开了,自己才回家。

“不好意思拒绝”,让你多了很多的人情世故。

“不好意思退出去”,让你一直在很多的群里。

另一方面,你的爱人,孩子,常常等不到你回家吃饭。你的孩子,也没有等到你辅导作业。

你的社交,也不见带来什么财富,甚至情绪价值都没有,只是让忍气吞声,陪着笑脸。

演员高圆圆在采访中说过一段话:“我是一个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社交的人,也不需要社交,90%以上的社交对于我来说都是消耗。就是只要回家,没有社交,我就能歇过来。”

中年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去社交,但打心里,还是希望早点回家。

到了五十岁,情况发生了改变,你的职业生涯,多半到了天花板了。再去想“如何生存”,必要性不大了。

有句很现实的话:“只有家庭,才是贯穿你一生的东西。”

再多的社交,在关键时候,都不顶用。你开口借钱,十之八九会被拒绝;你落难了,雪中送炭的人就没有几个。唯有你的家人真正担心你,无条件救你,给你钱,也不要你还。

当你老了,能够给你推轮椅的,要么是家人,要么是家人喊来的保姆。

当你老了,能够嘘寒问暖的,多半是你的老伴;还会和你相聚的,也是孩子和老人。

一个像样的家庭,才是后半生最好的“人情”。但这一个家庭,需要你去好好爱——家庭和你的关系,是一场因果。

中年你奔波生计,把家庭经济托举起来;五十岁之后,你开始回归家庭,把家庭的烟火气提上来。而奔波这件事,开始交给你的孩子,实现家庭的轮回。

第三件事:接纳后半生的无常,多了释怀的智慧。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计划自己如何过晚年,但随时都有意外。

就拿我的外婆来说,在七十岁的时候,外公过世,爱情没有了;早些年,二舅舅过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外婆九十岁的时候,我的三舅舅过世,大舅舅过世,又是多了一些痛苦。

还有房子,因为屋后就是大水渠,导致不得不搬家。

最后,外婆居住在四舅舅提供的一家地下室。

至于亲戚走动,就慢慢来的人也少了,一些老朋友,几乎不见。多少熟悉的人,一次告别,就是永别。

病痛是无法彻底避免的。能够走动,是很幸运的。

子女的孝道,好不好,也是冷暖自知。不是所有的子女,都会孝顺,难免会吵吵闹闹。

鉴于此,后半生过得好不好,苦不苦,很大程度上,拼的是心态。

带着一种“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姿态,那么你到八九十岁,还能够安稳,不内耗自己。

风雨里,学会自己打伞。如果无法打伞了,就接纳子女的安排。起码你还要有一点情绪价值,多说几句人话,别去抱怨,否则子女更加嫌弃。

写在最后。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还是要自己想办法,避免“长寿多辱”的情况。

长寿是无法确定的,但是准备长寿,是自己确定的。

五十岁,是人生的分水岭,需要顺其自然地转个弯,别执念发大财,外面的热闹。收好自己的精力,用更多的时间爱自己,爱家人。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稳稳妥妥地走过晚年。

作者:布衣粗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养生   社交   家庭   长寿   子女   舅舅   后半生   家人   身体   晚年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