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里出卖同志获的蔡孝乾,在回忆录中写下这四个字!

1950年1月29日,台北泉州街26号门外,蔡孝乾被特务逮了个正着。假名、假身份、假装镇定,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命运的追索。谁能想到,那个曾经走完长征、挺过枪林弹雨的人,却在一杯咖啡、一盘牛排前彻底溃败?

蔡孝乾的履历摆出来,谁都得愣一愣。台湾彰化的小镇少年,11岁进彰化公学校,成绩好到能留校教书。1924年,蔡孝乾只身赴上海,考进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瞿秋白、任弼时的课,点燃了心中的火种。理想、愤怒、民族的压抑,像一团火在心口烧。

他没有忘记台湾的苦,也没有忘记日本人的压制,更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蔡孝乾在上海台湾青年会、旅沪台湾同乡会一头扎进去,联络同乡、组织活动、到处演讲。1928年,台湾共产党成立,蔡孝乾成了中央委员。风头正劲,危险也逼近。他被日本警察盯上,1928年不得不逃到福建漳州。

1932年4月,红军打下漳州。蔡孝乾没有犹豫,直接进了中央苏区,成了列宁师范学校的老师,还当上了反帝联盟的领导。1934年10月,红军长征,蔡孝乾主动请缨,成为唯一走完整个长征的台湾人。雪山、草地、饥饿、追兵、失散的亲人——蔡孝乾都挺了过来。

到了陕北,蔡孝乾成了反帝总同盟主席。抗战爆发,蔡孝乾利用日语专长,宣传、策反、做敌工。工作危险,环境恶劣,他却一一扛了下来。谁能想到,这样的经历,最后却画风突变?

1946年7月,蔡孝乾被中共中央派回台湾,任台湾省工委书记。谢雪红、李友邦等“老台共”都归他调度。彰化农民减租、台北机务段员工罢工,地下党势力不断扩大。到1949年,党员已达1300人,能发动群众5万人,甚至渗透到国民党军队内部。

可就在这个时候,蔡孝乾变了。有人记得他出入台北最高档的“波丽露”西餐厅,早餐牛排、咖啡、香烟不离手。午餐去“山水亭”,晚上永乐町看戏。身边的不是同志,而是小姨子马雯娟。有人说蔡孝乾挪用了组织经费,有人说他赌债缠身,还有人说他霸占了年仅十四岁的小姨子。不是革命的激情消退了,不是理想的光芒暗淡了,而是欲望和享受慢慢吞噬了曾经的初心。

1950年1月29日,蔡孝乾在台北泉州街落网。起初,蔡孝乾嘴硬,报假名、谎称贩茶。特务谷正文没有动粗,反而请他喝咖啡,聊长征旧事。几天后,蔡孝乾主动带路,去联络点“抓自己人”,却趁乱翻墙逃出。嘉义农村的日子,粗粮咸菜、日夜惶恐,他再也受不了了。

蔡孝乾身穿西装混进镇上的西餐厅,刚点完牛排、红酒,就被装成农民的特务认了出来。第二次被捕,蔡孝乾不再挣扎。他开出条件:还赌债、让小姨子来照顾。条件答应后,蔡孝乾彻底“开口”,一周内供出了地下党所有名单,地址、联络方式、情报暗号一条不漏。

特务按照蔡孝乾的供词,迅速出击。400多名党员被捕,1400多人被牵连,1100人倒在刑场。台湾工委13个地委、28个县委被连根拔起。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这些名字成了烈士,成了永远的墓志铭。竹签钉指甲,老虎凳压残腿,辣椒水灌肺,他们没有一个吐口。有人咬紧牙关死不认,有人挺胸赴刑场高喊信仰,唯一“理性选择”的,只有蔡孝乾。

蔡孝乾投靠国民党后,成了国防部保密局设计委员会委员,1956年升少将。住带花园的洋房,门口有卫兵,出入体面。但蔡孝乾的生活安稳吗?子女移居美国,改随母姓,怕被追杀。邻居只见蔡孝乾独来独往,眼神闪烁。没有朋友,没有信任,只有孤独和提心吊胆。

1982年10月,蔡孝乾病逝台北,享年74岁。墓碑上只敢刻“蔡公讳孝乾之墓”,没有生平、没有身份。死前写下回忆录,四个字“理性选择”,没有愧疚,没有悔意。不是勇敢,不是担当,只剩下算计和逃避。

谁都没想到,一个走完长征的台湾人,最后毁在一顿牛排、一杯咖啡、一场赌债里。不是子弹、不是敌人,而是自己心里的软弱。那些被他出卖的同志,至死没有低头;蔡孝乾却用“理性”拯救了自己,却也失去了所有人的尊重和敬畏。

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个名字。烈士的姓名刻在血里,叛徒的选择写在耻辱柱上。蔡孝乾活成了反面教材,少将军衔、洋房别墅,换不回被害者的一丝原谅。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在生死关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历史   荣耀   回忆录   沉默   同志   台湾   台北   彰化   特务   牛排   赌债   小姨子   漳州   咖啡   泉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